RCS-9613CS
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技术和使用说明书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说明书适用于RCS-9613CS V1.1*及V2.** 版本程序。
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互联网:http://www.nari-relays.com。
目 录
1 概述 ......................................................................................................................................... 1 1.1 应用范围 .......................................................................................................................... 1 1.2 保护配置和功能 .............................................................................................................. 1 1.2.1 保护配置 ................................................................................................................... 1 1.2.2 测控功能 ................................................................................................................... 1 1.2.3 保护信息功能 ........................................................................................................... 1 1.3 性能特征 .......................................................................................................................... 2 2 技术参数 ................................................................................................................................. 2 2.1 机械及环境参数 .............................................................................................................. 2 2.1.1 机箱结构尺寸 ........................................................................................................... 2 2.1.2 工作环境 ................................................................................................................... 2 2.1.3 机械性能 ................................................................................................................... 2 2.2 额定电气参数 .................................................................................................................. 2 2.2.1 额定数据 ................................................................................................................... 2 2.2.2 功 耗 ...................................................................................................................... 2 2.3 主要技术指标 .................................................................................................................. 3 2.3.1 光纤纵差保护 ........................................................................................................... 3 2.3.2 过流保护 ................................................................................................................... 3 2.3.3 零序保护 ................................................................................................................... 3 2.3.4 低周保护 ................................................................................................................... 3 2.3.5 重合闸保护 ............................................................................................................... 3 2.3.6 遥信开入 ................................................................................................................... 3 2.3.7 遥测量计量等级 ....................................................................................................... 3 2.3.8 电磁兼容 ................................................................................................................... 4 2.3.9 绝缘试验 ................................................................................................................... 4 2.3.10 输出接点容量 ......................................................................................................... 4 3 软件工作原理 ......................................................................................................................... 4 3.1 光纤纵差保护 .................................................................................................................. 4 3.2 过流保护 .......................................................................................................................... 5 3.3 零序保护(接地保护) .................................................................................................. 5 3.4 过负荷保护 ...................................................................................................................... 6 3.5 加速保护 .......................................................................................................................... 6 3.6 低周保护 .......................................................................................................................... 6 3.7 重合闸 .............................................................................................................................. 6 3.8 跳闸逻辑矩阵 .................................................................................................................. 6 3.9过流闭锁保护 .................................................................................................................. 7 3.10 装置自检 ........................................................................................................................ 7 3.11 装置运行告警 ................................................................................................................ 7 3.12 遥控、遥测、遥信功能 ................................................................................................ 7 3.13 对时功能 ........................................................................................................................ 7 3.14逻辑框图 ........................................................................................................................ 8 4 硬件原理说明 ......................................................................................................................... 9 4.1装置整体结构 .................................................................................................................. 9
4.2 装置面板布置 ................................................................................................................ 10 4.3 装置接线端子与说明 .................................................................................................... 10 4.3.1 模拟量输入 ............................................................................................................. 11 4.3.2 背板接线说明 ......................................................................................................... 12 4.3.3 跳线说明 ................................................................................................................. 13 4.4 结构与安装 .................................................................................................................... 14 4.4.1 开关柜安装参考尺寸 ............................................................................................. 14 4.4.2 组屏安装参考尺寸 ................................................................................................. 15 5 定值内容及整定说明 ........................................................................................................... 16 5.1 系统定值 ........................................................................................................................ 16 5.2 保护定值 ........................................................................................................................ 17 5.3 通讯参数 ........................................................................................................................ 19 5.4 辅助参数 ........................................................................................................................ 19 6 使用说明 ............................................................................................................................... 21 6.1 指示灯说明 .................................................................................................................... 21 6.2 液晶显示说明 ................................................................................................................ 21 6.2.1主画面液晶显示说明 ............................................................................................. 21 6.2.2 保护动作时液晶显示说明 ..................................................................................... 21 6.2.3运行异常时液晶显示说明 ..................................................................................... 22 6.2.4 自检出错时液晶显示说明 ..................................................................................... 22 6.3 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 22 6.3.1 装置整定 ................................................................................................................. 23 6.3.2 状态显示 ................................................................................................................. 24 6.3.3 报告显示 ................................................................................................................. 24 6.3.4 报告打印 ................................................................................................................. 24 6.3.5 现场设置 ................................................................................................................. 24 6.3.6 装置测试 ................................................................................................................. 24 6.3.7 版本信息 ................................................................................................................. 25 6.3.8 厂内设置 ................................................................................................................. 25 6.4 装置的运行说明 ............................................................................................................ 25 6.4.1 装置正常运行状态 ................................................................................................. 25 6.4.2 装置异常信息含义及处理建议 ............................................................................. 26 6.4.3 安装注意事项 ......................................................................................................... 26 6.5 事故分析注意事项 ........................................................................................................ 26 7 装置调试大纲 ....................................................................................................................... 27 7.1 试验注意事项 ................................................................................................................ 27 7.2 事故分析注意事项 ........................................................................................................ 27 7.3 交流回路检查 ................................................................................................................ 27 7.4 输入接点检查 ................................................................................................................ 27 7.5 整组试验 ........................................................................................................................ 27 7.5.1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 28 7.5.2 过流Ⅰ段保护 ......................................................................................................... 29 7.5.3 过流Ⅱ段保护 ......................................................................................................... 29 7.5.4 过流Ⅲ段保护 ......................................................................................................... 29
7.5.5 零序Ⅰ段保护 ......................................................................................................... 29 7.5.6 零序Ⅱ段保护 ......................................................................................................... 30 7.5.7 零序Ⅲ段保护 ......................................................................................................... 30 7.5.8 重合闸保护 ............................................................................................................. 30 7.5.9 过流加速保护 ......................................................................................................... 30 7.5.10 零序加速保护 ....................................................................................................... 30 7.5.11 过负荷保护 ........................................................................................................... 30 7.5.12 低周保护 ............................................................................................................... 30 7.5.13 过流闭锁跳闸 ....................................................................................................... 30 7.6 运行异常报警试验 ........................................................................................................ 31 7.6.1 频率异常报警 ......................................................................................................... 31 7.6.2 接地报警 ................................................................................................................. 31 7.6.3 PT断线报警 ............................................................................................................ 31 7.6.4 控制回路断线报警 ................................................................................................. 31 7.6.5 TWJ异常报警 ......................................................................................................... 31 7.6.6 CT断线报警 ........................................................................................................... 31 7.6.7 弹簧未储能报警 ..................................................................................................... 31 7.6.8 通道故障 ................................................................................................................. 31 7.6.9 差流报警 ................................................................................................................. 31 7.7 装置闭锁试验 ................................................................................................................ 32 7.8 输出接点检查 ................................................................................................................ 32 7.9 装置试验菜单的说明 .................................................................................................... 32 7.10 装置与监控后台联调的说明 ...................................................................................... 32 7.10.1 遥控功能的说明 ................................................................................................... 32 7.10.2 遥测值系数的说明 ............................................................................................... 32 7.10.3 装置与后台进行通讯联调时信息文本的说明 ................................................... 33 8 附录 ...................................................................................................................................... 33 8.1 插件选配方式1 ............................................................................................................. 33 8.1.1 选配插件硬件图 ..................................................................................................... 33 8.1.2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图 ............................................................................................. 35 8.1.3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说明 ......................................................................................... 35 8.2 插件选配方式2 ............................................................................................................. 37 8.2.1 选配插件硬件图 ..................................................................................................... 37 8.2.2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图 ............................................................................................. 38 8.2.3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说明 ......................................................................................... 38 8.3 软件配合说明 ................................................................................................................ 39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技术和使用说明书
1 概述 1.1 应用范围
RCS-9613CS适用于1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非直接接地系统或小电阻接地系统中的线路光纤纵差和电流保护及测控装置,可组屏安装,也可在开关柜就地安装。 1.2 保护配置和功能 1.2.1 保护配置
1)线路光纤纵差保护。
2)三段可经复压和方向闭锁的过流保护。 3)三段零序过流保护。
4)过流加速保护和零序加速保护(零序电流可自产也可外加)。 5)过负荷功能(报警或者跳闸)。 6)低周减载功能。 7)三相一次重合闸。
8)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必须采用外加零序电流)。 9)大电流闭锁功能 10) 出口组态功能 11) 独立的操作回路。 1.2.2 测控功能
1)19路自定义遥信开入。
2)一组断路器遥控分/合(选配方式至多可提供三组遥控)。
3)Iam、Icm、I0、UA、UB、UC、UAB、UBC、UCA、U0、F、P、Q、COSф共14个遥测量。 4)事件SOE记录等。 1.2.3 保护信息功能
1)装置描述的远方查看。 2)系统定值的远方查看。
3)保护定值和区号的远方查看、修改功能。 4)软压板状态的远方查看、投退、遥控功能。 5)装置保护开入状态的远方查看。
6)装置运行状态(包括保护动作元件的状态、运行告警和装置自检信息)的远方查看。
7)远方对装置信号复归。 8)故障录波上送功能。
9)支持电力行业标准DL/T667-1999(IEC60870-5-103标准)通讯规约,配有以太网通讯(100Mbps),超五类线或光纤通讯接口。 10) 支持串口modbus通信规约。
1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1.3 性能特征
保护功能配置齐全、动作快速、性能可靠。 操作回路配置灵活,可以适应各种操作机构。 功能强大的选配插件能够满足现场各种需要。
装置采用全封闭机箱,强弱电严格分开,取消传统背板配线方式,同时在软件设计上也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对外的电磁辐射也满足相关标准。
完善的事件报告处理功能,可保存最新64次动作报告,最新256次SOE变位记录报告,最新64次用户操作记录报告,最多8次故障录波报告(每次故障录波时间最长15秒)。
友好的人机界面、汉字显示、中文报告显示和打印。
灵活的后台通信方式,配有以太网通讯接口(可选超五类线或光纤)。
多个独立以太网接口(标准配置为两个;至多可以三个,请在订货时说明),通道独立、可靠性高,可以同时支持站内监控后台、保护信息工作站、调度通讯。 支持电力行业标准DL/T667-1999(IEC60870-5-103标准)的通信规约。 支持串口modbus通信规约。
符合《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规程要求。 符合《GB 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程要求。
2 技术参数
2.1 机械及环境参数 2.1.1 机箱结构尺寸
在开关柜安装可以参考“4.4.1开关柜安装参考尺寸”(注意:在开关柜安装时,必须考虑装置使用的安装附件的尺寸),组屏安装可以参考“4.4.2组屏安装参考尺寸”。
2.1.2 工作环境
温度:-25℃~+60℃ 保证正常工作 湿度、压力符合DL478 2.1.3 机械性能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Ⅰ级的振动响应,冲击响应 2.2 额定电气参数 2.2.1 额定数据
直流电压: 交流电压: 交流电流: 频 率: 2.2.2 功 耗
交流电压:
< 0.5VA/相
220V,110V 允许偏差+15%,-20% 57.7V(相电压),100V(线电压) 5A,1A 50Hz
2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交流电流:
直 流:
2.3 主要技术指标 2.3.1 光纤纵差保护
光纤接口技术指标: 光纤接头方式: FC型 光纤类型: 单模光纤 推荐传输距离: < 10km
< 1.0VA/相 (In =5A) < 0.5VA/相 (In =1A) 正常 < 15W 跳闸 < 25W
2.3.2 过流保护
电流定值范围:
电流定值误差: 时间定值范围: 时间误差: 2.3.3 零序保护
电流定值范围: 电流定值误差: 时间定值范围: 时间误差: 2.3.4 低周保护
频率定值范围: 频率定值误差: DFDT闭锁定值范围:时间定值范围: 时间误差: 2.3.5 重合闸保护
时间定值范围: 时间误差: 2.3.6 遥信开入
分辨率 信号输入方式: 2.3.7 遥测量计量等级
电流: 其他:
通讯方式: 差保护固有动作时间:0.1In~20In < 5% 0~100S
时间定值³1%+35ms 0.02A~12A(外接时) < 5% 0~100S
时间定值³1%+35ms 45~50Hz 0.01Hz
~10Hz/S 0~100S 时间定值³1%+35ms 0.1~9.9S
时间定值³1%+35ms <1ms 无源接点
0.2级 0.5级 异步通讯 < 50ms 3
0.3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2.3.8 电磁兼容
幅射电磁场干扰试验符合国标:GB/T 14598.9的规定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符合国标:GB/T 14598.10的规定 静电放电试验符合国标:GB/T 14598.14的规定 脉冲群干扰试验符合国标:GB/T 14598.13的规定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6的规定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8的规定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9的规定 2.3.9 绝缘试验
绝缘试验符合国标:GB/T14598.3-93 6.0的规定 冲击电压试验符合国标:GB/T14598.3-93 8.0的规定 2.3.10 输出接点容量
信号接点容量:
允许长期通过电流5A
切断电流0.3A(DC220V,V/R 1ms) 其它辅助继电器接点容量:
允许长期通过电流5A
切断电流0.2A(DC220V,V/R 1ms) 跳闸出口接点容量:
允许长期通过电流5A
切断电流0.3A(DC220V,V/R 1ms) 3 软件工作原理 3.1 光纤纵差保护
纵差保护原理:
由于装置的通讯方式为异步通讯方式且采用较低的通讯波特率,为提高差动继电器可利用的数据采样密度,装置必须压缩两侧需交换的数据量,故差动继电器实现时取两侧电流综合量而未采用分相电流差动。差动方程如下: DI|II|0.7(|I||I|)0.3I 其中:
I为本侧电流综合量 I为对侧电流综合量 I为额定工况下的电流综合量 电流综合量II6I 差动保护实现的逻辑框图如下:
...... 4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对侧跳闸 差动保护控制字投入 本侧线路有源 ≥1 差动出口跳闸
DIr≥0.3I∑n Ipmax>Icdqd 差动保护压板投入
当本侧线路为电源端时,差动保护由差动起动电流定值启动开放,当本侧线路为负荷端时,差动保护由对侧通过光纤通道远传过来的保护跳闸信号开放,从而实现全线路的快速故障切除。由于差动保护受稳态过量保护判据闭锁,增加了差动继电器本身的安全性。
当装置未达到差动起动电流定值而差流大于0.3In时,装置延时5秒发差流报警信号。光通信系统本身具有通信误码检测,当误码率超过一定值时,装置将发通道故障信号,并闭锁差动保护,一旦通信恢复,差动保护将自动投入,当装置误码率较高时可能将导致保护固有动作时间加长。
光纤纵差保护要求两侧CT的一次额定值差异小于4倍。
光纤纵差保护要求两侧CT相数一致,即不能一侧三相式CT,另一侧两相式CT。
3.2 过流保护
本装置设三段过流保护,各段有独立的电流定值和时间定值以及控制字。各段可独立选择是否经复压(负序电压和低电压)闭锁、是否经方向闭锁。
方向元件的灵敏角为45度,采用90度接线方式。方向元件和电流元件接成按相启动方式。方向元件带有记忆功能,可消除近处三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死区。
在母线PT断线时可通过控制字“PT断线退电流保护”选择此时是退出该段电流保护的复压闭锁和方向闭锁以变成纯过流保护,还是将该电流保护直接退出。此处所指的“电流保护”是指那些投了复压闭锁或者方向闭锁的电流保护段。既没有投复压闭锁也没有投方向闭锁的电流保护段不受此控制字影响。
过流Ⅰ段和过流Ⅱ段固定为定时限保护;过流Ⅲ段可以经控制字选择是定时限还是反时限,反时限特性沿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4)和英国标准规范(BS142.1996)的规定,采用下列三个标准特性方程以供选择。
一般反时限: t非常反时限: t极端反时限: t0.14(II)0.021t
(1) (2) (3)
13.5(II)1t
80(II)12t3.3 零序保护(接地保护)
当装置用于不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很小时,可以用接地试跳的功能来隔离故障。这种情况要求零序电流由外部专用的零序CT引入,不能够用软件自产。
5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当装置用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零序电流相对较大时,可以用直接跳闸方法来隔离故障。相应的,本装置提供了三段零序过流保护,其中零序Ⅰ段和零序Ⅱ段固定为定时限保护,零序Ⅲ段可经控制字选择是定时限还是反时限,反时限特性的选择同上述过流Ⅲ段。
零序Ⅲ段可经控制字选择是跳闸还是报警。
当零序电流作跳闸和报警用时,其既可以由外部专用的零序CT引入,也可用软件自产(系统定值中有“零序电流自产”控制字)。 3.4 过负荷保护
装置设一段独立的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可以经控制字选择是报警还是跳闸。过负荷出口跳闸后闭锁重合闸。 3.5 加速保护
装置设一段过流加速保护和一段零序加速保护。
重合闸加速可选择是重合闸前加速还是重合闸后加速。若选择前加速则在重合闸动作之前投入;若选择后加速,则在重合闸动作后投入3秒。
手合加速在手合时固定投入3秒。 3.6 低周保护
装置设一段经低电压闭锁及频率滑差闭锁的低周保护。通过控制字(“DF/DT闭锁投入”)可选择在频率下降超过滑差闭锁定值时是否闭锁低周保护。低电压闭锁功能固定投入。
装置提供“投低周减载”硬压板来投退低周保护。 低周保护动作后闭锁重合闸。 3.7 重合闸
装置提供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其起动方式有不对应起动和保护起动两种。 重合闸方式包括不检、检线路无压、检同期三种。
重合闸在充电完成后投入。线路在正常状态(KKJ=1,TWJ=0)且无闭锁信号时运行15秒后充电。下列信号闭锁重合闸:
1>手跳或者遥跳;2>闭锁重合闸开入;3>控制回路断线;4>低周保护动作;5>过负荷跳闸;6>弹簧未储能开入;7>线路PT断线(检线路无压或者检同期投入时)。
3.8 跳闸逻辑矩阵
本装置各保护跳闸方式采用整定方式,即哪个保护动作, 跳何开关可以按需自由整定。RCS-9613CS标准配置提供2组跳闸出口:跳闸出口1(CK1“402-414”)、跳闸出口2(CK2“427-428”),此时整定值“跳闸出口3”、“跳闸出口4”均无效。在选配OUT插件时提供4组跳闸出口:跳闸出口1(CK1“509-510”)、跳闸出口2(CK2“525-526”)、跳闸出口3(CK3“527-528”)、跳闸出口4(CK4“529-530”)。
跳闸出口1用于跳本线路开关,跳闸出口2~4可由用户选择去跳何种开关。 跳闸矩阵整定说明如下:
6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位数 元件 出口 CK1 CK2 CK3 CK4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I03 LF I0JS _FSX I03 I02 0 0 0 0 0 0 0 0 1 0 GL3 I01 GFH GLJS _FSX GL3 GL2 GL1 DIF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其中:行表示保护元件,列表示要动作的出口跳闸继电器。 整定方法:在保护元件与要动作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空格处填1,其它空格填0,则可得到跳闸方式。例如: GL1要动作于出口跳闸继电器1,则在GL1所在列,CK1所在行的交叉处置1。I01、I02也要动作于出口跳闸继电器1,则在I01、I02所在列,CK1所在行的交叉处置1,如此,在CK1行可得到13位二进制位串:CK1=0000110000010。
若某一组出口不用,如CK3不用可以全整为0,即: 0000000000000。
在保护定值菜单中的CK1,CK2,CK3,CK4各项输入以上二进制位串,即可完成跳闸矩阵的整定。 3.9过流闭锁保护
保护装置设置了大电流闭锁保护动作的功能,用于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足或现场为FC回路的情况。当故障电流大于电流闭锁保护定值时只有动作报文,保护跳闸出口不动作,该功能可经“过流闭锁保护投入”控制字投退。大电流只闭锁跳主开关出口(402-414、509-510)。 3.10 装置自检
当装置检测到本身硬件故障,发出装置闭锁信号,同时闭锁装置(BSJ继电器返回)。硬件故障包括:定值出错、RAM故障、ROM故障、电源故障、出口回路故障、CPLD故障。 3.11 装置运行告警
当装置检测到下列状况时,发运行异常信号(BJJ继电器动作):
TWJ异常、线路电压报警、频率异常、PT断线、控制回路断线、接地报警、过负荷报警、零序Ⅲ段报警、弹簧未储能、CT断线、通道故障、差流报警。 3.12 遥控、遥测、遥信功能
遥控功能主要有三种:正常遥控跳闸,正常遥控合闸,接地选线遥控跳合闸。 遥测量包括Iam、Icm、I0、UA、UB、UC、UAB、UBC、UCA、U0、F、P、Q、COSф共14个模拟量。通过积分计算得出有功电度、无功电度,所有这些量都在当地实时计算,实时累加。电流精度达到0.2级,其余精度达到0.5级。
遥信量主要有:19路自定义遥信开入,并有事件顺序记录(SOE)。遥信分辨率小于1ms。 3.13 对时功能
装置具备软件对时和硬件对时功能。硬件对时为秒脉冲对时或者IRIG-B码对时,装置自动识别。对时接口电平均采用485差分电平,对应端子207~209。
当装置检测到硬件对时信号时,在液晶主界面的右上角显示“²”。
7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3.14逻辑框图
RCS-9613CS遥遥遥遥Ipmax>Icdqd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BSJQJTWJ&GL1,GL遥遥遥遥遥遥2,GL3,GLjsL01,L02,L03,L0GFHjs>110sQDQJLF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Vcc遥遥遥遥>1Vcc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Ipmax>IcdqdA遥遥遥遥FBL1UcaIA>I1zd&Uab 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4 硬件原理说明 4.1装置整体结构 本小节所列的硬件图(即下图)是RCS-9613CS标准配置的硬件图,如果需要更多的出口或者操作回路需要和外部压力机构配合,请参见附录中的插件选配部分。 RCS-9613CS硬件图402420控制电源220V+控制电源220V-419去控制电源220V+至TWJ负端TWJHBJ418去手合输入410TBJV至合闸线圈HBJTBJ保护合闸接点合闸压板防跳回路合闸按钮BHJ415408TBJVTBJV就地操作就地遥控选择去遥控电源输入401遥控操作401YHJ412遥合压板410YTJ跳闸按钮413遥跳压板411KKJ去手跳输入411BTJ414保护跳闸接点跳闸压板409TBJ416至跳闸线圈TBJ417至HWJ负端305HWJ光耦公共负306遥信开入 1307遥信开入 2308427遥信开入 3201485A跳闸309遥信开入 4202485BBY1428出口2310遥信开入 5203429信号地串跳闸311遥信开入 6204口BY2430位置485A通(TWJ)接312讯点遥信开入 7205485B406合后输出313遥信开入 8206位置信号地KKJ407(KKJ)314遥信开入 9207KKJTWJ3秒404SYN+事故315遥信开入10开208405总信号SYN-对时316入遥信开入11量209421信号公共信号地BSJ317采422遥信开入12入装置闭锁318210遥信开入13RTSBJJ423装置报警远动319211遥信开入14TXD打BTJ424保护跳闸信印320212BHJ425号信号地保护合闸遥信开入15TWJHWJ426控制回路321断线遥信开入16322303直流电源+装遥信开入17323304置直流电源-电遥信开入18源324遥信开入19325投差动保护326闭锁重合闸327投低周减载328弹簧未储能101102103104105106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329U信号复归AUUBCUnUxUxnIAIA'IBIB'ICIC'I0I0'IamIam'IcmIcm'330装置检修母线电压线路电压保护CT测量CT 9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4.2 装置面板布置 装置的正面面板布置图。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装置的背面面板布置图(标准配置)。 SWIDCAC 4.3 装置接线端子与说明 本小节所列的背板端子图(即下图)对应于RCS-9613CS的标准配置,如果需要更多的出口或者操作回路需要和外部压力机构配合,请参见附录中的插件选配部分。 10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RCS-9613CS遥遥遥遥遥SWI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01402403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KKJ)404405406407遥遥遥遥+遥遥遥遥-DC遥遥遥301302303304COMACRXTX遥遥遥遥遥遥遥305遥遥遥遥 1遥遥遥遥 2遥遥遥遥 3遥遥遥遥 4遥遥遥遥 5遥遥遥遥 6遥遥遥遥 7遥遥遥遥 8遥遥遥遥 9遥遥遥遥10遥遥遥遥11遥遥遥遥12遥遥遥遥13遥遥遥遥14遥遥遥遥15遥遥遥遥16遥遥遥遥17遥遥遥遥18遥遥遥遥19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101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317103318105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85A485B遥遥遥485A485B遥遥遥SYN+SYN-遥遥遥RTSTXD遥遥遥201107202109203111204113205115206117207119208121209123210211212遥遥遥遥IcmIcm'IamIam'122124I0I0'120ICIC'118IBIB'116IAIA'114112110108UxUxn106UcUn104UaUb102遥遥遥B遥遥遥A遥遥遥遥遥遥408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HWJ-遥遥遥遥TWJ-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BSJ)遥遥遥遥(BJJ)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09410411412413414415416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26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TWJ)427428429430 4.3.1 模拟量输入 外部电流及电压输入经隔离互感器隔离变换后,由低通滤波器输入至模数变换器,CPU经采样数字处理后,构成各种保护继电器。 IA、IB、IC为保护用三相电流输入。 I0为零序电流输入。其既可作零序过流保护(报警或跳闸)用,也可作小电流接地选线用。当零序电流作小电流接地选线用时要求从专用零序电流互感器输入。 Iam、Icm为测量用电流,需从专用测量CT输入,以保证遥测量有足够的精度。 UA、UB、UC为母线电压,在本装置中作为保护和测量共用,其与Iam、Icm一起计算形成本线路的P、Q、COSф、kWh、kVarh。若无相应的母线PT或者本装置所使用的功能不涉及电压,则UA、UB、UC可不接。为防止装置发PT断线信号,只需将保护定值中“PT断线检测投入” 控制字退出。 11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UX为线路电压,在重合闸检线路无压和检同期时使用,可以是100V或者57.7V,只需要和系统定值中的“线路PT额定二次值”一致。若不投重合闸或者重合闸采用不检方式,UX可以不接。 本装置自产3U0,用于零序电压报警判断和零序电压测量。 4.3.2 背板接线说明 端子401为遥控正电源输入端子,只有在其接入正电源时装置才将遥跳、遥合和选线功能投入,同时其亦是遥控跳闸出口(413)和遥控合闸出口(412)的公共端。 端子402为控制正电源输入端子,同时其亦是保护跳闸出口(414)和保护合闸出口(415)的公共端。 端子404~405为事故总输出空接点。 端子406~407为KKJ(合后位置)输出空接点。 端子408为保护合闸入口。 端子409为保护跳闸入口。 端子410为手动合闸入口。 端子411为手动跳闸入口。 端子412为遥控合闸出口(YHJ),可经压板或直接接至端子410。 端子413为遥控跳闸出口(YTJ),可经压板或直接接至端子411。 端子414为跳闸出口1(BTJ),可经压板接至端子409。 端子415为保护合闸出口(BHJ),可经压板接至端子408。 端子416接断路器跳闸线圈。 端子417为合位监视继电器负端。 端子418接断路器合闸线圈。 端子419为跳位监视继电器负端。 端子420为控制负电源输入端子。 端子421~426为信号输出空接点,其中421为公共端。 端子422对应装置闭锁信号输出。 端子423对应装置报警信号输出。 端子424对应保护跳闸信号输出,可经跳线选择是否保持(出厂默认是非保持)。 端子425对应保护合闸信号输出,可经跳线选择是否保持(出厂默认是非保持)。 端子426对应控制回路断线输出。 端子427~428定义成跳闸出口2接点(TJ2),所有跳闸元件经出口组态后从此接点出口。 端子429~430定义成跳闸位置(TWJ)接点。 端子301为保护电源地。该端子和装置背面右下的接地端子相连后再与变电站地网可靠联结。 端子303分别为装置电源正输入端。 端子304分别为装置电源负输入端。 端子305分别为遥信开入公共负输入端。 端子306~330为遥信开入输入端,其中306~324为普通遥信输入端。 端子325为差动投入压板开入。 端子326为闭锁重合闸开入。 端子327为投低周减载开入。 12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端子328为弹簧未储能开入,弹簧未储能延时闭锁重合闸。 端子329为信号复归开入。 端子330为装置检修开入。当该开入投入时,装置将屏蔽所有的远动功能。 端子201~206为两组485通讯口。 端子207~209为硬接点对时输入端口,接485差分电平。 端子210~212为打印口。 端子101~104为母线电压输入。 端子105~106为线路电压输入,可以是100V或者57.7V,需要和系统定值中的“线路PT额定二次值”一致。 端子113~114为保护用A相电流输入。 端子115~116为保护用B相电流输入。 端子117~118为保护用C相电流输入。 端子119~120为零序电流输入。 端子121~122为A相测量电流输入。 端子123~124为C相测量电流输入。 当使用本装置的操作回路时,装置所需的开关位置信号(TWJ、HWJ、KKJ)及遥控投入信号(YK)可由内部产生,不需要再从外部引入;当使用外部操作回路时就需根据需要将开关位置信号(TWJ、HWJ、KKJ) 及遥控投入信号(YK)对应引至306~309端子,同时在辅助参数中进行相关整定。 注意:所有未定义的端子,现场请勿配线,让其悬空。 4.3.3 跳线说明 装置SWI板跳线: 1)T4和T5分别用来选择“备用出口1”(n427~n428)和“备用出口2”(n429~430)动作时是否需要经过起动继电器开放。跳1-2为经起动继电器开放;跳2-3为不经起动继电器开放。 本装置中将“备用出口1”定义成跳闸接点,出厂时T4需跳1-2;将“备用出口2”定义成TWJ(跳闸位置)接点,出厂时T5需跳2-3。 2)端子421~424是跳闸信号接点。当A-A’短接时该接点是保持信号;出厂时A-A’断开,即421~424是瞬动接点。 3)端子421~425是合闸信号接点。当B-B'短接时该接点是保持信号;出厂时B-B’断开,即421~425是瞬动接点。 装置CPU板跳线: 1)JP2、JP3与程序下载相关。出厂时不跳,即禁止程序下载。 13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4.4 结构与安装 4.4.1 开关柜安装参考尺寸 RCS-9613CS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 14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4.4.2 组屏安装参考尺寸 RCS-9613CSRCS-9613CSRCS-9613CS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 15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5 定值内容及整定说明 5.1 系统定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称 保护定值区号 保护CT额定一次值 保护CT额定二次值 测量CT额定一次值 测量CT额定二次值 零序CT额定一次值 零序CT额定二次值 母线PT额定一次值 母线PT额定二次值 线路PT额定一次值 线路PT额定二次值 对侧CT额定一次值 线路全长 零序电流自产 主画面显示一次值 电度显示一次值 整定范围 0~15 0~8000A 1/5A 0~8000A 1/5A 0~4000A 1/5A 0~110.0KV 100V 0~110.0KV 57.7/100V 0~8000A 0~15.0 KM 0/1 0/1 0/1 备注 不用测量时可以不整 不用零序保护时可以不整 不接母线电压时可以不整 不接线路电压时可以不整 0:外加 1:自产 相关说明: 1> 系统定值和保护行为相关,请务必根据实际情况整定。 2> 定值区号:本装置提供16个可使用的保护定值区,整定值范围为0~15。运行定值区可以是其中任意一个,如果要改变运行定值区,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进入系统定值整定菜单,改变定值区号,将其值整定为所要切换的定值区号, 16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按\"确认\"键,而后再装置复位即可;其二是通过远方修改定值区号,将所要切换的定值区号下装到装置,装置自动复位后即可。 3> 对侧CT额定一次值,某一侧必须整定为与本侧“保护CT额定一次值”一致,另一侧按 照实际值整定;自环试验时整定为与本侧“保护CT额定一次值”一致。 4> 线路全长按照实际值整定,用于估计光纤通道延时,尾纤直联或自环方式时整定为零。 5> 零序电流自产:自产的零序电流仅用于跳闸和报警功能,不能用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该控制字设定为“1”,表示零序电流自产,设定为“0”,表示零序电流外加(由端子119~120引入)。出厂默认值为“0”。 5.2 保护定值 序号 定值名称 定值 整定范围 整定步长 备注 1 差动起动电流定值 Icdqd 0.1In~20In 0.01A 2 过流负序电压闭锁定值 U2zd 2~57V 0.01V 按相电压整定 3 过流低压闭锁定值 Ulzd 2~100V 0.01V 按线电压整定 4 过流Ⅰ段定值 I1zd 0.1In~20In 0.01A 5 过流Ⅱ段定值 I2zd 0.1In~20In 0.01A 6 过流Ⅲ段定值 I3zd 0.1In~20In 0.01A 7 过流加速段定值 Ijszd 0.1In~20In 0.01A 8 过流闭锁定值 Iglbs 0.1In~20In 0.01A 9 过负荷保护定值 Igfh 0.1In~3In 0.01A 10 零序过流Ⅰ段定值 I01zd 0.02A~12A 0.01A 零序自产时 11 零序过流Ⅱ段定值 I02zd 0.02A~12A 0.01A 整定范围为 12 零序过流Ⅲ段定值 I03zd 0.02A~12A 0.01A 0.1In~20In 13 零序过流加速段定值 I0jszd 0.02A~12A 0.01A 14 低周保护低频定值 Flzd 45~50Hz 0.01Hz 15 低周保护低压闭锁定值 Ulfzd 10~90V 0.01V 按线电压整定 16 DF/DT闭锁定值 DFzd 0.3~10Hz/S 0.01Hz/S 17 重合闸同期角 DGch 0~90° 1° 18 过流Ⅰ段时间 T1 0~100S 0.01S 19 过流Ⅱ段时间 T2 0~100S 0.01S 20 过流Ⅲ段时间 T3 0~100S 0.01S 21 过流加速时间 Tjs 0~100S 0.01S 22 过负荷时间 Tgfh 0~100S 0.01S 23 零序过流Ⅰ段时间 T01 0~100S 0.01S 24 零序过流Ⅱ段时间 T02 0~100S 0.01S 25 零序过流Ⅲ段时间 T03 0~100S 0.01S 26 零序过流加速时间 T0js 0~100S 0.01S 27 低频保护时间 Tlf 0~100S 0.01S 28 重合闸时间 Tch 0~9.9S 0.01S 29 过流Ⅲ段反时限特性 FSXTX 1~3 1 30 零序Ⅲ段反时限特性 L0FSXTX 1~3 1 31 跳闸出口1 CK1_EN 0~1FFFH 1 二进制位串 32 跳闸出口2 CK2_EN 0~1FFFH 1 二进制位串 33 跳闸出口3 CK3_EN 0~1FFFH 1 二进制位串 34 跳闸出口4 CK4_EN 0~1FFFH 1 二进制位串 以下整定控制字如无特殊说明,则置“1” 表示相应功能投入,置“0” 表示相应功能退出 1* 差动保护投入 CD 0/1 2 本侧两相式CT 2CT 0/1 17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主机方式 过流Ⅰ段投入 过流Ⅱ段投入 过流Ⅲ段投入 过流Ⅲ段投反时限 过流Ⅰ段经复压闭锁 过流Ⅱ段经复压闭锁 过流Ⅲ段经复压闭锁 过流Ⅰ段经方向闭锁 过流Ⅱ段经方向闭锁 过流Ⅲ段经方向闭锁 PT断线检测投入 PT断线退电流保护 过流加速段投入 零序加速段投入 前加速投入 过负荷投入 零序过流Ⅰ段投入 零序过流Ⅱ段投入 零序过流Ⅲ段投入 零序过流Ⅲ段投反时限 低周保护投入 DF/DT闭锁投入 重合闸投入 重合闸检同期 重合闸检无压 过流闭锁保护投入 Master GL1 GL2 GL3 FSX UBL1 UBL2 UBL3 FBL1 FBL2 FBL3 PTDX TUL GLJS L0JS QJS GFH L01 L02 L03 L0FSX LF DF CH JTQ JWY GLBS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1:主机 0:从机 1:GL3反时限 0:GL3定时限 仅仅退出与电压 相关的电流保护 1:前加速投入0:后加速投入 1:跳闸 0:报警 1:跳闸 0:报警 1:L03反时限 0:L03定时限 两者均不投入时则重合闸不检 相关说明: 1> 在整定定值前必须先整定保护定值区号。 2> “差动起动电流定值”整定原则为:大于正常负荷电流,保证装置不至于频繁起动,同时必须小于区内故障时的最小故障电流,以保证区内故障时装置能可靠起动。 3> 主机方式控制字,当整定为“0”时为从机方式,采样间隔与主机(对侧保护装置)保持同 步;整定为“1”为主机方式,采样间隔固定。自环方式下整定为“1”。 4> 当某项定值不用时,如果是过量继电器(比如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则整定为上限值;如是欠量继电器(比如低周保护低频定值、低电压保护低压定值)则整定为下限值;时间整定为100秒,功能控制字退出,硬压板打开。 5> 速断保护、加速保护时间一般需整定几十到一百毫秒的延时。由于微机保护没有过去常规保护中一百毫秒的继电器动作延时,所以整定成0.00秒时可能躲不过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对于零序速断、零序加速保护还存在断路器三相不同期合闸产生的零序电流的冲击。 6> 保护定值中控制字标*表示该控制字有对应的软压板。软压板可以通过后台投退;就地可通过初始化菜单将软压板值全部置成“1”。 7> 只有控制字、软压板状态(若未设置则不判)、硬压板状态(若未设置则不判)均有效时才投入相应保护元件,否则退出该保护元件。 18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5.3 通讯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名称 口令 装置地址 IP1子网高位地址 IP1子网低位地址 IP2子网高位地址 IP2子网低位地址 IP3子网高位地址 IP3子网低位地址 掩码地址3位 掩码地址2位 掩码地址1位 掩码地址0位 以太网通讯规约 串口1通讯规约 串口2通讯规约 串口1波特率 串口2波特率 打印波特率 遥测上送周期 遥信确认时间1 遥信确认时间2 整定范围 00~99 0~65535 0~254 0~254 0~254 0~254 0~254 0~254 0~255 0~255 0~255 0~255 1 1~2 1~2 0~3 0~3 0~3 00~99秒 0~50000毫秒 0~50000毫秒 备注 出厂时设为“01” 1:通用103规约 1:专用103规约 2:Modbus规约 0: 4800bps 1: 9600bps 2: 19200bps 3: 38400bps 步长1秒 出厂时设为20ms 出厂时设为20ms 相关说明: 1> 通讯参数可以由调试人员根据现场情况整定。 2> 装置地址:全站的装置地址必须唯一。 3> 规约:规约整成任意值时装置都支持以太网通讯。同时装置还支持串口的modbus通讯规约:规约整成5时,串口1支持modbus通讯规约;规约整成6时,串口2支持modbus通讯规约;规约整成7时,串口1和串口2均支持modbus通讯规约。 4> 装置标准配置是两网口,至多可以三个(请在订货时予以说明)。请根据实际的网口配置情况整定相应的子网地址,未曾使用的可不整。 5> 遥测上送周期:指装置主动上送遥测数据的时间间隔。当整定为“0”表示遥测不需要定时主动上送(此时仍旧响应监控的查询)。本项定值可根据现场情况整定,不用通讯功能时可整定为“0”。出厂默认值为“0”。 6> 遥信确认时间1:开入1和开入2的顺序事件记录的确认时间,出厂默认值为“20毫秒”。 7> 遥信确认时间2:除开入1和开入2的其他开入的顺序事件记录的确认时间,出厂默认值为“20毫秒”。 5.4 辅助参数 序号 名称 1 弹簧未储能报警延时 整定范围 0~30.0s 出厂设定值 15.0s 备注 19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组遥控跳闸脉宽 第二组遥控合闸脉宽 第三组遥控跳闸脉宽 第三组遥控合闸脉宽 检测控制回路断线 306定义为TWJ 307定义为HWJ 308定义为KKJ 309定义为YK 0~99.0s 0~99.0s 0~99.0s 0~99.0s 0/1 0/1 0/1 0/1 0/1 0.4s 0.4s 0.4s 0.4s 1 0 0 0 0 参见说明 相关说明: 1> 本装置配有操作回路(SWI插件)。若现场只需提供保护跳闸出口402~414、保护合闸出口402~415、遥控合闸出口401~412、遥控跳闸出口401~413,而不将本操作回路的416、417、418、419端子与操作机构的端子箱连接,420端子亦悬空,这种情况装置无法由内部采集到位置信号和遥控投入信号(参见4.3.2)。 2> 若装置无法由内部采集到位置信号或遥控投入信号,则需根据需要将端子306~309定义成这些信号的引入端(端子306~309若未被定义成断路器位置或者遥控投入信号,即相应控制字为0,其作普通遥信用)。以下是这些信号的引入原则: 2.1> KKJ引入原则: 先将“308定义为KKJ”整成1。 若装置使用重合闸功能或者希望装置提供事故总信号(就地显示、通讯上送、SWI插件的404~405输出),需将外部KKJ信号引至端子308。 2.2> TWJ引入原则: 若装置使用重合闸功能、过流加速功能、零序加速功能或者希望装置提供事故总信号,则需将外部TWJ引至端子306,同时将“306定义为TWJ” 整成1。 若现场使用第一组遥控(对应本开关)或者接地选线功能,宜将外部TWJ引至端子306,同时将“306定义为TWJ” 整成1。 其他情况不需外引TWJ,可将“306定义为TWJ” 整成0。 2.3> HWJ引入原则: 若现场使用第一组遥控(对应本开关),宜将外部HWJ引至端子307,同时将“307定义为HWJ” 整成1。 其他情况不需外引HWJ,可将“307定义为HWJ” 整成0。 2.4> YK引入原则: 若现场使用接地选线功能、遥控功能或者需要通过后台修改软压板,务必从端子309引入YK信号,同时将“309定义为YK” 整成1。 其他情况不需外引YK,可将“309定义为YK” 整成0。 3> 若装置不能采集到TWJ或者HWJ信号(包括内部采集和外引),应将“检测控制回路断线”控制字整成0,以避免程序发“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其他情况下整成1。 4> 若现场使用选配插件(SWG或者OUT),亦需考虑是否要由外部引入断路器位置信号或者遥控投入信号。参见8.1.3、8.2.3、8.3节。 5> 第一组遥控固定对应本开关。标准配置仅提供一组遥控,第二组和第三组遥控仅当选用OUT选配插件时才提供。参见8.1、8.2节。 20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6 使用说明 6.1 指示灯说明 “运行”灯为绿色,装置正常运行时点亮。 “报警”灯为黄色,当发生报警时点亮。 “跳闸”灯为红色,当保护跳闸时点亮,在信号复归后熄灭。 “合闸”灯为红色,当保护合闸时点亮,在信号复归后熄灭。 “跳位”灯为绿色,当开关在分位时点亮。 “合位”灯为红色,当开关在合位时点亮。 6.2 液晶显示说明 6.2.1主画面液晶显示说明 装置上电后,正常运行时液晶屏幕将显示主画面,格式如下: 保护实时时钟,年、月、日、时、分、秒 系统频率显示 装置当前运行的定值区号 □□ □□ □□ □□ □□. 电压:□□□²□□ V 电流:□□□²□□ A 频率: □□²□□ HZ 当前定值区号:□区 有“.”显示时,表示装置正在硬件对时 实时线电压平均值 实时保护CT的 A、C相电流平均值 重合闸充电标记,实心时表示重合闸已充电 6.2.2 保护动作时液晶显示说明 本装置能存储64次动作报告,当保护动作时,液晶屏幕自动显示最新一次保护动作报告,当一次动作报告中有多个动作元件时,所有动作元件将滚屏显示,格式如下: 作。小数点后两位为在一次整组中各动作(返回)元件的排列次序,在跳 闸报告显示中仅显示动作元件。 动作元件的动作时刻年、月、日 □□□²□□ □□ □□ □□ 时、分、秒、毫秒 □□ □□ □□ □□□□ □□□ □□□²□□A □□□□□□ 小数点前三位为整组动作的序号,由装置启动到装置返回为一次整组动 保护动作元件 前三个方框为故障相显示(ABC),后五个方框为最大故障相电流(以过流保护动作为例) 21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6.2.3运行异常时液晶显示说明 本装置能存储64次运行报告,保护装置运行中检测到系统运行异常则立即显示运行报告,当一次运行报告中有多个异常信息时,所有异常信息将滚屏显示,格式如下: 报警 □□ □□ □□ □□□ □□□□ □□ □□ □□□□□□ 时、分、秒、毫秒 自检发生的时刻年、月、日 运行异常内容 6.2.4 自检出错时液晶显示说明 本装置能存储64次装置自检报告,保护装置运行中,硬件自检出错将立即显示自检报告,当一次自检报告中有多个出错信息时,所有自检信息将滚屏显示,格式如下: 报警 □□ □□ □□ □□□ □□□□ □□ □□ □□□□□□ 时、分、秒、毫秒 自检发生的时刻年、月、日 自检故障内容 6.3 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本装置不提供单独的复归键,在主画面按‘确认’键可实现复归功能。 在主画面状态下,按‘▲’键可进入主菜单,通过‘▲’、‘▼’ 、 ‘确认’ 和‘取消’键选择子菜单。命令菜单采用如下的树形目录结构: 22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装置整定 保护定值 系统定值 通讯参数 辅助参数 软压板修改 退出 现场设置 时间设置 报告清除 电度清零 退出 菜单选择 1. 装置整定 2. 状态显示 3. 报告显示 4. 报告打印 5. 现场设置 6. 装置调试 7. 版本信息 8. 厂内设置 0. 退出 状态显示 1. 采样值显示 2. 相角显示 3. 遥测量显示 4. 开关量状态 5. 软压板状态 0. 退出 1. 2. 3. 4. 5. 0. 报告显示 跳闸报告 运行报告 遥信报告 操作报告 自检报告 退出 报告打印 参数打印 定值打印 跳闸报告 运行报告 自检报告 遥信报告 状态打印 波形打印 退出 1. 2. 3. 0. 装置调试 遥信顺序试验 遥信选点试验 出口传动试验 遥测信号试验 启动录波试验 退出 厂内设置 精度手动调整 精度自动调整 装置初始化 退出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0. 版本信息 1. 保护程序 2. 通讯程序 0. 退出 6.3.1 装置整定 按键‘▲’、‘▼’用来滚动选择要修改的定值,按键‘◄’、‘►’用来将光标移到要修改的位置,‘+’和‘-’用来修改数据,按键‘取消’为放弃修改返回,按‘确认’键完成定值整定而后返回。 注:查看定值无需密码,如果修改定值需要输入密码,密码不正确有提示信息。 23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6.3.2 状态显示 本菜单主要用来显示保护装置电流电压实时采样值和开关量状态,它全面地反映了该装置运行状态。只有这些量的显示值与实际运行情况一致,保护才能正确工作。建议投运时对这些量进行检查。 6.3.3 报告显示 本菜单显示跳闸报告、运行报告、遥信报告、操作报告、自检报告。本装置具备掉电保持功能,不管断电与否,它均能记忆上述报告最新的各64次(遥信报告256次)。显示格式同上“6.2液晶显示说明”。首先显示的是最新一次报告,按键‘▲’显示前一个报告,按键‘▼’显示后一个报告,按键‘取消’退出至上一级菜单。 6.3.4 报告打印 本菜单主要用来选择打印内容,其中包括参数、定值、跳闸报告、运行报告、自检报告、遥信报告、状态、波形的打印。 报告打印功能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定值核对、装置状态查看与事故分析。 在发生事故时,建议用户妥善保存现场原始信息,将装置的定值、参数和所有报告打印保存以便于进行事后分析与责任界定。 6.3.5 现场设置 现场设置包括时间设置、报告清除、电度清零三个子菜单。报告清除和电度清零需要密码。 注意:请勿随意使用报告清除功能。在装置投运前,可使用本功能清除传动试验产生的报告。如果装置投运后,系统发生故障,装置动作出口,或者装置发生异常情况,建议先将装置的报告信息妥善保存(可以将装置内保持的信息和监控后台的信息打印或者抄录),而后再予以清除。 电度清零用以清除当地计算电度的累加值。 6.3.6 装置测试 辅助调试功能用于厂家生产调试或现场检验通讯、出口回路,可减少调试的工作量、缩短调试工作时间。测试内容包括遥信对点、遥测置数、出口传动,所有测试均带密码保护,同时装置对这些操作进行记录以便于事后分析。 本功能可以产生出口、遥信变位报文、遥测数据,需慎重使用。 1)遥信对点功能 本功能主要用于就地产生虚遥信,无需保护试验就可以进行通讯联跳。遥信对点试验有两种方式:“遥信顺序试验菜单”和“遥信选点试验菜单”。前者采用自动方式依次选点,后者采用手动选点方式。两者均可产生动作元件、报警信息、保护压板、遥信开入等所有遥信点的变位报告,产生的报告既就地保留亦上送。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进入“遥信顺序试验菜单”后,装置遥信状态自动的按液晶界面显示的遥信量条目顺序由上而下变位,同时会形成对应的遥信变位报告,遥信自动对点功能执行完成后,自动退出遥信试验菜单。 进入“遥信选点试验菜单”后,用户按‘▲’、或者‘▼’键进行浏览查看,光标停在需要测试的遥信点所在行,按“确定”键,进行遥信选点试验,试验完成后用户可以按“取消”退出菜单或者继续选择其他遥信点进行试验。 24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2)遥测置数功能 用于远方遥测数据数值校核,进入“遥测信号试验”菜单,对遥测量进行人工置数,查看远方遥测数据与就地显示是否一致。 进入“遥测信号试验”菜单,用户按‘▲’、或者‘▼’ 键进行浏览查看,光标停在需要测试的遥测量所在行,按“确定”键,进行遥测信号试验,试验完成后用户可以按“取消”退出菜单或者继续浏览遥测量项目并进行试验。 3)出口传动试验 本功能可用于现场回路检查,无需保护试验即可触发出口接点。装置所有的出口接点均可通过“出口传动试验”菜单进行传动。 特别说明:使用出口传动试验功能时,装置的检修压板(端子330)必须投入、装置需处于无压无流的状态。 进入“出口传动试验”菜单,用户按‘▲’、或者‘▼’键进行浏览查看,光标停在需要测试的出口项目所在行,按“确定”键,进行对应的出口传动试验,试验完成后用户可以按“取消”退出菜单或者继续浏览出口项目并进行试验。 4)启动录波功能 本功能可以在装置运行时触发录波,该录波可以打印、上送。 6.3.7 版本信息 装置液晶界面可以显示程序名称、版本、校验码以及程序生成时间。具体版本信息显示如下: 保护程序版本信息 保护程序版本信息 RCS-9613CS 版本号:□²□□ 校验码:□□□□ □□-□□-□□ □□:□□ 通讯程序版本信息 通讯程序版本信息 RCS-9613CS 版本号:□²□□ 校验码:□□□□ □□-□□-□□ □□:□□ 装置型号,若是特殊程序后面还有6位数字 程序的版本 程序的机器码和的低十六位 程序形成的时间 装置型号,若是特殊程序后面还有6位数字 程序的版本 程序的机器码和的低十六位 程序形成的时间 版本信息内容是程序管理识别的标志。 6.3.8 厂内设置 厂内设置菜单供制造厂商在装置出厂前生产调试用,现场请勿随意使用。 6.4 装置的运行说明 6.4.1 装置正常运行状态 装置正常运行时,“运行”灯应亮,告警指示灯(黄灯)应不亮。 25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在主画面按“确认”按钮,复归所有跳合闸指示灯,并使液晶显示处于正常显示画面。 6.4.2 装置异常信息含义及处理建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异常/自检信息 定值出错 电源故障 CPLD故障 PT断线 CT断线 TWJ异常 频率异常 接地报警 弹簧未储能 差流报警 通道故障 含 义 定值区内容被破坏,闭锁保护 直流电源不正常,闭锁保护 CPLD芯片损坏,闭锁保护 电压回路断线,发告警信号,闭锁部分保护 电流回路断线,发告警信号, 不闭锁保护 开关在跳位却有流,发告警信号,不闭锁保护 系统频率低于49.5hz发报警,不闭锁保护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零序电压超过门槛值发报警信号,不闭锁保护 弹簧操作机构储能不足超过延时发报警信号,不闭锁保护 差流大于0.3In 光纤通道故障,不能收到对侧数据或者数据错 处 理 建 议 通知厂家处理 通知厂家处理 通知厂家处理 检查电压二次回路接线 检查电流二次回路接线 检查开关辅助接点 检查一次系统 检查一次系统 检查操作机构 检查电流二次回路接线或者一次系统 检查光纤通道 6.4.3 安装注意事项 1) 如果组屏安装,保护柜本身必须可靠接地,柜内设有接地铜排,须将其可靠连 接到电站的接地网上。 2) 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 线及其中性线应置于同一电缆内。 6.5 事故分析注意事项 为方便事故分析,特别建议用户妥善保存装置的动作报告。清除装置报告或者频繁试验覆盖当时的故障信息,不利于用户和厂家进行事后分析和责任确定。 为可靠保存当时的故障信息,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 在进行传动或者保护试验前,对装置的内部存储的信息以及后台存储的信息完整的进行保存(抄录或打印)。 2) 保存的信息包括装置跳闸报告、故障录波、遥信报告、运行报告、自检报告、系统定值和保护定值以及各种操作记录。 3) 现场的其他信息也应记录,包括事故过程、保护装置指示灯状态、主画面显示内容,如确定有插件损坏,在更换插件时须仔细观察插件状态(包括有无异味、烧痕、元器件异状等)。 4) 装置本地信息有条件的情况接打印机打印,监控后台的信息为防止被覆盖进行另外存储。 5) 如有特殊情况,请通知厂家协助故障信息获取与保存。 6) 事故分析需要原始记录、装置版本信息以及现场故障处理过程的说明。 26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7 装置调试大纲 7.1 试验注意事项 1) 2) 3) 4) 5) 6) 7) 8) 9) 试验前请仔细阅读本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 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有丝毫松动的情况。 校对程序名称、版本及程序形成时间。 试验前请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试验前请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装置精度手动调整菜单的值是否与交流插件贴纸上的值一致。 通讯试验前请检查装置规约设置、信息文本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7.2 事故分析注意事项 为方便事故分析,特别建议用户妥善保存装置的动作报告。清除装置报告或者频繁试验覆盖当时的故障信息,不利于用户和厂家进行事后分析和责任确定。 为可靠保存当时的故障信息,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 在进行传动或者保护试验前,对装置的内部存储的信息以及后台存储的信息完整的进行保存(抄录或打印)。 2) 保存的信息包括装置跳闸报告、故障录波、装置运行报告、装置自检报告、装置参数和定值以及各种操作记录。 3) 现场的其他信息也应记录,包括事故过程、保护装置指示灯状态、主画面显示内容,如确定有插件损坏,在更换插件时须仔细观察插件状态(包括有无异味、烧痕、元器件异状等)。 4) 装置本地信息有条件的情况接打印机打印,监控后台的信息为防止被覆盖进行另外存储。 5) 如有特殊情况,请通知厂家协助故障信息获取与保存。 6) 事故分析需要原始记录、装置版本信息以及现场故障处理过程的说明。 7.3 交流回路检查 进入“状态显示”菜单中“采样值显示”子菜单,在保护屏端子上(或者装置背板)分别加入额定的电压、电流量,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采样值应与实际加入量的误差应小于±5%,相角误差小于2度;进入“状态显示”菜单中的“遥测量显示”子菜单,在保护屏端子上(或者装置背板)分别加入额定的电压、测量电流,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采样值应与实际加入量相等,其误差应小于±2‰,功率的误差应小于±5‰。 7.4 输入接点检查 进入“状态显示”菜单中“开关量状态”子菜单,在保护屏上(或装置背板端子)分别进行各接点的模拟导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入量状态应有相应改变。 7.5 整组试验 下面提到的试验方法适用于RCS-9613CS线路保护装置,试验方法满足但不体现逻辑判据,请参照说明书上提到的保护功能对照调试大纲进行逻辑调试。 27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进行装置整组实验前,请将对应元件的控制字、软压板、硬压板设置正确,装置整组试验后,请检查装置记录的跳闸报告、SOE事件记录是否正确,对于有通讯条件的试验现场可检查后台监控软件记录的事件是否正确。 7.5.1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一、采样值校验 1、 自环: 通入电流后,在菜单“3.状态显示” “1.采样值显示”中可看到相应相电流大小,也可在菜单“3.状态显示” “1.相角显示”中看到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 2、 互环: 在“本侧通入电流,对侧不通电流;本侧不通电流,对侧通入电流”两种情况下分别在菜单“3.状态显示” “1.采样值显示”中查看相应相综合量电流大小。 二、差动保护校验 投入“差动投入”压板和定值中“投差动保护”控制字。 1. 自环方式: 自环方式不能做区外故障。整定好定值(控制字“弱电侧”必须置0),为便于观察,只投入差动保护,加三相电流,定值整定为三相CT(也可以只加一相或两相电流,CT整定为两相式或三相式均可,只是电流综合量的显示与所加电流有一个计算关系,即电流综合量II16I2)。 1).启动元件 将电流从零慢慢加到超过启动定值,直至液晶显示出现启动报告。此时电流值为差动启动电流,允许偏差为±5%。 2).差动元件 将差动启动电流定值整定小于20%Ie,电流从零慢慢增加,直至液晶显示出现差动动作报告,此时采样显示菜单的DI显示应为5安培,允许偏差为±10%。 附:差动方程为: DI|II|0.7(|I||I|)0.3I 其中: I为本侧电流综合量 I为对侧电流综合量 I为额定工况下的电流综合量(5安培/1安培) 电流综合量II16I2 差动保护实现的逻辑框图如下: 对侧跳闸 ............ 本侧线路有源 ≥ ∑ 差动保护控制字投入 差动出口跳闸 Ipmax>Icdqd DI ∑ ≥ 0.3I n 差动保护压板投入 28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2. 互环方式(两侧联调): 将两侧光端机的收发交叉连接。 当本侧线路为电源端时,差动保护由差动起动电流定值启动开放,当本侧线路为负荷端时,差动保护由对侧通过光纤通道远传过来的保护跳闸信号开放,从而实现全线路的快速故障切除。 当装置未达到差动起动电流定值而差流大于0.3In时,装置延时5秒发差流报警信号。光通信系统本身具有通信误码检测,当误码率超过一定值,或对侧未开机时,装置将发通道故障信号,并闭锁差动保护,一旦通信恢复,差动保护将自动投入,当装置误码率较高时可能将导致保护固有动作时间加长。 为便于观察,只投入差动保护,加三相电流,定值整定为三相CT(也可以只加一相或两相电流,CT整定为两相式或三相式均可,只是电流综合量的显示与所加电流有一个计算关系,即电流综合量II16I2)。 1).启动元件 将电流从零慢慢加到超过启动定值,直至液晶显示出现启动报告。此时电流值为差动启动电流,允许偏差为±5%。 2).差动元件 将差动启动电流定值整定小于20%In,本侧电流从零慢慢,直至液晶显示出现差动动作报告,此时采样显示菜单的DI显示应为5安培,允许偏差为±10%。 注:在调试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光纤接头的清洁,光纤应妥善保护,不宜折、拉。本装置一般适用于保护10km以内长度的线路。 7.5.2 过流Ⅰ段保护 1)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过流Ⅰ段投入”置“1” ,“过流Ⅰ段经复压闭锁” 置“1”,“过流Ⅰ段经方向闭锁” 置“1”,软压板中“过流Ⅰ段投入”置“1”。 2) 模拟正方向相间故障,使得电压满足复压定值,电流满足电流定值,电压超前电流的夹角在-45~+135度之间。此时过流Ⅰ段即经整定延时跳闸。 7.5.3 过流Ⅱ段保护 同7.5.2 过流Ⅰ段保护类似。 ...7.5.4 过流Ⅲ段保护 过流Ⅲ段选择定时限时同7.5.2 过流Ⅰ段保护类似。 当过流Ⅲ段选择反时限时,其动作延时应和相应反时限特性计算出来的延时一致。 7.5.5 零序Ⅰ段保护 1)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零序Ⅰ段投入”置“1”,软压板中“零序Ⅰ段投入”置“1”。 2) 若零序电流选择外加则在119~120加入电流,若零序电流选择自产则在相电流回路加入电流。 3) 当零序电流超过定值时零序Ⅰ段即经整定延时跳闸。 29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7.5.6 零序Ⅱ段保护 同7.5.5零序Ⅰ段保护类似。 7.5.7 零序Ⅲ段保护 零序Ⅲ段选择定时限时同7.5.5零序Ⅰ段保护类似。 当零序Ⅲ段选择反时限时,其动作延时应和相应反时限特性计算出来的延时一致。 7.5.8 重合闸保护 1)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重合闸投入”置“1” ,“重合闸检同期” 置“0” ,“重合闸检无压” 置“0”,软压板中“重合闸投入”置“1”,“闭锁重合闸”硬压板退出。 2) 开关在手合位置,待15s后重合闸充电。 3) 模拟故障,待跳闸后撤去故障,此时重合闸应经整定延时动作。 7.5.9 过流加速保护 1) 重合闸功能投入。 2)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过流加速段投入”置“1”,“前加速投入”置“0”,软压板中“过流加速段投入”置“1”。 3) 待重合闸充电后模拟故障跳闸,待跳闸后撤去故障,重合闸应动作,待重合闸动作后再立即加故障电流,此时过流加速应经整定延时动作。 7.5.10 零序加速保护 1) 重合闸功能投入。 2)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零序加速段投入”置“1”,“前加速投入”置“0”,软压板中“零序加速段投入”置“1”。 3) 待重合闸充电后模拟故障跳闸,待跳闸后撤去故障,重合闸应动作,待重合闸动作后再立即加故障电流,此时零序加速应经整定延时动作。 7.5.11 过负荷保护 1)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过负荷投入”置“1”,软压板中“过负荷投入”置“1”,此时过负荷选择的是跳闸。 2) 加故障电流,当电流超过定值时,过负荷保护即经整定延时跳闸。 7.5.12 低周保护 1)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低周保护投入”置“1”,“DF/DT闭锁投入”置“1”,软压板中“低周保护投入”置“1”,“低周减载”硬压板投入。 2) 加三相电压,使各线电压均大于“低周保护低压闭锁定值”,频率高于“低周保护低频定值”。 3) 频率开始下降,下降的速度低于“DF/DT闭锁定值”。 4) 待频率低于定值后即经整定延时跳闸。 7.5.13 过流闭锁跳闸 1) 整定定值,控制字中“过流闭锁保护投入”置“1”; 30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2)加电流大于“过流闭锁定值”,且其它保护动作,装置只发保护动作报文,跳闸出口(402-414、509-510)不动作,跳闸信号灯不亮。 3) “过流闭锁保护”作为保护动作元件,可以在故障录波中记录。 7.6 运行异常报警试验 下面提到的试验方法试用于RCS-9613CS线路保护装置,试验方法满足但不体现逻辑判据,请参照说明书上提到的报警功能对照调试大纲进行逻辑调试。 进行运行异常报警实验前,请将对应元件的控制字设置正确,试验项完毕后,请检查装置记录的SOE事件记录是否正确,对于有通讯条件的试验现场可检查后台监控软件记录的事件是否正确。 7.6.1 频率异常报警 三个线电压均大于40v,频率小于49.5hz,延时10s报警灯亮,液晶界面显示频率异常报警。 7.6.2 接地报警 A相电压大于75v,时间大于15s,报警灯亮,液晶界面显示接地报警。 7.6.3 PT断线报警 保护定值中“PT断线检测”控制字投入,仅加单相电压57.7V,延时10s报警灯亮,液晶界面显示PT断线报警。 7.6.4 控制回路断线报警 “辅助参数”中“检测控制回路断线”置1,装置TWJ与HWJ状态均为零(在“开关量状态”菜单或者后台压板信息显示中可以查看),延时3s报警灯亮,液晶界面显示控制回路断线报警。 7.6.5 TWJ异常报警 电流大于0.06倍额定电流,装置TWJ状态为1(在“开关量状态”菜单或者后台压板信息显示中可以查看),延时10s报警灯亮,液晶界面显示TWJ异常报警。 7.6.6 CT断线报警 仅在A相加0.5倍额定电流,延时10s报警灯亮,液晶界面显示CT断线报警。 7.6.7 弹簧未储能报警 装置“弹簧未储能开入”由分到合(在“开关量状态”菜单或者后台压板信息显示中可以查看),经整定延时报警灯亮(在辅助参数中整定“弹簧未储能报警延时”),液晶界面显示弹簧未储能报警。 7.6.8 通道故障 拔出尾纤,装置瞬时报通道故障。 7.6.9 差流报警 加差流大于0.3IN且电流小于差流起动定值,装置延时5秒差流报警。 31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7.7 装置闭锁试验 1) 定值出错,用户进入装置“保护定值”菜单,任意修改一个定值的内容后按“确认键”,这时运行灯熄灭。退出菜单到主界面,液晶显示装置闭锁、定值出错。 2) 电源故障(现场无法试验模拟)。 3) CPLD故障(现场无法试验模拟)。 7.8 输出接点检查 1) 2) 3) 4) 5) 发生保护跳闸或者开关偷跳时,事故总信号接点(404-405)闭合3s。 手动分合或者遥控分合断路器,KKJ接点(406-407)相应的断开和闭合。 进行遥控合闸操作,遥合接点(401-412)应闭合。 进行遥控分闸操作,遥跳接点(401-413)应闭合。 断开保护装置的出口跳闸回路,模拟跳闸,相应跳闸接点(402-414、427-428、421-424)应闭合。 6) 断开保护装置的出口合闸回路,模拟重合闸,相应合闸接点(402-415、421-425)应闭合。 7) 关闭装置电源,闭锁接点(421-422)闭合;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运行灯亮)时,闭锁接点断开。 8) 发生报警时报警接点(421-423)应闭合;报警事件返回时该接点断开。 9) 操作回路的控制回路断线时,接点(421-426)应闭合。 10) 开关在跳位时,TWJ输出接点(429-430)应闭合。 注:输出接点检查可以借助“装置测试”菜单中的 “出口传动试验”完成,参见“6.3.6 装置测试”。 7.9 装置试验菜单的说明 请参见“6.3.6 装置测试”部分。 7.10 装置与监控后台联调的说明 7.10.1 遥控功能的说明 用户可以通过后台或远方调度下发遥控命令实现断路器的分闸与合闸功能。 1)遥控功能的使用条件: (1) 具备支持遥控功能监控后台或者远方调度系统(通讯规约支持103规约); (2) 遥控把手放在远方位置,对应装置“开关量状态”菜单中的“遥控投入”状态应为“1”。 2)遥控功能的操作过程: (1)第一步,遥控选择。在后台或者远方调度遥控画面进行遥控选择,选择成功后进行第二步。 (2)第二步,遥控执行或者撤消。选遥控执行,则下发执行命令,装置开始操作断路器;选遥控取消则终止本次遥控过程,断路器仍保持原状态。 7.10.2 遥测值系数的说明 1) 装置上送遥测电流值范围为0~In³1.2,In³1.2对应后台或者远方调度4095码值; 32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2) 装置上送遥测电压值范围为0~100v³1.2,100v³1.2对应后台或者远方调度4095码值; 3) 装置上送遥测功率值范围为-In³173.2w³1.2~In³173.2w³1.2,In³173.2w³1.2对应后台或者远方调度4095码值; 4) 装置上送遥测功率因素值范围为-1³1.2~1³1.2,1³1.2对应后台或者远方调度4095码值; 5) 装置上送遥测频率值范围为0~50Hz³1.2,50³1.2Hz对应后台或者远方调度4095码值。 注:In为测量CT额定二次值,1A或者5A。 7.10.3 装置与后台进行通讯联调时信息文本的说明 装置与后台进行通讯联调时,为使装置上送信息与后台解析的内容一致,请注意信息文本的匹配。 8 附录 8.1 插件选配方式1 本装置的标准配置(参见4.1和4.3节)只提供一组跳闸/合闸出口、一组遥跳/遥合出口,而有些现场需要多路跳闸出口或者多组遥控;标准配置中的操作回路亦不提供与压力机构配合的接口。为了适应这些情况,装置提供如下出口插件(OUT)和带压力接口的操作回路插件作为选配。 8.1.1 选配插件硬件图 33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RCS-9613CS遥遥遥415TWJTYJHYJHWJ遥遥遥遥416417418419TWJHWJ420421422TWJHWJ423424425TWJKKJTWJ3遥401遥遥遥遥220V+遥遥遥遥遥遥220V-403407HBJ408TWJHBJHYJTBJVTBJVTBJ406遥TWJ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3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10411409TYJKKJTBJTBJV404405遥遥遥遥遥遥HWJ遥遥426427428429TBJHWJ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12414413TYJHYJKKJ430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 1遥遥遥遥 2遥遥遥遥 3遥遥遥遥 4遥遥遥遥 5遥遥遥遥 6遥遥遥遥 7遥遥遥遥 8遥遥遥遥 9遥遥遥遥10遥遥遥遥遥遥11遥遥遥遥遥遥12遥遥遥遥遥13遥遥遥遥14遥遥遥遥15遥遥遥遥16遥遥遥遥17遥遥遥遥18遥遥遥遥19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501503BSJ502遥遥遥遥BJJTXJHXJBTJBHJYTJYHJYTJ2YHJ2YTJ3YHJ3BTJBTJBTJ504遥遥遥遥506508510512514516遥遥遥遥518520522524526遥遥遥遥2528530遥遥遥遥3遥遥遥遥4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3遥遥遥遥3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485A485B遥遥遥遥遥遥遥505507509511513515遥遥485A485B遥遥遥SYN+SYN-遥遥遥517519521210211212RTSTXD遥遥遥遥遥523525527529303304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101102103104105106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UUUABCUnUxUxnIA遥遥遥遥IA'IBIB'IC遥遥CTIC'I0I0'IamIam'IcmIcm'遥遥CT遥遥遥遥 34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8.1.2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图 RCS-9613CS遥遥遥遥遥OUT遥遥遥遥(BSJ)遥遥遥遥(BJJ)遥遥遥遥遥遥(TXJ)遥遥遥遥遥遥(HXJ)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2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527遥遥遥遥3遥遥遥遥4528529530遥遥遥遥遥遥遥(KKJ)遥遥遥遥-遥遥遥遥HWJ-遥遥遥遥TWJ-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SWG遥遥遥遥+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DC遥遥遥301302遥遥遥遥+遥遥遥遥-303304COMRXACTX遥遥遥遥遥遥遥305遥遥遥遥 1遥遥遥遥 2遥遥遥遥 3遥遥遥遥 4遥遥遥遥 5遥遥遥遥 6遥遥遥遥 7遥遥遥遥 8遥遥遥遥 9遥遥遥遥10遥遥遥遥11遥遥遥遥12遥遥遥遥13遥遥遥遥14遥遥遥遥15遥遥遥遥16遥遥遥遥17遥遥遥遥18遥遥遥遥19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101317103UcUxUn104318105Uxn106108110112IAIBICI0IA'IB'IC'I0'114116118120122124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85A485B遥遥遥485A485B遥遥遥201107202109203111204113205115206117119SYN-遥遥遥RTSTXD遥遥遥208121209123210211212遥遥遥遥IcmIcm'IamIam'UaUb102遥遥遥B遥遥遥A遥遥遥遥遥遥遥412遥遥遥遥遥遥遥413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14415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16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3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SYN+207 8.1.3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说明 出口插件(OUT)提供3对跳闸、2对合闸接点、3对遥控接点,以及信号接点(包括 装置闭锁信号、装置报警信号、跳闸保持信号和合闸保持信号)。出口插件(OUT)的JP1跳线跳1-2。 操作回路插件(SWG)和标准配置中的SWI相比增加了压力异常输入接口,增加了断路器位置输出接口。SWG插件亦自带防跳功能。 出口插件(OUT)和操作回路插件(SWG)各端子的定义如下: 端子501~502对应装置闭锁信号输出接点,在装置故障或失电时接点闭合。 端子503~504对应装置报警信号输出接点。 端子505~506对应跳闸保持信号输出接点。 35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端子507~508对应合闸保持信号输出接点。 端子509~510对应跳闸出口1接点,这付接点可经过跳闸矩阵定值整定成为保护跳闸空接点。 端子511~512对应保护合闸出口接点。 端子513~514对应遥控跳闸出口接点,对应于本开关。 端子515~516对应遥控合闸出口接点,对应于本开关。 端子517~518对应第二组遥控跳闸出口接点。 端子519~520对应第二组遥控合闸出口接点。 端子521~522对应第三组遥控跳闸出口接点。 端子523~524对应第三组遥控合闸出口接点。 端子525~526对应跳闸出口2接点,这付接点可经过跳闸矩阵定值整定成为保护跳闸空接点。 端子527~528对应跳闸出口3接点,这付接点可经过跳闸矩阵定值整定成为保护跳闸空接点。 端子529~530对应跳闸出口4接点,这付接点可经过跳闸矩阵定值整定成为保护跳闸空接点。 端子401为控制正电源输入端子。 端子403为控制负电源输入端子。 端子404接断路器跳闸线圈。 端子405为合位监视继电器负端。 端子406接断路器合闸线圈。 端子407为跳位监视继电器负端。 端子408为保护合闸入口。 端子409为保护跳闸入口。 端子410为手动合闸入口。 端子411为手动跳闸入口。 端子412为合闸压力低入口。 端子413为跳闸压力低入口。 端子414为压力异常入口。 端子415~418为信号输出空接点,其中415为公共端。 端子416对应控制回路断线信号输出。 端子417对应跳闸压力低信号输出。 端子418对应合闸压力低信号输出。 端子419~421为第一组位置信号输出空接点,其中419为公共端。 端子420对应跳闸位置输出。 端子421对应合闸位置输出。 端子422~424为第二组位置信号输出空接点,其中422为公共端。 端子423对应跳闸位置输出。 端子424对应合闸位置输出。 端子425~426为第三组跳闸位置输出空接点。 端子427~428为事故总信号输出空接点。 端子429~430为合后位置 (KKJ)输出空接点。 端子301~124的定义同本装置的标准配置,参见4.3.2节。 36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所有使用本出口插件(OUT)和操作回路插件(SWG)的装置,都必须从端子309引入遥控允许信号,同时在辅助参数中进行相关整定,参见5.4节。 8.2 插件选配方式2 有些场合不需要本装置配备操作回路,只需装置提供多路跳合闸接点。此时可以只配置出口插件(OUT),操作回路(SWG)不配(即此位置留空)。 8.2.1 选配插件硬件图 305光耦公共负306遥信开入 1307遥信开入 2308遥信开入 3309遥信开入 4310遥信开入 5311遥信开入 6312遥信开入 7313遥信开入 8314遥信开入 9315遥信开入10开316入遥信开入11量317采遥信开入12入318遥信开入13319遥信开入14320遥信开入15321遥信开入16322遥信开入17323遥信开入18324遥信开入19325投差动保护326闭锁重合闸327投低周减载328弹簧未储能329信号复归330装置检修 RCS-9613CS硬件图201485A501BSJ502装置闭锁202485B503BJJ504203装置异常信号地串口505TXJ506204485A通跳闸保持信号讯507508205HXJ485B合闸保持信号206509BTJ510信号地保护跳闸出口207SYN511+BHJ512保护合闸出口208SYN-对时513YTJ514遥控跳闸209信号地515YHJ516遥控合闸210RTS517YTJ2518遥控跳闸2211TXD打印519YHJ2520212遥控合闸2信号地521YTJ3522遥控跳闸3523303YHJ3524直流电源+装遥控合闸3304置电525BTJ526直流电源-跳闸出口2源527BTJ528跳闸出口3529BTJ530跳闸出口4101102103104105106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UAUBUCUnUxUxnIAIA'IBIB'ICIC'I0I0'IamIam'IcmIcm'母线电压线路电压保护CT测量CT 37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NARI-RELAYS 8.2.2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图 9613CS遥遥遥遥遥RCS-OUT遥遥遥遥(BSJ)遥遥遥遥(BJJ)遥遥遥遥遥遥(TXJ)遥遥遥遥遥遥(HXJ)遥遥遥遥1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2遥遥遥遥3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30遥遥遥遥+遥遥遥遥-DC遥遥遥301302303304COMRXACTX遥遥遥遥遥遥遥305遥遥遥遥 1遥遥遥遥 2遥遥遥遥 3遥遥遥遥 4遥遥遥遥 5遥遥遥遥 6遥遥遥遥 7遥遥遥遥 8遥遥遥遥 9遥遥遥遥10遥遥遥遥11遥遥遥遥12遥遥遥遥13遥遥遥遥14遥遥遥遥15遥遥遥遥16遥遥遥遥17遥遥遥遥18遥遥遥遥19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遥306307308遥遥遥B309310311312313314315316101317103318105319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遥遥遥遥遥遥遥遥485A485B遥遥遥485A485B遥遥遥SYN+SYN-遥遥遥RTSTXD遥遥遥201107202109203111204113205115206117207119208121209123210211212遥遥遥遥IcmIcm'IamIam'122124I0I0'120ICIC'118IBIB'116IAIA'114112110108UxUxn106UcUn104UaUb102遥遥遥A遥遥遥遥4 8.2.3 选配插件背板端子说明 各端子的定义说明见8.1.3节,出口插件(OUT)的JP1跳线跳1-2。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除了需要由端子309引入遥控允许信号外,还需由端子306~308引入断路器位置信号(TWJ、HWJ、KKJ),同时在辅助参数中进行相关整定,参见5.4节。 如果现场不需要本装置配备操作回路,同时只需一路跳合闸接点和一路遥控接点。此时亦可采用标准配置的SWI插件,再由端子306~309引入位置信号和遥控允许信号,参见4.1、4.3和5.4节。 38 NARI-RELAYS RCS-9613CS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 8.3 软件配合说明 选配方式和标准配置使用相同的程序。即标准的RCS-9613CS程序既支持标准配置,亦支持各种选配方式。 在选配方式下遥控允许信号必须从端子309引入;如果不使用装置自带的操作回路(SWG),还需从306~308引入位置信号(TWJ、HWJ、KKJ)。因而两者在辅助参数的整定上不同,参见5.4节。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