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吉林市丰满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吉林市丰满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七下·萧山月考)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杰出的学者;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是大勇无畏的革命烈士。

B . 看完《邓稼先传》一书,我内心引起了强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这位核科学家而感到骄傲?

C . 天一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D .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2. (2分) (2019·益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牢记使命”“青山绿水”“红色经典”“青春不老”分别是动宾、并列、偏正和主谓短语。 B . “你明天和我去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小王。”这句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 C . “邓稼先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两弹元勋’。”该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D . “新时代的青年,要想更好地报效祖国,就须在品格、能力上下工夫。”这是假设复句。

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 (2016·韶关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这一来,我倒有些ɡān ɡà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________) ②使血液循环加快,使人面色红润,shén cǎi yì yì。(________) ③须晴日,看hóng zhuāng sù guǒ,分外妖娆。(________)

④jiǎo xiá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________)

三、 默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根据提示默写。

(1)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2)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7九上·卫辉期中) 名著阅读。

话说 A 对宋江道: “……小生累累使人去北京探听消息,梁中书昼夜忧惊,只恐俺漂亮马临城。……东京蔡太师见说降了关胜,天子之前,更不敢提。只是主张招安,大家无事。因此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道且留住卢俊义、石秀二人性命,好做手脚。”宋江见说,便要催趱军马下山去打北京。 A 道:“即今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我欲乘此机会……可以救难破城。”宋江道:“若要如此调兵,便请军师发落。”

写出选文中A的姓名,结合此章故事情节简述其性格特征(或人物特点)。

第 1 页 共 10 页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目前,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人曾对50个学生一天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做过抽样调查。详情如下:

手机功能 人数 使用时间 上网聊天 31 2小时 玩游戏 39 2小时 听歌曲 42 2.5小时 打电话、发短信 46 20分钟 (1) 请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一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特点。

(2) 假如要你给学生家长发一个短信,劝说他们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你打算怎么说?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6七上·江都月考) 古诗赏析,完成下列小题。 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 “水边原上乱抽荣”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2) 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8.

9

分)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A . 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 . 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 . 虽人有百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 妇拍而呜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 .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9. (6分) (2016九上·南充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实地球是一台发电机

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会发光的星球。不过,它发出的并不是太阳那样强烈耀目的可见光,而是肉眼无法感知的红外线。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如果你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感受到这种辐射带来的阵阵暖意。从太空轨道拍摄的红外图片上,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地球每时每刻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寒冷的太空发出红外辐射。地球向太空释放的红外辐射蕴含巨大的能量。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提出,这种能量不应被白白浪费,因为其具有可用于发电的潜力,是一种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宝贵的可再生能源。

②利用释放的热量而非吸收的热量来发电,这种想法乍听上去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事实上,这不仅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且还有望弥补现有太阳能发电的诸多不足之处。

③与其他清洁能源一样,红外辐射发电利用的也是热力学原理——每当有能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流动时,就能获得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电池利用的是光能从太阳(高温)向地球(低温)的流动,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生物燃料同样如此,只不过其是间接利用了储存在植物中的太阳能;风力发电机的动力来源也是具有一定温差地区间的能量流动。

④据估算,地球表面以红外辐射形式释放的总热量约为2000亿兆瓦,其中大部分被地球大气层吸收。但是,大气层对于波长8-13微米的部分红外辐射却没有阻挡作用,结果就造成了地球热量的持续外泄。

⑤那么,从地球逸出的这股热能的发电能力究竟有多强呢?通过相关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计算后得出,利用红外辐射发电设备可获得的发电量大约是普通太阳能电池的十分之一,发电效率为__%。这一数字显然并不可观,但是研究人员看中的并非发电量的多少,而是发电时间的可持续性。

⑥我们知道,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供电的特点,发电高峰往往和实际生活中的用电高峰不相匹配。而利用地表

第 3 页 共 10 页

红外辐射发电,不仅可实现包括夜晚在内24小时持续供电,并且发电的峰值通常为一天的下午和傍晚时段,基本能满足用电高峰需求。在空气较为寒冷和干燥的冬季,发电量还能有所增长。

⑦目前对于红外辐射发电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发电效率。一种最简单的利用温差发电的方法,是用可反射阳光并发出红外辐射的涂料覆盖热电板(一种可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材料)的表面,令热电板的温度低于周围的环境温度。这样当地表散发的热量流经热电板时就会因温差形成电流。但是,现有热电板的热电转换效率非常低,流经的热能通常仅有百分之几被转换为电能。成本高,产出少,使得这种方法几乎不具备实用性。

⑧为此,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以整流天线为基础的新设想。整流天线能接收和传输电磁波,可与带二极管的电路相连。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家公司研发出一种微波整流天线,可将地面上的能量传输至无人机为其提供飞行动力。这种微波整流天线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70%。但是,要将这一成功案例运用到红外辐射领域并不容易。红外辐射的波长仅有微波的万分之一左右,因此红外整流天线的长度也要相应地缩短。

⑨随着近年来微型天线制造技术的日益发展,红外整流天线的研发已成为可能。红外整流天线外观上与常见的屋顶天线无异,只不过尺寸仅是后者的百万分之一。研究人员设想,将配备有红外整流天线的微型热量采集装置整合到传统的太阳能板上,以增强其发电能力和延长供电时间。

⑩将设想变为现实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首先,现有红外整流天线产生的电压太小,不足以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此外,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产生的交流电电压极不稳定,现有的普通二极管很难与其配合工作。有人建议,以量子力学原理制造的超快速二极管或许可以一试。也有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赖于目前尚处研发初级阶段的新一代二极管的早日问世。

(1)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球发出的光是肉眼无法感知的红外线,人们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感受到这种辐射带来的阵阵暖意。 B . 利用地表红外辐射发电的峰值通常为一天的下午和傍晚时段,在空气较为寒冷和干燥的冬季,发电量会有所增长。

C . 目前对于红外辐射发电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地面上的能量传输至无人机为其提供飞行动力。 D . 现有热电板的热电转换效率非常低,流经的热能通常仅有百分之几被转换为电能。成本高,产出少,使得这种方法几乎不具备实用性。

(2) 第⑤段划线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强调突出尽管利用红外辐射发电量远远比不上太阳能电池,但是前者则更为持久,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B .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突出尽管利用红外辐射发电量远远比不上太阳能电池,但是前者则更为持久,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C . 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突出尽管太阳能电池远远比不上利用红外辐射发电量,但是前者则更为持久,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D .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突出尽管太阳能电池远远比不上利用红外辐射发电量,但是前者

第 4 页 共 10 页

则更为持久,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去掉后对句子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 . 红外辐射的波长仅有微波的万分之一左右,因此红外整流天线的长度也要相应地缩短。 B . 发电的峰值通常为一天的下午和傍晚时段,基本能满足用电高峰需求。

C . 红外整流天线外观上与常见的屋顶天线无异,只不过尺寸仅是后者的百万分之一。 D . 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如果你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感受到这种辐射带来的阵阵暖意。 10. (10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阅读徐风《人为什么不冬眠》一文,完成小题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 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问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采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站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 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完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1) 请你说说本文以“人为什么不冬眠”为题有何妙处。 (2)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说明了________、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

第 5 页 共 10 页

②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________?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 . 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C . 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够冬眠。 D . 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11. (2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因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若“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闻,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因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几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备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问”,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闻,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问,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因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 简要说明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 第②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 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 6 页 共 10 页

12. (5分) 作文:

宽容可以赢得尊敬,宽容可以温暖人间,宽容可以获得真情;宽容就是一缕阳光,宽容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也可用话题作为标题。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600。⑤书写工整。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

3-1、

三、 默写 (共1题;共4分)

4-1、

4-2、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

5-1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1、6-2、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1、7-2、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8-1、 8-2、8-3、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9-1、 9-2、 9-3、 10-1

10-2

10-3、 11-1、11-2、11-3

11-4、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