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是指在工程建设之前,对工程的信息进行分析和修正。由于该模型具有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而且在整个项目中,各参与者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因此, BIM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返工、节省材料、缩短工期。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工程;应用 引言
在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专业涉及子专业多、工作量大,具有工期长、施工复杂、交叉工作量大、施工进度受施工专业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BIM技术也随之兴起, BIM技术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1.BIM技术在机电工程的背景及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机电工程作为生活的配套辅助工程,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建筑物外部形状,对于室内采暖装置、给排水管道的排布以及电器使用等多方面加大了要求。随着各方面要求的增加,机电工程的施工标准也被大幅度地提高。机电工程中系统类型也由简单的水、暖、电演变成电气、通风、给排水、通信、信息、FAS、BAS等众多系统。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大空间、高吊顶”的品质要求,机电工程往往被压缩在极小的空间中。因以上原因机电工程施工难度不断加大,通过BIM技术来指导、辅助施工将成为主流。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是一种贯穿于工程建设前期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与保修阶段、运营阶段的数据化工具。在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BIM技术将建筑信息进行录入,并且统计、分析、传递。这可以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的重难点问题作出最精确地判断,从而加快整体工期进度、节约成本、明确分工。BIM技术通过机电模型的分析统计,可以做到全施工过程预判。通过电脑端的分析,施工人员可以避免大量的错误、漏洞,减少工程上返工现象,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工期的拖延。另一方面,BIM技术通过技术平台可以实现设计方、施工方、材料方等在使用前的协调交流,加强了模型事先分析的精准性。
2.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1.机电工程预制装配式研究
2.1.1.设计阶段
机电工程预制装配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保证工程构件的连接质量。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无法精确统计工程构件的数量、规格以及细部的连接。因此BIM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转化成模型,再将模型碰撞分析,深化设计,出具相对应的加工图纸。为了确保预制构件工厂可以生产适合安装的构件,BIM模型需要进行管线分段,出图并统计信息。通过BIM技术,设计人员对每一个专业管道进行分段,将每一段管道的长度、材料、内外管径、管件的翻弯角度等等精确统计于表格之中,通过“平面图+统计表格+标注”的方式便于工厂生产。
2.1.2.工厂预制阶段
工厂的预制加工不仅包括基本构件的加工、组装,也包括施工现场的复测、整体系统性能的保障、连接件合理性的验证。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前,未考虑存在的问题,将会造成材料、设备的浪费,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1)现场复测。为保障在施工现场复测前,工厂方对整体土建结构现场有统筹性的了解,需要BIM人员将现场模型及信息传递、分享给工厂方,节约复测、交流的时间。
(2)整体系统性能保障。预制阶段同样要考虑以下系统整体性能:一是给排水管道压力的保证;二是制冷荷载的保证。这类问题需要同时考虑设备本身的输出压力(荷载),管道的翻弯,长度等。通过BIM技术将整体模型进行压力、荷载分析,然后给出设备等的性能要求将会方便这一过程。
(3)合理性连接。各类设备与管道、管道与管道之间通过何种方式连接都要通过模型验证,提前确定方案。
2.1.3.现场安装阶段
对于预制构件的安装,现场人员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包括明确图纸的内容、安装的步骤、设备的编号、管道的型号等。但是在实际交底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造成交底的不顺利。
(1)施工人员对专业性技术知识不了解,或存在一些误解。
(2)由于二维平面的局限性,交底过程中部分问题无法体现。因此BIM人员需要制作施工工艺动画。特别在机电工程中有一些局部较为精细的项目,比如各类泵房、制冷控制室、锅炉房等等。这类房间往往管道比较密集,设备多且昂贵。传统安装过程,施工人员容易发
生安装错误,造成原本装配式施工时间的大幅度增加。施工动画的存在,由于其内容简单明了,易于施工人员接受,可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
2.2.三维管综空间合理性布局
建筑物的楼层净高为建筑楼板上表面至上层建筑楼板下表面的距离,然而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高度需要减去机电管道与设备所占空间,因此合理的排布三维管综空间决定了楼层的使用高度,同样也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物的造价。BIM模型将解决传统机电施工在空间排布中遇到的以下问题。
2.2.1.预知错误性的排布
为保障机电工程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机电安装过程需要考虑较多的原则。在没有BIM模型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施工人员经验很难规避以下一些问题。根据构件的重要性以及变更难易程度,小管道必须绕弯避让风管,机电管道必须避让结构梁。为避免水管滴水导致桥架中的通电线路短路,遵循桥架位于水管上方原则,为避免污水管污染生活用水,遵循给水管位于污水管上方原则。
2.2.2.不同机电专业间的碰撞冲突
传统机电工程施工都是以二维平面图纸作为依据,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无法通过二维图纸来避免相互之间的碰撞。因为各专业设计沟通协调存在问题,多处机电构件处于同一个位置,将造成大面积的返工,延误工期,增加工程造价。
2.3.支吊架深化设计
支吊架包括支架和吊架,其主要的作用是承担各类设备、管道、管道附件的重量。当出现震动或者摇摆时,能够在水平或者竖向位置限制机电构件出现不合理的位移。出于节约材料、利用空间以及美观等目的,工程往往使用综合支吊架将给排水、通风排烟、电气桥架等专业管线共同安装。传统的支吊架设计是将各专业图纸整合成综合专业图纸,在该图纸的基础上给出支吊架的位置、尺寸。然而由于二维图纸局限性、同时综合专业图纸的复杂性,设计人员无法保证支吊架的碰撞以及管线与支吊架的契合性等问题。这也造成很多情况下已安装的支吊架及管线构件需要重新卸载、测量、重新安装,不利于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以及文明施工。同时多次安装中的焊接操作对现场环境也是考验。因此需要考虑运用BIM技术解决以下问题。
(1)BIM模型经过处理后,可以导出相应的成果文件,其中包括支吊架局部详图,配件明细表及统计,极大的方便了预制加工厂方的制作,也便于成本的统计。
(2)支吊架荷载分析是重点问题,通过整体模型,可以快速统计管线带来的荷载,运用荷载,计算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分析支吊架的稳定性,承载力以及需要配置的槽钢型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应用在机电安装专业掀起了一股信息化、智能化的潮流,我们应该顺应政策方向,跟随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整个行业所淘汰。随着建设行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BIM技术在机电安装行业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项目建设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吉瑞超,孙占涛,杜立红,韩朝阳.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2):118-120.
[2]扈本勇.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砖瓦,2021,(05):179-180. [3]陈兆军.BIM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砖瓦,2021,(03):73+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