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证据都有在互联网或者是现实中发表的侵权言论;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等。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一、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主要责任有哪些?
损害他人的名誉权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二、网络暴力会判刑吗?
网络暴力是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行式,这是一种在网络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语、图片和视频的行为现象,即使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所以,网络暴力是违法行为。一般侵犯的是公民的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这些属于侵权行为,是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被侵权人一般可以民事诉讼方式维护合法权益。但如果行为人以网络暴力为手段,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从而受到刑罚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有明确规定,涉嫌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罪、诽谤罪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取证。所以,行为人利用网络暴力,在网络上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三、在网上骂人会犯法吗
在网上骂人会犯法。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网上骂人事实上隶属通常侵权做法,只不过侵权的方式和载体比较特殊而已。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及网上言论的随意性,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不可低估,在网上辱骂他人,对他人名誉带来的损害比日常生活中辱骂他人更加严重。所以利用互联网辱骂他人,应依法承受民事职责。如果网上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侮辱罪而承受刑事职责。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