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苦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丰富与发展;每一个中华儿女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能够从历史与现实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新时代条件下,用自己实际行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巨大精神力量,用实际行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讲授新课:
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活动1: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答: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人物:战死的战士,就义的志士,工人、农民、教师等。)
(2)请用具体的人物或事例加以说明。
(答:①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②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③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④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⑤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总之,不要以为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民族的脊梁,千干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活动2: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命运、全民族奋起抗战、不屈不挠、英勇抗战,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惜牺牲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问题1: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68中、69下、71中上)
问题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义?(p69中上)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等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和气生财”、“亲仁善邻,国这宝也”、“敬业乐群”、“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勤劳勇敢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君子以俭德辟难”、“率义之为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勇者不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怨天,不尤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古男儿当自强”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
活动3:长征精神?
毛泽东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
(答:指出长征对中国革命和中国未来的影响,指出了长征的精神力量。)
(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答:长征精神,可以说是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也可以说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等。)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问题3:中共是怎样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p70中)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活动4:当雄壮的国歌奏响时的感受。
(1)这些中学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
(答: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等,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2)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答: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种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1、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改革开放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活动5:体会和感悟。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请你结合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答:①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应该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孕育了极富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陶冶情操、塑造民族性格,使民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③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不前。任何强大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大胆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吸取其他民族的长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3、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问题4: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1中、下)
布置作业:
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时期有哪些体现?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击禽流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最,是我们民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不竭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3)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5、见《高效速练》相应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1、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改革开放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3、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