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发生后,如各种创伤、骨折、截肢等,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工人的医疗费用、工作损失费用和残疾补贴,法律保护时间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只有一年,超过有效时间,可能无法得到赔偿。
想要获得工伤赔偿,首先要解决两大难题:劳动关系确认和工伤认定。(包括一般工伤赔偿和工伤死亡赔偿)
这里分几种情况。如果不服工伤认定结论、核定工伤待遇的,可以自收到结论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经行政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再依法申请行政诉讼;也可以自收到结论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注意的是,超过相应的期限,将丧失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救济权利。
1. 受害人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关系;
2. 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与其职业活动有关;
3. 受害者因交通事故身体受伤。
那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统筹规划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要求工伤赔偿吗?
答案显然是可以的,根据最高人民 ** 《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总体规划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 ** ** 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伤害的,赔偿权利人要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 ** 应予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总体规划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的,可以要求工伤赔偿列三种情况不得要求工伤赔偿:
1. 劳动者故意犯罪;
2. 事故发生时,工人醉酒或吸毒;
3. 工人自残或 ** 行为的。
如果是不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可以自收到初次鉴定结论15日内向市级劳鉴委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结论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申请再次鉴定;也可以自收到初次鉴定结论15日内直接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申请再次鉴定。省级劳鉴委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不能再进行重新鉴定。需要注意的是,超过相应的期限,将丧失再次鉴定的救济权利。
如果职工与单位之间发生工伤待遇争议,按照劳动争议规定处理,即: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