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对财产关系的约定是合法的,可以通过办理公证来确保法律约束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有效的夫妻财产约定应满足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并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夫妻财产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对夫妻双方和第三人都具有约束力。
法律分析
一、夫妻约定财产关系合法吗
1、夫妻对财产关系的约定合法,还可以办理公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办理公证需要将财产证明以及申请人的身份信息提交给公证处,双方在公证员面前在协议上进行签字。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二、什么样的夫妻财产约定有效
以下夫妻财产约定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夫妻约定财产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有。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的效力是指夫妻就财产关系进行约定后,对双方当事人及第三人发生法律上的约束力。约定的效力,可分为对内指夫妻双方效力与对外指第三人效力。
2、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对夫妻双方均具有法律效力,它等于在夫妻之间形成了有关财产管理、使用、处分的原则界限。有了它,如果丈夫向妻子借钱不还,妻子有权利持借据和财产约定协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丈夫归还借款。当然,这种情况多数只在夫妻感情破裂,进行时才会发生。
结语
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双方可以通过公证的方式进行确权。有效的夫妻财产约定必须满足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在财产管理、使用、处分等方面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当夫妻感情破裂时,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也可以作为法律依据,保障双方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