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应怎么赔偿?

来源:小奈知识网

未签订合同的,应当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工资的两倍。用人单位自就业之日起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的两倍。用人单位自就业之日起一年内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订立开放式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视为双方在没有固定期限的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有多久

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根据我国规定,用人单位自就业之日起一个月以上或者一年以下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的两倍。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开放式劳动合同,应当自订立开放式劳动合同之日起支付劳动者月工资的两倍。

依法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法律规定仲裁时效期限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

二、入职签订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

按规定,劳动合同最迟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那么也就是说,新法颁布后,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这种行为存在以下风险:(1)支付“双薪”的风险。《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