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投诉方式和法律规定: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维权。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举报违法行为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举报人享有保密权,并有可能获得奖励。
法律分析
一、与公司有劳动纠纷员工去哪投诉有哪些方式
出现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可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权。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结语
劳动纠纷的投诉方式多种多样,劳动者可选择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权。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仲裁,如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也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并对属实举报给予奖励。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期限,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 【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