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教材练习四第10~16题
课堂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4.红花和黄花一共有100朵
5.一种商品,打七折出售。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解方程。
x+3/8x=55 x-25%x=15 1/8x+37.5%x=4.2 1-1/4x=4/5
学生每人任意选择两题进行计算,稍后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及时讲评。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1题
(1)先让学生画线段图。
(2)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
(3)列出方程解答。
(4)进行对比。
2.做第14题
(1)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3.做第15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分析含有分率的条件。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答。
三、拓展练习
补充下列题目:
1.鸡的只数比鸭多25%,
(1)鸭有180只,鸡有多少只?
(2)鸡、鸭一共有180只,鸭有多少只?
(3)鸭比鸡少40只,鸡有多少只?
(4)鸡有180只,比鸭多多少只?
2.一桶油,用去20%后连桶共重27千克,用去1/2后连通共重18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3.一杯水,倒掉40%后,再装进22毫升水,结果现在杯中水比原来多2毫升。第一次倒掉了多少毫升水?
三、全课总结
上完本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练习情况怎样?
四、布置作业
第10、12、13、15、16题。
附:找了些对比题,供同组老师选用。
1、一根绳长60米,用去20%,用去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2、一根绳长60米,用去一些后,还剩20%,还剩多少米?用去了多少米?
3、一根绳用去20%,正好用去了10米,这根绳有多少米?
4、一根绳用去20%后,还剩24米,这根绳有多少米?
5、一根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0%,两次一共用去了15米,这根绳原来有多少米?
6、一根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5米,这根绳原来有多少米?
7、一根绳80米,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8、一根绳80米,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0%,还剩多少米?
9、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20%,离中点正好还有15千米,这条路全长有多少千米?
10、果园里有桃树240棵,比梨树少20%,梨树有多少棵?
11、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梨树比桃树少20%,梨树有多少棵?
12、一种商品降价20%后是160元,这种商品原价多少元?
13、饲养小组养兔子60只,白兔比黑兔的只数多20%,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14、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18米,还剩60%没有修,这条路有多少米?
课前思考:
根据我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打算在做练习的时候重点让学生多说说数量关系式。有困难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画线段图来解决,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也是我应用题教学中一直困惑的问题。
拓展练习的第一题出得比较好,通过4个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如果学生能把这些基本的问题解决了,我想对于这一单元的内容基本掌握了。
课前思考:
认真学习了孙老师的设计,可以看出孙老师在今天这节课上重点训练:1、数量关系的分析;2、对比练习,在对比中理解巩固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但我从前几节课的情况来看,每节课都是一个新授例题,部分学习困难生可能没有掌握扎实,主要存在问题:1、还没有掌握百分数应用题基本的审题方法(找单位“1”,分析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2、不会分析数量关系,没有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根据关键句列);3、解答完后不会自觉检验,即使题目中要求检验的题目,也是依样画葫芦,将数据代入检验,而没有真正养成要自觉检验的习惯,更没有看解答的结果是否看符合实际的意识,以至于前几天闹出到银行存钱后将钱全部取出时比原来少了,或者打折后价格比原来还贵等等这样的笑话。
所以在今天的练习中,要结合具体题目,进一步教给学生审题与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课前思考:
根据前两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打算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分析数量关系和理解解题方法上,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解题熟练化。
课后反思:
前几节课都是一个个例题单独练习,大部分学生掌握得不错。可是今天让学生做一些综合的练习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掌握得很不错,解题的速度很快,正确率也很高;一部分学习困难生相对而言就有困难了。
在六(2)班上课采用了孙老师补充的拓展练习一,不管从速度和正确率来讲学生做下来都存在很大问题,可见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还是没有理解,需要多加强练习。对于书上的一些练习,大部分学生都是能够解决的。六(1)班上课的时候我先是讲解了学生练习中一些错误的情况,然后再完成书上的练习,孙老师补充的题目作为课后练习,在午自习的时候再讲解。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上完成课堂作业,我也及时的进行批改。感觉上下来效果比六(2)好,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有些题目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要求是过高了。
总得来说,今天上下来,感觉有点累。还是需要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策略:找准单位“1”的量,会分析数量关系式,学会检验的方法。
课后反思:
虽然上周五我没有执教例题6这一课时内容,但从学生作业情况以及同年级老师处,我及时地了解到了学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天上练习课时及时调整了教学预案。与高教导的想法一样,即加大对数量关系分析的指导和训练。教材上正好提供了较丰富的练习题,涉及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各种题型。课上,我先指出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即寻找题中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式,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用方程还是算术方法合适),最后解答。
处理解决第11题时,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并口头交流数量关系式,讲评时,我结合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效果不错。
第14题是一步计算的分数实际问题与两步计算的分数实际问题的对比,课中我要求学生先寻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在讲评第2小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前提是要分析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即牛郎星的运行速度减去织女星比牛郎星慢的速度=织女星的速度或牛郎星的速度乘织女星运行速度占牛郎星的百分率=织女星的速度。运用后一种数量关系式来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做一样的要求,但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