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教学目标:

  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教学重点:

  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录音、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②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7笔,书空。

  (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xiá)子。

  (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1、2题。

  (2)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听录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

  (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2)熟读第6自然段。

  (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4、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四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1)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①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

  ②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

  3、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第4、5题。

  (2)选做题:作业本上第6题。

  教学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是冰心的作品,平时对冰心总是心存敬意,冰心文章的语言清丽、典雅,作品以歌颂母爱、儿童、大自然为主,字里行间总是透着浓浓的情意,让人心向往之。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字词的教学。虽然在高年级,字词教学不是重点,但字词是基础。因此,在课伊始,揭入题目时就引导学生理解“拣”的意思,并让学生注意与“捡”的区别。在反馈写了几处地方时,我还让学生注意“颐和园”的“颐”的写法,注意左边不要写成“臣”字,并让他们书空并书写一次。

  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句子的朗读,还是句子的感悟、理解,还是对问题的理解,都注意了对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读文,理解“孩子多,有活力”时,让学生自己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作者看到的儿童多?并随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写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在理解的、感悟的过程中,自己的自主选择能力得到了培养。冰心欣赏了盛开的正旺的海棠后发出了感叹“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这句话写得非常精彩,我让学生用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加上自己的手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让他们突出这春光是“饱满”的,“烂漫”的,并且是“尽情”地释放,感觉这一句学生读得很到位。本想让学生仿着再说类似的话,但因为课上时间太紧,所以只好放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