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抢劫未遂罪是什么量刑标准,法律如何规定

来源:小奈知识网

未遂犯罪是指已着手实行犯罪但未成功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行为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等情形则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刑罚可根据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综合考虑,最高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法律分析

未遂在法律上,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拓展延伸

抢劫未遂罪的认定要件和刑罚幅度

抢劫未遂罪的认定要件和刑罚幅度是指在法律上对于抢劫行为未能达到完全实施,但具备一定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的情形进行认定,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刑罚幅度。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劫未遂罪的认定要件包括:有抢劫的犯罪行为、有明显的犯罪意图、未能完成抢劫目的。而刑罚幅度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通常会考虑犯罪的严重性、危害程度、犯罪者的主观恶性等因素。一般来说,抢劫未遂罪的刑罚幅度相对较轻,但具体刑期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刑决定。这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财产安全。

结语

未遂犯罪在法律上指的是犯罪分子已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成功的情况。对于未遂犯罪,根据犯罪行为的实施程度、造成的损害以及未得逞的原因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抢劫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根据具体情况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在特定情况下,如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金融机构等,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抢劫未遂罪的认定和刑罚幅度是根据犯罪行为的实施程度和犯罪意图进行确定的,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