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指国家法律援助机构指导下,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法律帮助的制度。申请书面或口头提出,机构需在15天内审查,并可适当延长不超过10天。对机构决定不提供法律援助有异议者可向司法行政部门申诉,政府将在15天内作出审议决定。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和相关案件材料。
法律分析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员为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
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法律援助机构将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对其申请进行审查。法律援助机构根据案件或者事件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对申请进行审查的时间,但是延长时间最多不得超过10日。
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同级人民政府将在收到重新审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审议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法律援助机构。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拓展延伸
法律援助申请流程与要点解析
申请法律援助是为了帮助那些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人获得合法的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需要准备申请材料,如个人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然后,填写申请表格并提交给相关机构。接下来,申请将被评估,包括财务状况和案件的紧迫性。一旦申请获批,会分配一名合适的律师来代表申请人。要点解析包括了申请资格的条件、申请流程的具体细节、申请材料的准备要求等。了解这些要点能够帮助申请人顺利完成申请流程,获得合适的法律援助。
结语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旨在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减费的法律帮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填写申请表,也可口头申请并由相关机构记录。法律援助机构将在15天内审查申请,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最多10天。对于法律援助机构不予提供援助的决定,申请人可向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申请人需要提交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和与申请事项相关的案件材料。了解申请流程和要点解析有助于申请人成功获得合适的法律援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