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或死缓未减刑的罪犯都必须收监执行。然而,如果罪犯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妇女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或者生活无法自理,而且监外执行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监狱或看守所可以提出书面意见,请求相关部门审查并决定是否允许罪犯进行监外执行。
法律分析
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按照法律规定,全都都需要收监执行。如果犯罪人有很严重的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又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监外执行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就可以让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请相关部门审查并决定犯罪人是否可以监外执行。
拓展延伸
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
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是指在刑罚生效后,根据特定的情况和法律规定,对刑罚的执行进行限制或推迟的情形。根据我国刑事法律体系,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主要包括:刑罚暂缓执行、缓刑、假释、减刑、特赦等。这些措施的适用需要考虑被判刑人的个人情况、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的目的是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权之间寻求平衡,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和有效执行。因此,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旨在实现刑罚的目的和效果。
结语
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是确保刑罚公正有效的重要环节。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或死缓未减刑的罪犯,一般需要收监执行。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罪犯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妇女、无自理能力等,监外执行不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可提出申请。刑罚执行的条件和限制主要包括刑罚暂缓执行、缓刑、假释、减刑、特赦等,其目的在于平衡社会秩序与人权保护,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有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和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