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二学历实践报告
一、建筑结构试验概述
(一)、定义
建筑结构试验是以试验技术为手段,测量能反映结构或构件实际工作性能的有关参数,为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提供重要根据。可以使学生获得建筑结构试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一般建筑结构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二)、分类
1、根据试验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研究性试验和鉴定性试验研究性试验:
(1)、定义:是验证结构设计理论和各种科学判断、推理、假设以及概念的正确性,为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和设计依据。
(2)作用: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如钢管砼;为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如索膜结构;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如抗震规范。
(3)特点:具有研究、探索、开发的性质,针对试件而不一定是具体结构。
鉴定性试验:
(1)、定义:是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试验对象,通过试验队具体结构作出正确的技术结论。
(2)、作用:检验结构、构件或部件的施工质量;检验已有建筑物的可靠性,推断剩余寿命;鉴定加固,改造工程的实际受力性能;
为工程事故鉴定处理提供技术依据;检验结构结构设计的安全度。
(3)、特点:非探索性、有比较成熟的计算理论、针对实际结构或构件。
2、根据试验对象的尺寸分类: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
原型试验
试验对象:实际结构或按比例复制的结构、构件
优点:完全反映真实结构受力特性,试验结论可靠
缺点:费用高,加载难度大,试验周期长,非破损试验(结构使用阶段)
模型试验
试验对象:缩尺试件
优点:实施方便,费用低,多参数、多试件
缺点:严格相似条件难实现,尺寸效应
3、按试验荷载性质分类: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
静力试验:主要有单调静力试验、低周反复静力试验等;优点:加载设备简单,试验观测方便;缺点:不能反映结构动力性能。
动力试验:主要有振动台试验、疲劳试验、风载试验等优点:能真实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缺点:加载设备和测试手段复杂。
4、其他分类
按试验时间:短期试验、长期荷验;按试验场合:试验室试验、现场试验;按破坏程度:破坏性试验与非破坏性试验。
(三)、作用
1、结构试验时发展结构理论和计算方法的重要途径;
2、结构试验时发现结构设计问题的主要手段;
3、结构试验是验证结构理论的唯一方法;
4、结构试验时鉴定土木工程结构质量的直接方式;
5、结构试验是制定各类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基础。
二、结构试验实践概述
我们这次的实践主要以参观我校的建工实验室为主。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我们参观建工实验室所获得进行一下总结。
建工实验室是一座比较老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原来是糖厂的一个生产车间。其顶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实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所必备的。
在实验室,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提供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能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有桩)通过吊车吊到实验机床
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情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实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实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而且对建工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建立起一种实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三、实践心得
通过这次的实习,使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扩大了个人的视野。用实践巩固理论,再用理论拓宽实践。此次实习使我对建筑结构试验的仪器、具体流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认识了建筑结构试验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更加深入认识了自己所学专业,为将要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准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