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 心 教 育 学 习 心 得 体 会

来源:小奈知识网


五 心 教 育 学 习 心 得 体 会

威宁县羊街中学 李寿全

我县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不但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还把五心教育工作纳入学生必修的课程。教师对五心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五心教育成绩和行为转变直接关乎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业绩评估。

2012年2月,五心教育一级培训在县城铺开。3月,新学期伊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便开展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声势浩大的五心教育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五心教育,我认识到五心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心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的目的之需,是时代和谐发展的要求之需,是学生全面发展之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体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五心”教育,有利于弘扬“行善积德”、“尊师重道”、“厚德载物”等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使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

培训学习中,我问一个学生:你最大的心得是什么?这个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感动。他说:“有两句话使我很震撼,一句是‘什么都可以等,孝敬父母不能等’,另一句是‘从给老师捶一次背,给父母洗一次脚做起’。可我从来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很惭愧的。”

开展“五心”教育,是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心”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方法,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特别注意的是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主体,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把社会和学校对自己的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理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塑造一个体魄健康、情感丰富、心灵美好、人格健全、对人类未来有高度责任感的好学生。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毕节实验区是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倡导和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验区。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追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必须通过积极开辟校园文化阵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个性特长和能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师生、学校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