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 挑选出395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有195例,主要是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产妇有200例,干预组主要是在手术前对产妇采用干预护理方式,对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产妇产后2h的出血率和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发生窒息率等都高于干预组产妇,对两组进行比较出现差异,所以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产妇进行产前护理,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和新生儿发生窒息等情况,保证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所以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
通常的护理工作会存在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往往贯穿于护理的操作、配合以及处置等各个阶段,因而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出现伤残等情况,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护理风险[1]。作为专科性较强的一个科室,普外科的患者一般具有病症复杂、急症多、护理过程繁琐等特点,为此,护理风险工作的展开对于降低不安全因素造成的隐患,以及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使用价值,本文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对,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使用的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100例患者,这些患者中有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在21~79岁,平均为48.9岁。此次研究中的患者患有的疾病包括:阑尾炎、乳腺癌、腹膜炎、急性肠梗阻、胃穿孔、胃癌、直肠癌、肝癌、消化道出血、胰腺炎以及胆囊炎等。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50例普外科患者,参与实验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的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需采取常规的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即可,对于实验组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则需要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现将具体的风险管理手段陈述如下。
1.2.1从患者角度来看 对普外科的重症患者、老年人以及接受手术的患者应该进行重点的管理,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生命特征、病情的变化情况以及护理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此外,要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护窗栏,以保证患者不会受到坠伤、烫伤等意外事故的伤害;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对于患者的休养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地面的干燥、整洁,在潮湿的位置要摆放标志以防止患者滑到[2];为保证患者日常安全,相关人员需要对病床的轮子、
护栏以及刹车等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也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关怀,这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将十分有效;医护人员应该做到与患者和家属的及时沟通,以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形成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1.2.2从护理人员角度来看 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实现医院的护理专业化水平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以及相关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对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以及合理的评估,以实现处理问题时的针对性、及时性;专业的护理人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表现出冷静的处事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环节,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为其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了解,也能够帮助减少医院护理风险发生的可能。
1.2.3从外部环境以及应急事件的角度 ①医院应该尽力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要保证室内环境的洁净以及病房气氛的融洽。②医院应该加强普外科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应该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的预见能力,以保证防御风险过程的有效性。
1.3统计学处理 对此次研究中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对相关资料的检验使用t检验法,小组间对照使用χ2检验,P<0.05表明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综合分析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医患纠纷率以及护理质控评分等内容发现,实验组患者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其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当代临床中所称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一种管理程序,其重点内容是对于现存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达到缩减医院损失的目的,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安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3]。从此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较对照组而言,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的患者在综合满意度、医患纠纷率以及护理质控评分都有了显著提升,这足以证明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意义重大。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风险应对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此外,相关人员也要明确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其具有可预见性,所以风险的发生是能够避免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这需要医护人员的一同努力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普外科护理开始于患者入院,并涵盖了患者住
院的整个过程,因为留院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风险发生的可能。为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完善,在保障护理工作规范化的前提下,做到与患者的及时沟通,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艳青.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90-91.
[2]陈丹丹.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2):78-79.
[3]唐晓林.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67-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