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小奈知识网
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23期 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李春梅,宁雪,李清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玉林537000) 2007年6月一2008年1月,我们对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类溶栓药物,要注意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点、出血斑;服用降压 及家属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7例,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标准。其中男25例,女22例,45~88岁,平均69岁。偏瘫37 例,失语l0例,语音不清21例,吞咽障碍19例,患者可同时并 发一种以上的症状。 1.2方法由年资较高、知识面广、善于沟通、护师以上职称 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收集资料,达到 进一步沟通了解的目的。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做到教患者所 需,并做到具体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内容包括:脑梗死的发病 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常用治疗药物的注意事项,饮食 指导、功能锻炼、各种康复训练等。评估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 识的掌握程度,明确其知识需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 度、理解能力、依从性等,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结果 通过对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本组出院时 肌力未恢复3例(合并肌肉明显萎缩1例),失语及饮水呛咳1 例,单纯饮水呛咳1例,其余42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或康复出 院,平均住院19d。出院后随访率达100%,患者对出院指导的 依从性达100%。随访时,肌力未恢复的3例患者,有2例肌 力恢复到Ⅱ级,饮水呛咳的2例患者均可经口进食,偶有饮水 呛咳。 3健康教育 3.1心理疏导 因发病突然无心理准备、病后生活不能自 理,对预后、经济等问题的担忧,患者易产生心理损害,出现焦 虑、恐惧、抑郁、悲观、自卑的情绪。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进 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由主管医生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的 病因、发展狈转归过程、治疗方法等。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 讲解相关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和配合要求,对患者和家属进行 心理疏导,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 到坚持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3.2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并制定 饮食计划,在不影响患者饮食习惯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合理饮 食。具体措施如下:①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利于患者 集中精力进食,勿催促和强迫患者进餐,进餐时一般选择坐 位,头稍向前倾45。角,或将头部转向偏瘫侧;如不能坐起可采 取健侧卧位,以免食物误吸的危险。②每餐进食时间不少于 30rain,对吞咽反射迟钝的患者,适当延长时间,利于吞咽。③ 对于意识障碍或有误咽危险的患者,需行鼻饲饮食,注意鼻饲 量、灌注速度、温度等。在患者意识或吞咽功能有所恢复后, 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 3.3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 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如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钙)、肠溶阿司匹林 l04 药物要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定时监 测血压变化,对合并高血压患者,教会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 法。 3.4肢体康复锻炼 3.4.1 卧床期问康复锻炼 患者入院后肢体即摆放于良肢 位,每2h翻身、叩背1次,以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如偏瘫肢体 肌力>Ⅱ级,指导患者自主翻身。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 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后,即行床上被动和主动训练。被动 训练:患者仰卧位,护士站于患者患侧,进行从上肢、肩、肘、腕 至指关节的屈曲、内收、外展、内伸展运动,下肢髋关节做内 收、外展、内旋、内展运动,屈曲踝关节,活动趾关节,每个部位 做lO次,2~3次/d。主动训练:教会患者使用健侧上肢带动 患侧上肢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而后将双上肢放于腹 部,如此反向进行,下肢健足插入患足下向健侧移动,每个动 作做10~20次,2~5次/d…。 3.4.2离床期间康复锻炼患者病情稳定,肌力恢复>Ⅲ级 者,可指导并协助其离床活动。患者平卧位,摇高床头至70。 ~90。,让患者背靠床头坐起,约30rain,如无不适,协助患者床 边坐位,伸腰挺胸,头颈保持直立,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进而在 护士或家属监护下进行站立训练和步行训练。待行走平稳 后,可双手推轮椅或持拐杖独自练习步行。训练过程中,防止 患者脚步外翻、抢步步态,2~3次/d,时间视患者耐受情况而 定,避免过度疲劳。 3.4.3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训练患手取放物品,如取放汤 匙、笔、纸张等,以训练其伸展、抓捏功能;让患者进行患手玩 小球、拉弹簧、握矿泉水瓶等阻力练习,以训练患手控制能力 及增强患肢肌力;练习使用汤匙、拿筷子、梳头等精细动作 J。 3.5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已越 来越被重视,因为吞咽障碍对患者营养的维持、疾病的康复以 及生活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吞咽障碍由真性或假性延髓麻痹 所致,以后者多见 。尽管急性脑血管病的吞咽障碍85%以 上经过治疗可恢复或减轻,但如治疗不及时,丧失了恢复的最 佳时机,可导致终身鼻饲进食。因此,对急性脑血管病有吞咽 障碍的患者应尽早撤离鼻饲,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口腔障 碍期患者可进行口腔周围的自主及被动活动、舌肌运动,用冰 块按摩皮肤、咽喉等,湿热刺激发声训练;咽喉麻痹期患者可 进行侧卧吞咽、边低头边吞咽、空气或唾液吞咽、小口呼吸、咳 嗽、哼唱等训练。同时,配合针灸风池、廉泉、合谷、天突和头 部吞咽区等穴位,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语言训练记录患者能表达的基本语言,观察患者的手 势、表情等,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语言锻 炼的目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学习机会。①肌群运动:指进行 唇、舌、齿、软腭、咽、喉肌群运动,包括缩唇、叩齿、卷舌、上下 3.6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23期 跳举舌、弹舌、鼓腮、咳嗽一清嗓子、吹气一叹气等活动,特别 是吹气动作更容易诱导发音,因失语患者唇音最容易恢复 。 木无力,并伴有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回院就诊。 3.8随访出院3个月内,可通过电话、写信、家访方式进行 ②发音练习:先练习易发或能够发的音,无意义的词一有意义 的词一短语一句子。发单音后训练发复音,教患者先做吹的 动作然后发P音。训练时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并帮助患者纠 正不正确的发音。同时,针灸头部语言区及哑门、风府、风池、 随访,询问患者康复、饮食、服药情况,能否坚持功能锻炼,按 时回院复查等。 参考文献: [1] 罗少红.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J].现代护理,2006,3(12):113—114. 廉泉、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 3.7出院指导 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预防感染。 嘱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劳累。卧床者,家属应 [2] 黄容萍.健康教育在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1):50—51. 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合理饮食,肥胖者应 减轻体重,控制脂肪食物,给予清淡饮食,戒烟、酒。保持乐观 的态度和稳定愉快的情绪。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加强语言及 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注意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学会 自测血压的方法,如血压过高或降低、肢体无力加重、手指麻 [3] 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9,420. [4] 李惠敏.脑梗塞病人恢复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 教育,2003,19(7):558—559. 收稿日期:2008—06—17 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升琴 (临沂市人民医院 山东临沂276003) 近年来,我们在对56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 2.3运动指导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合理运动治疗,向患者 时,对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及家属宣传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运动疗法的原则是因人而 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宜在餐后1h运动, 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58~78岁,平 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J。运动能增强脂肪细 1.1 临床资料1.2方法均66.4±0.6岁。 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对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 利用使血糖下降。运动疗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属的理解 支持显得很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一 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程度、对家庭支持 的需要程度及对今后生活的态度,了解家属对患者关心程度、 对疾病的认识及态度、对医疗费的承受能力。根据患者和家 属的接受能力向其讲解糖尿病的病因、分类及分型,饮食及运 2.4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做好足部护理对视力模糊、躯体运 动受限或没有能力评估足部状况并建立适当反应的、具有认 识障碍的患者,需家属帮助他们进行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 应每天检查足部和足趾,寻找水疱、擦伤、撞伤、疼痛或感染, 必要时应借助小镜子检查。每天用温水洗脚,温度不宜过高, 洗脚后要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足趾缝之间的部位。在 穿袜子和鞋之前,最好用凡士林、含毛羊脂的搽剂或冷霜均匀 动疗法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护理方法等。向患者及 家属介绍主管医生情况及本科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使患者 家属对治疗充满信心。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给予情感支 持,使患者能感受到家属的照顾、关爱。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 及家属,正确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 理活动,与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健康教育 地涂抹双足 J。不要赤足走路,尤其是在沙滩、砂石上。小心 仔细地将趾甲修剪平滑,注意不要留下尖角而将旁边的足趾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治疗是长期的、 2.1心理指导划伤。用细纱纸或浮石去掉坏死皮肤,但不要去掉足茧。不 要试图自己去除足部生长物,不要对双足使用刺激性药物。 复杂的,甚至要求患者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会给患者带来巨 大的精神压力。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精神援助,帮助其克 如果夜间脚冷,可以穿口宽松的袜子。坐位时避免双腿交叉, 因为这样会减少足部血供。每次看医生时,请医生帮助检查 双足。如时平时发现双足的任何异常,都要立即去医院。 2.5出院指导3讨论 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合理饮食,使其明白在 饮食控制中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饮食原则是在合理控制总 热量的基础上实施,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 人量,一般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0%、脂肪25%, 主要从饮食、运动、预防感染、服药、胰岛素 注射、血糖监测、复诊时间等方面进行指导。 胆固醇限制在300rag以下…。因为脂肪摄人多易引起酮症酸 中毒,每日需要的总热量可按劳动强度分为轻、中、重,同时应 注意饮食应清淡、低钠盐、高纤维素,戒烟戒酒。向患者及家 属介绍相关检查的重要性,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 通过对糖尿病足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与其进行有效 沟通与交流指导,取得其理解和配合,让他们参与整个治疗护 理过程,从而时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感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 心,并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患者不能进 糖监测的目的及低血糖反应的防治。 入角色或患者角色行为得不到家属理解与支持的现象,因而 】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