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l3期 林业科学 韶关市武江区林政资源源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周明 张有栋 张忠志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广东韶关512026; 韶关市武江区国营樟源林场; 韶关市武江区林业调查规划与资源资产评估中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韶关市武江区林政资源源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强化源头管理要从改变木材生产计划的编制方 法;增加林木采伐管理的透明度,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民主监督制度;加强伐区调查设计管理,提高调查设计质量;理顺体制,加强检查监 督等方面着手,切实抓好林政资源源头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关键词林政资源;源头管理;问题;对策;广东韶关;武江区 中图分类号¥757;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3—0171—02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林业工作的核心,而源头管理又 是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关键。只有抓好源头管理,才能严格 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将森林资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现行林 政资源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的做法,随着社会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当中某些管理办法弊端日益显现, 制约了林业的发展。现分析当前源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相应的建议。 1当前源头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林木采伐计划管理问题 目前,商品材生产计划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的做 法,按县一镇“自上而下”分配下达,除国营林场外,集体林 的采伐申请最后分配权由镇政府和村委会掌握。个别乡镇 把审批分配木材指标作为创收的砝码,巧立名目进行收费。 在如今木材生产计划不能满足商品林采伐需求的条件下, 没有明确采伐许可证的办理条件和采伐量,镇政府实行先 收费后审批的制度。给人们造成交钱才能有指标的错觉,对 林业主管部门、对镇政府失去信任,也妨碍了社会投资林业 的积极性。 1.2林木采伐证发放问题 行政领导对林木采伐证发放的人为干扰较大,存在较 严重的人情证、关系证现象。管理部1]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时随意性较大,没有认真执行采伐管理规定,随意签字发 证:有的办证人员责任心差,对法制观念的认识不强,无法 坚持原则把好采伐审批关。在检查中发现经常会出现未到 年龄主伐、不符合低产林分改造条件采伐、超强度择伐等主 要因子把关不严的现象 。 1.3凭证采伐问题 部分采伐单位或者个人,无视管理规定,为了获取高额 利润不择手段,徇私舞弊,经常出现无证采伐、超证采伐、越 界采伐、批少采多等现象。如林业派出所在个别年度处罚材 达到了1 000 ms以上.侧面反映采伐证的法律约束力被忽 视,没有发挥出该证的作用,使采伐计划管理被扰乱,造成 无法控制林木资源消耗现象 。 1.4伐区调查设计问题 近年来,区局对各乡镇伐区调查设计人员进行法律和 业务知识培训,加强了伐区调查队伍的建设。但是仍然存在 一些问题,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部 分设计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程 收稿日期2017—04—20 进行设计;还有部分设计人员受利益驱使,为采伐者的不 法行为开绿灯,造成设计成果不真实。二是技术问题。山场 作业条件复杂,调查设计劳动强度大,人手不足,现有的技 术手段落后,使用的数表陈旧,要达到高精度有一定的难度。 1.5迹地更新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指导思想上重采伐、轻造林育林,每年 有1 333.33~2 000.O0 hm 的采伐迹地,其中部分迹地不能按 期更新。在目前许多村集体“卖青山”过程中,“买青山”者砍 完走人.村集体分完钱不管,或采用一锄头种一棵树的简单 方法应付更新任务。有不少地方干脆改为择伐,致使现有林 分残次林、低产林增多。 2对策 2.1改变木材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集体林以村为单位,区局提出限额控制指标,由村委会 依据林权所有者提出的申请进行编制,报所在地林业工作 站审核汇总,并经镇政府同意后,报区局。村委会将木材生 产计划的申报和编制情况在村委会所在地公示1周,确保 当地群众对林木采伐的知情权。经区局审核通过,木材生产 计划指标以森林资源状况全部分配下达到林权单位,形成 “自下而上”的申请再分配方式。计划批准下达后,再由林业 部门对采伐申请逐个进行调查设计,符合条件的才给予采 伐。这样既可促使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公开化、制度化、规范 化,又可将村委会、镇政府审批权前移,在一定程度上杜绝 乱收费行为。国有林以国营林场为单位,以商品材采伐限额 为依据进行编制报区局。经营规模以上的林业经营主体, 即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可以直接向区局申请木材计划单 列.实现从政策层面鼓励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 2.2增加林木采伐管理的透明度。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民 主监督制度 要保证伐区调查设计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采伐者能 真正做到凭证采伐,光靠部门的管理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首 先要实行林木采伐证张榜公布制度,将采伐证中采伐面积, 四至伐区座落,采伐方式、采伐树种、有效时间、出材量等全 部内容公诸于众;二要设立举报电话,并将举报电话随同采 伐证一并公布,让群众参与管理,进行有效监督;三要建立健 全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区局要制定统一的采伐证公布的时 间、地点、形式要求的具体措施,要根据采伐审批情况,不定 期组织人员深入山场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使林 木采伐管理工作走上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㈣。 】7】 林业科学 2.3加强伐区调查设计管理。提高调查设计质量 一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3期 消上岗资格。五是加强对采伐迹地造林更新验收工作。区局 是要加大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管理和检查监督力度。区 要把掌握采伐迹地地点的林政和懂得造林更新标准的营林 部门联合起来.把好“砍一片、种一片、成一片”的制度关,对 上年度的采伐迹地认真落实更新造林检查,如皆伐没有按 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抚育间伐没有实施抚育措施 局不仅要督促各乡镇对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管理、检查监督工 作必须严格到位。而且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采伐设计书的 抽检工作。二是要加强伐区调查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质量意识,细化调查设计环节,提升工作责任心。三是要 的。坚决不再发采伐许可证。区局对全区的采伐迹地造林更 新工作应视为森林资源经营利用的重要一环、关键一环,除 了督促指导外,还应多抽查,保证“有砍有种、再砍不难,只 砍不种、再砍就难”准则的落实。 3结语 进一步规范伐区调查设计单位和个人资格证的管理。 2.4理顺体制,加强检查监督 一是区局应加大内部机构改革,积极争取区政府对基 层林业站的编制。着重建立以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林业 为主的队伍。二是逐步建立起全面利用林政管理信息系统 签发林木采伐证和木材运输证的工作方式,利用系统的实 林政资源源头管理工作任务繁杂,责任重大,要坚持在 大局中谋划工作,以高标准要求工作,以硬作风推动工作, 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打造新亮点,确保顺利完成工作任 务,开创全区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绿色武江和 生态武江做出更大贡献。 4参考文献 [1】邹德龙.林政资源管理创新探究【J1.科教导刊,2015(7):49—50. 时、自动控制、自动结算功能,实现动态管理,监控各乡镇木 材计划生产情况,对各林场的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数据有 明确的了解。三是加强对伐区的监督检查。区局应督促各乡 镇组织有关人员对伐区进行全面验收。误差大、伐区作业不 合格的。要查明原因、依法惩治。区局要进一步加大对各县 (市、区)采伐环节的抽查力度,特别是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 的乡镇进行伐区全查,一旦发现问题属实且情况严重的,停 止该乡镇一切采伐、木材经营活动,直到整改合格为止。四 是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 人,否则制定再好的管理措施,也都是一句空话。因此,提高 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增强管理意识。是搞好源头管理的关 [2】黄云奉.林政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5(9):52—53. 【3】黄军,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1.现代园艺, 2014(10):220. 『4】杨玲.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NO].科技风,2013(20):258. 【5】陈建军,林安杉.关于林政资源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1.绿色科技, 2011(3):151-152. 【6】朱永林.木材流通领域被许可人监督管理制度分析[J].世界林业研 究,2008(2):68—71. 键和基础。区局要加强对伐区调查设计人员、运输证办证人 员、木材检查站人员的培训,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 质,增强法律意识;要实行上岗考核制,对玩忽职守者则取 (上接第170页) 【7】洪端芳,刘玉英,何明生,等.福建省木材流通领域监督管理的探 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7(1):l1—15. 【8】李奇,张新髅.新疆木材流通领域监管现状与对策[J】.新疆林业,2004 (3):42—43. 3.3积极发展龙头示范企业 在湿地松林间适宜种植南瓜等。 3创新途径 3.1加强科技指导 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 大力扶持。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在于引进或培养龙头示范 企业,推广新的产业发展模式“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 作组织+农户”,确保林下经济效益良好。刚开始,可以重点 帮扶l~2个示范点或者基地发展,帮扶的内容涉及技术改 造、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提高其专业产业化 水平,逐渐将其培育成具有一定特色及规模的林业龙头企 业,在其示范带动作用下引领更多的农户积极投入到发展 林下经济发展是否IrF  ̄tJ直接依赖于科技。林下种植、林 下养殖要想发展起来,仅靠种植、养殖传统的品种不能取得 较好的效益,需要积极探索,做好市场调研,开发出新品种。 此外,还要在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林产品的深加工、储藏 等方面加大对实用技术的开发。因此,要发展林下经济,需 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政府部门可结 合当地实际开展一些培训班,就发展林下经济的技术进行 培训,提高正在或者有意向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的科技水 平,并积极在林区培养一些技术骨干,及时对农户进行指 导,尽量使新技术可以在每个林区得到推广应用嘲。 3.2对林业经济进行多元开发 林下经济的队伍中。 3.4提高林下经营管理的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下经济的经营水平也需 要提高,在管理领域上越来越凸显出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 性,需要储备更多专业的人力资源,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培 训、开发,使经营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实现理论知识 从长远发展考虑,要实现林下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必须 向实践的转化,不断创新,提高林下经济效益。 4参考文献 …1梁斌.探讨林下经济发展的创新途径[J].中国林业产业,2016(7):15. 【2】王猛.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1.南京:南京农 业大学,2014. 【3】张吉平.甘谷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科研,2016(11):125. 【4】王振霄.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5):279. 转变传统的林木资源依赖型的模式,将林区的所有资源进 行统一经营、开发,结合每个林区的实际积极探索适宜的林 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综合开发,积极发展立体经营模式。以 长白山为例,当地具有较好的地理条件优势,在发展林下经 济时当地政府加大对一些非林木资源(如林间旅游、药材、 矿产资源等)的开发力度,积极将其发展为当地林业经济的 新增长点。有效促进了当地林下经济发展。 172 f5】贺娜.多措并举提升云南林下经济经营水平『J1.致富天地,2016(1):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