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小奈知识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181125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3.24

(21)申请号 201920897714.5(22)申请日 2019.06.14

(73)专利权人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

路907号(72)发明人 孙基文 宋相潜 刘文强 文鹏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212

代理人 王思宇 李洪福(51)Int.Cl.

G01R 27/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压板、导杆、推杆气缸、镀金铜块、绝缘板和砝码;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推杆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压板;所述导杆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顶部穿过所述压板并与所述压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一个所述绝缘板和一个所述镀金铜块,所述压板上的所述绝缘板和所述镀金铜块与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绝缘板和所述镀金铜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砝码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不适于批量检测的问题。

CN 210181125 UCN 21018112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压板(10)、导杆(9)、推杆气缸(2)、镀金铜块(5)、绝缘板(4)和砝码(12);

所述压板(10)位于所述底板(3)上方;所述推杆气缸(2)用于控制所述压板(10)与所述底板(3)之间的距离,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3)和所述压板(10);

所述导杆(9)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3),顶部穿过所述压板(10)并与所述压板(10)滑动连接;

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和所述压板(10)的下表面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一个所述绝缘板(4)和一个所述镀金铜块(5),所述压板(10)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与所述底板(3)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砝码(12)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板(10)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气缸(2)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设置进气阀(7)和排气针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9)顶部通过滑动轴承(11)与所述压板(1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气缸(2)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3)的端面;所述导杆(9)固定于所述底板(3)的中心线上;

所述底板(3)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压板(10)的中心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底板(3)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位于所述底板(3)的中心位置,所述压板(10)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位于所述压板(10)的中心位置;所述砝码(12)位于所述压板(10)的中心位置。

2

CN 210181125 U

说 明 书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双极板是将燃料电池单电池串联起来组装成电池堆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分隔反应气体并通过流场将燃料反应气体导入燃料电池、收集并传导电流和支撑膜电极,同时还担负起整个电池系统的散热功能和排水功能,目前,制造双极板广泛采用的材料是石墨和金属板,而金属双极板具有高的电导率,好的力学强度,价格不高,可通过冲压加工气体流场和冷却水流场,并可加工成薄板,减少双极板的厚度和重量等优点,逐渐成为双极板的主流,但是金属在燃料电池的高温及电化学腐蚀下,溶解和腐蚀不可避免,特别是金属离子渗入质子交换膜内导致膜中毒以及双极板因蚀层会增加接触电阻,降低燃料电池性能。所以,必须对金属双极板的表面进行修饰改性,目前大多采用电镀贵金属或物理气相沉降(PVD)碳化物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以增加金属双极板的耐腐蚀性和降低接触电阻,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后,需进行接触电阻检测,目前,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大多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是:金属双极板的两侧相同的位置,放两个相同平整的镀金铜块,并且在两个镀金铜块上连接恒流电源上,把两个镀金铜块和夹在中间的金属双极板一切放到万能试验机上,万能试验机上台面要放绝缘板,保证两个镀金铜块与万能试验机绝缘,然后启动万能试验机,缓慢施压的到规定的接触电阻测试压力,接触电阻测试压力是由燃料电池组装力换算出来的,恒定恒流电源的电流,根据恒流电源上的电压,就可以算出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以上所述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昂贵,测试速度缓慢,并且操作万能试验机缓慢施压时,由于速度控制不当,经常损坏万能试验机上的贵重的压力传感器,所以这种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已不能适应批量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上述提出现有的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不适于批量检测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在底板和压板之间设置的推杆气缸和导杆,使压板上的镀金铜块更加方便快速的下降压合到压板和底板之间的金属双极板上进行接触电阻的测量。[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压板、导杆、推杆气缸、镀金铜块、绝缘板和砝码;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推杆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压板;所述导杆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顶部穿过所述压板并与所述压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一个所述绝缘板和一个所述镀金铜块,所述压板上的所述绝缘板和所述镀金铜块与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绝缘板和所述镀金铜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砝码固定安装于所述压

3

CN 210181125 U

说 明 书

2/4页

板上表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气缸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设置进气阀和排气针阀。[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杆顶部通过滑动轴承与所述压板滑动连接。[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气缸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端面;所述导杆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上;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压板的中心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绝缘板和所述镀金铜块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压板上的所述绝缘板和所述镀金铜块位于所述压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砝码位于所述压板的中心位置。[0009]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通过在底板和压板之间设置的推杆气缸和导杆,使压板上的镀金铜块更加方便快速的下降压合到压板和底板之间的金属双极板上进行接触电阻的测量,整个测量过程简单、高效、安全可靠,且装置整体成本低廉。

[0011]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和压板之间设置的推杆气缸和导杆,使压板上的镀金铜块更加方便快速的下降压合到压板和底板之间的金属双极板上进行接触电阻的测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不适于批量检测的问题。

[0012]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恒流电源;2、推杆气缸;3、底板;4、绝缘板;5、镀金铜块;6、金属双极板;7、进气阀;8、排气针阀;9、导杆;10、压板;11、滑动轴承;12、砝码。具体实施方式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

4

CN 210181125 U

说 明 书

3/4页

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0019]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21]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002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包括底板3、压板10、导杆9、推杆气缸2、镀金铜块5、绝缘板4和砝码12;[0025]所述压板10位于所述底板3上方;所述推杆气缸2用于控制所述压板10与所述底板3之间的距离,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3和所述压板10;[0026]所述导杆9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3,顶部穿过所述压板10并与所述压板10滑动连接;

[0027]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和所述压板10的下表面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一个所述绝缘板4和一个所述镀金铜块5,所述压板10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与所述底板3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的位置相对应;

[0028]所述砝码12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板10上表面,所述砝码12的重量根据接触电阻测试压力而定。

5

CN 210181125 U[0029]

说 明 书

4/4页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气缸2的进气孔和排气孔分别设置进气阀7和排气针阀8。

[0030]进一步地,所述导杆9顶部通过滑动轴承11与所述压板10滑动连接。[0031]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气缸2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3的端面;所述导杆9固定于所述底板3的中心线上;

[0032]所述底板3的中心位置和所述压板10的中心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底板3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位于所述底板3的中心位置,所述压板10上的所述绝缘板4和所述镀金铜块5位于所述压板10的中心位置;所述砝码12位于所述压板10的中心位置。[0033]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检测装置时,所述镀金铜块5通过导线与恒流电源1电连接;打开所述进气阀7后,所述推杆气缸2推动所述压板10沿所述导杆9向上移动,在所述底板3上的所述镀金铜块5上,放入金属双极板6,然后关闭所述进气阀7,缓慢打开所述排气针阀8,所述压板10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降,直至所述压板10上的所述镀金铜块5压到金属双极板6上,当所述排气针阀8不排气后,压合稳定,恒定恒流电源1的电流,根据恒流电源1上的电压,就可以算出金属双极板接触电阻。[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底板3和所述压板10均为矩形,所述导杆9位于所述底板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推杆气缸2固定于所述底板3长度方向的端面上。[003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3和所述压板10由厚钢板制成。[003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通过软管连接于气源,所述进气阀7设置于所述软管;所述排气孔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排气针阀8。[00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6

CN 21018112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