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教育CEPE 2010年第34期总第185期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34.088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蒋 洁 摘要: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心理健全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应 该抓住契机,调整办学方向,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蒋洁(1965一),男,湖南祁阳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湖南永州 425100)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心理障碍、 受能力弱,关注自我多、关心他人少,这与独立自主、公平竞争、生理疾患、情感挫折、学习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及周 团结进取的大学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精神上的不适应也 边生活环境的变故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 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失衡。环境适应能力差的现象在高职新生 素。及时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学生恢复心理平衡,构建适 中比较普遍。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的 重要环节。 一 (2)人际关系。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在学习上的劣势往往表 现为人际交往上的敏感性。其表现倾向为:一方面不愿敞开心 扉与同学交往;另一方面内心却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友谊,迫切 高职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分析 1.心理健康标准 希望能参与社交。这对于胆小、性格孤僻的高职学生来说,就 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家鲍尔和霍尔提出了较为 会产生难以调合的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既有性格上 完善的健康定义,即:“健康就是指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 的孤僻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因素。具体表现为缺乏在公共场 都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的一种状态。”这一概念在全球得到传 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害怕批评和失败,不愿与人交往, 播且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心理健康的定义却—直存有争议。 简 自我封闭而一事无成。 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提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 (3)学习问题。高职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贯 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 穿于整个高职的学习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 的绝对状态。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陈家麟教授提出了健康 态度。由于高职学生录取的分数线比较低,学习基础和学习 六项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心 方法都不是很理想。以“混文凭”的思想来对待学习。心理 理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可见,健康心理, 就是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的行为适应,个体能力得到发挥、 发展的心理特质。 2.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上表现为缺乏理想,没有压力感和紧迫感的无所谓态度;行 为上表现为睡大觉、恋爱、上网、玩游戏。二是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应该要注重理论学习,学 习内容、方法与要求与高中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在短期内无 动力。高职时期已经没有了升学压力,学习靠自觉,部分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是当今社会一个较重要的团体,有其 法适应,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困难重重。三是学习 特殊性。由于高职学生在自身素质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如下o 期的严格管理和升学压力,也缺失了家长的“期望”动力,部 分学生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学生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 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总觉得学习内容太难,最后就会产生 (4)情感困惑。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困惑主要体现在“恋 爱与性”方面。由于引导不足,学生在缺失学习动力的情况下, (1)环境适应能力。大学生活相对独立自由,没有高中时 放弃的念头。 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教育模式,有的人开始恋家, 对情感的渴望会非常强烈。表现为渴望与异性交朋友,迫切想 怀念以前的生活方式,就会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在心 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和生活 理上遭受挫伤。这种孤立无援的心理,如果得不到排解,就会 经验的欠缺,就会产生情感困惑,表现为视爱情为儿戏,走人 反复发作,持续较长时间,最后会导致学生环疑自己、担心将来、 爱情误区,引起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导致犯罪。 厌学和退学。再者,高职教育的模式和目的与高中不同,随着 (5)择业与就业。高职学生就业与择业的心理问题对高职 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加大,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 学生的影响很大。尽管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就业率,但由 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对学习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困惑和焦虑的 于社会的大环境和专业的适应性的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 心理。同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心理承 不是很理想,这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再加之部 囫 CEPE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34期总第185期 分高职学生对就业要求过高,而现实却很残酷,这种矛盾也会 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加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培养 导致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的心理。对于有些人来说, 健全的人格。其教学模式以活动课为主,以教师讲授及学科渗 一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打破了他们的心理预期和平衡,使他们 透为辅。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 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1.创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手 段保障。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 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对进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与素质教育、全面 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 发展教育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已经不再局 心理危机干预。限于一种矫正性的教育活动,而是涵盖了知识、技能、思想、 品德等全方面的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 4.营造有利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环境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环境。学校要与家庭、社会 组成部分,更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那种把心理健康 等方面协同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学生创设适宜的 教育看成是由特定的教师、采用特定的活动形式来完成的观点 成长环境。 是片面的,这也是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极不“健康”的重要 原因。 首先是学校环境,尤其是班集体的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 影响最为直接。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尽量 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工作提出了全面 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友谊、尊重、支持,获得安全感。 的要求:要求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 尤其是对那些心理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帮助与关心的学生,更 念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要求学校一切教育工作都 应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诚恳的态度面对他们,以 必须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规律。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教育 客观、公正的标准评价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经常有意识地创造 理念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中,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直接 更多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同学们的赞 或问接地服务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根本要求。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其教育的 扬中提高自信心、进取心。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主、 般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小。而那些生活在父母离异或家长 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的家庭中的孩子,则不可避免地会 目的是使学生能形成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要 平等、和谐的家庭能使孩子无拘无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 使所有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意义和价值。 2.构建适应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 受到一些不良影响,遭受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学校应该多与 性来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1)适应学习。如学习环 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表现,帮助家长营造和 境的熟悉、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 谐的家庭气氛,不断改善家教方式。 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动机的激发等。(2)适应生活。 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上 如生活环境的熟悉、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 的不良文化,特别是影视中传播的不良信息会给学生纯洁的心 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等。(3)适 灵带来污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 应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之间的关系,掌握与不 必要的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关心学生、培 同对象交往的规范,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利 养学生,让学生具备对美和丑,好和坏的分辨能力。因此,基 益冲突关系等。(4)发展个性。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以及自 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多层面、多模式 三 总结 信心和自尊心。(5)发展社会性。发展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 和多渠道的特点。及竞争与合作意识等。(6)培养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的动机、 兴趣,发掘创造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5.建立满足高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实施 创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机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保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品 障。心理咨询机构的主要工作有:普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质和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0辅助新生入学适应和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专题 讲座;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评;制订相应的规 章制度;建立学校、系、班、宿舍四级大学生心理问题信息网等。 参考文献: …石磊,刘蓉洁,朱庆伟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J】. [2]龚丽娟,尚洪光,官永纯高职学生问题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J]_辽宁高职学报,2007,(3). [3】田云,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J】.教育与教学 (责任编辑:沈清) 建设精干实用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4) 康教育的人力保证。一是要配备适量、精干的专职心理健康教 育师资,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二是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心 三是根据高职学生身心发育的主要特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201 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