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了解呼吸道各部分及其对吸入空气的处理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和观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倡导学生讲究个人呼吸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健康,关注环境质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技能分析 创设情境: 俗话说:“鱼离不开水,“氧气” 花离不开阳光。”那么,人“食物” 类要生存,离不开什么? “水” 通过提问引导学 生思考;通过活情 据测定,一个人不进食不 动,使学生亲身感景 饮水最多能活7天,不进食七嘴八舌 受“呼吸的重要导 但饮水能活10天。那么不 性”,提高学生对入 呼吸呢? 新课内容的学习 现在我们来体验一下。大学生做“憋气”兴趣以及对新知 家先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的动作 识的认同感。 吸,心里默念60下,看看 这样的导入是到 能不能坚持住? 位而有效的。 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人离不开呼吸 本来想通过概念 图的形式,帮助学 生搭建整节课的 知识支架,不过没 过渡:呼吸是由呼吸系 有考虑好学生的自 统完成的,那么呼吸系统的开始自主阅读接受能力,图表有主 组成、结构及其功能是什么课本,但提出概念些复杂,不利于学学 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图太复杂,有畏难生在短时间内自习 概念图填空:请同学们阅情绪 学完成。 读书本52到53页,完成本以后应该稍微调 节的概念图。(8分钟时间) 整,可以分步完成 小 组 抢 答 鼓励学生回答概念图的答案,答对1个空,便给小组加1分 5个组的全部组员积极举手,反映热烈;而另外3个只有个别举手。 新 课 讲 解 先看整体图片,认识呼吸 系统的五大器官,再一一展 开。 学生看书, 一、鼻子(展示图片) 举手回答 问题探讨: 1、鼻是气体进入体内的唯一 通道吗? 2、为什么最好用鼻子呼吸? (先给学生1分钟阅读课本 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观察动画, 回答问题 二、咽喉(图片+动画) 填空:咽由()和()组成 七嘴八舌 喉由()和()组成 问题探讨: 为什么平时吃饭的时候不 能大声谈笑? 活动体验:吞咽和呼吸能否做“吞咽口水”概念图,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对学生的自学效果给予反馈强化,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很好;不过由于概念图有些复杂,而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有些学生可能跟不上。 故以后设计概念图时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降低难度。 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多媒体图片和动画,学生的兴趣能够被调动,愿意观察和讨论;当然有些同学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课或看书的,我会走到其跟前,近距离提问他;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会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如果有开小差的,会及时提醒。 在讲解技巧上可能有些单一,只同时进行? 三、气管(展示图片) 问题探讨: 痰是怎么形成的?能否随地吐痰? 的动作,七嘴八舌 阅读课本,组内讨论,个人举手回答问题 是使用“图片+问题探讨”的方式,如此下来,可能学生会有疲劳情绪,重难点也不是很突出;以后有待探索。 四、肺(展示图片) 问题探讨: 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 特点有哪些? 习 题 巩 固 展示习题, 让学生思考回答 认真看题, 积极作答 在结束新课时,使用的是“习题巩固”的方式, 希望能检测一下学生的听课效果。 2、实施新课程以来,对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试 论述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新要求:
(1)设计教学问题情景的技能:
问题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把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思维活动全部调动起来,成为这种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成为素质教育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合作课题的技能;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合作学习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合作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取决于合作者的合作技能;C、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
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也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参与知识的创新。学生在进行研究性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教师得先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够细致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联系,教师必须学会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5)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学反思的技能:
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的重要方
法,是教师适应和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要有反思的技能,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是否能让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所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等,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得失,及时地调整和改变教学行为,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趋于合理。 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 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标杆。而课 堂教学实践则是巩固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 论,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课堂教学理念必须在 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技能来实现,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促 进。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对新的教学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在更加完善先进 的教学技能的支撑下,容易产生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更新教学观念 是第一步。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实践方式、教育教学研 究方式的变革,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也对教 师的教学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 学能力、教育科研水平,用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课堂教学理念的 创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