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
ModDiagn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un30(11)
骨骼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医药,2018,38(3):90 ̄92,98.
明,王康振,高大伟,等.鲑鱼降钙素联合强骨胶囊对原发性骨
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27(15):61 ̄63.[6]刘志轩,杨业荣,吴启斌.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红外线照射及鲑鱼
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痛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38 ̄39.
[7]杨江成,孙伟华,林崇亭,等.益骨丸联合组合型人工肾对肾性骨病
患者钙磷代谢及血清FGF ̄23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4):315 ̄317.
[8]邢庆国,郭海牛.鲑鱼降钙素序贯伊班膦酸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缩性骨折术后再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8,27(13):42 ̄45.[9]欧
莉,左杨洁,陈佳利,等.熟地配伍黄芪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及
[10]李小林,武密山,朱紫薇,等.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小肠钙结
合蛋白mRNA表达与菟丝子黄酮的干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18(27):4271 ̄4276.[11]王
雨,苗永霸,王
银,等.枸杞多糖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
质干细胞成骨诱导过程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5):525 ̄529+482.[12]杨
健,陆定艳,彭
潇,等.不同来源、不同炮制方法的补骨脂对
成骨细胞SaOS ̄2骨形成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8,29(15):
2140 ̄2143.
收稿日期:2019 ̄03 ̄10
内热式针灸针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
陈旭龙(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目的
分析寒湿腰痛行内热式针灸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我社区收治的寒湿腰痛患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热式针灸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者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学意义(P<0.05)。结论中图分类号:R246.9
VAS评分与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
寒湿腰痛行内热式针灸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11 ̄8174(2019)11 ̄1796 ̄02
关键词:寒湿腰痛;内热式;针灸针;温针灸;临床疗效
现代学者将腰痛分为四型,包括瘀血型、肾虚型、湿热型以及寒湿型,其中最常见的为寒湿型[1]。寒湿型腰痛者腰部冷痛严重,阴雨天疼痛程度加重,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较大[2]。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同疗法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3]。内热针是以宣蛰人银质针导热疗法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方式,改良了导热模式以及针具材料,用来对软组织损伤疾病进行治疗[4]。本研究在寒湿腰痛治疗中应用内热式针灸针疗法,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报道如下。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19例、女25例;年龄32~75(52.36±5.38)岁;对照组男17例、女27例;年龄33~77(52.98±5.59)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方法设备与仪器:NRZ—16R—E内热针治疗
仪(上海蓝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12cm、14cm、
16cm的内热针;0.35mm×40mm华佗牌毫针。对照组患
者行常规温针灸治疗:取双侧八髎、腰阳关、阿是穴、
委中、大肠俞、关元俞、肾俞,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进针,针得气之后,在针尾插上被剪成2cm左右的艾段,以患者耐受、针眼附近皮肤潮红为度,针刺时间30min/次,1次/d,15次为1个疗程。嘱咐患者每次治疗后保持卧床休息状态2h,治疗后3个月内不负重,情况许可,可行腰背肌肉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行内热式针灸针治疗,具体方法:(1)布针:髂嵴后1/3肌附着处和髂后上棘内侧缘,沿着髂嵴缘、骨盆呈弧形布2行针,针距控制在1.0~1.5cm之间,每行布针5~6枚,采用垂直进针方式;分别在L2 ̄L4横突位置斜刺布针2枚,进针到横突背面。(2)治疗:引导患者取俯卧位接受治疗,腹部垫枕,保护腰背部位,选择治疗点,且进行定位,做好标记,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银质针进行直刺或斜刺,确保其位于骨面,在有针感出现时连接好内热针治疗仪,先对探头行15min加热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在我社区接受治疗的寒湿腰痛患者88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腰痛史;腰部X线检查结果
显示没有阳性体征出现;双侧或者一侧骶脊肌轻、中度压痛,未出现明显的腰腿活动障碍;腰部冷痛重着,静卧不减,阴雨天明显加重,脉沉,舌苔自腻。纳入标准:(1)入组前未行系统治疗;(2)能严格遵照医嘱完全温针灸治疗与内热针治疗;(3)依从性高;(4)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肝肾心等器质性疾病;(2)穿刺部位感染;(3)凝血功能障碍;(4)精神性腰痛;(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结核、溃疡以及胰腺炎等引发的腰痛;(6)肿瘤;(7)脊椎感染。随机将患者分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 ̄Z04 ̄31)
ModDiagn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Jun30(11)
1797··
作,然后将针与皮肤表面接触的温度设定在42℃左右,观察是否有红晕在内热针的周围出现,并询问患者是否感觉到皮肤灼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避免超出患者的耐受度;治疗结束后,关闭仪器,待内热针完全冷却后拔除,消毒并放上无菌辅料。内热针采用的是密集型针刺方式,针刺部位需到达骨面,患者每
7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VAS评分[6]:主要用予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数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疼。(2)比较两组ODI[7]评分:主要对
个人综合能力、单项功能以及疼痛进行评价,最高分为4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3)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1.4疗效评定标准[8,9]显效:疼痛完全消失,腰部各
项功能活动完全恢复正常,能正常生活与工作;有效:疼痛缓解明显,腰部各项功能活动基本上处于正常状态,基本能进行正常工作与生活;无效:体征、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
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与OD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ODI、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与ODI评分比较(x±s)
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5.69±1.963.15±1.5218.25±10.2512.56±5.62观察组
5.72±1.821.02±0.0818.98±10.1710.02±0.85t0.07449.28240.632510.2296P
0.9409
0.0000
0.2278
0.0000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4430(68.18)4(9.09)10(22.73)34(77.27)观察组
44
40(90.91)
3(6.82)
1(2.27)
43(97.73)χ28.4156P
0.0037
3讨论
临床上,腰痛以腰部重痛、拘急强直不可俯仰、
痠麻等为主要症状,腰椎滑脱、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腰椎问盘突出症等均可引发腰痛,该疾病对
患者腰周运功功能、工作以及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10]。我国中医学认为寒湿腰痛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坐卧湿地、感受风寒,导致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受到阻滞之后,可诱发寒湿腰痛[11,12]。该疾病发病和季节交替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我国中医通常会严格遵循“寒则温之”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温热疗法具有疏导经气、除寒祛湿的功效,能促使腰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为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温针灸与内热式针灸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与OD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提示与温针灸相比,内热式针灸针疗法缓解疼痛的效果更加理想。究其原因,内热式针灸针严格按照人体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点分布规律取穴,与普通针灸相比,该治疗方式针灸范围更大,部位更深,内热针能进行精准的热传导,在体外加热过程中,可灵活控制温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高。其次,内热式针灸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疏导经气,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功能状况得到改善。而温针灸在艾条燃烧过程中,易有过热现象出现,艾条掉落后可能将患者烫伤,安全性较低。
综上所述,寒湿腰痛行内热式针灸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姜学亮,姜
荷,张瑞芳.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
异性下腰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4):506 ̄
509.[2]刘栩豪,余洋,钟
磊,等.应用TTM评价杵针治疗寒湿型腰腿痛
的临床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54 ̄57.
[3]薛
威,王
斐,吴陈欢.针药结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J].中医学报,2017,32(6):1110 ̄1113.[4]梁飞凡,陈威烨,陈博,等.针灸治疗下腰痛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骨伤,2016,29(5):449 ̄455.
[5]沙书娅,张
铭,孟庆良.基于俞募配穴法针灸结合康复治疗非特
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11):2847 ̄2850.[6]王晓东.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辨治椎间盘源性腰痛
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35 ̄3137.[7]程秋平,刘晓瑜,谢慰,等.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法治疗椎间
盘源性下腰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9):1749 ̄1752.
[8]朱
远,赵
宏,李思诺,等.运用《腰痛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推
荐方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5(6):65 ̄69.[9]李松.温经通督药熥法配合艾灸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4):677 ̄682.
[10]毕
静,李桂清,魏彦玲,等.新砭石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
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2):2088 ̄2090.[11]袁仕国,徐明奎,周理,等.急性非特异性腰痛传统针刺与卧床
休息干预的康复比较[J].海南医学,2016,27(2):306 ̄307.
[12]周清辰,王
雷,侯学思,等.现代医学知识对针刺治疗慢性腰痛
诊疗思路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7,58(10):833 ̄835.
收稿日期:2019 ̄02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