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八年级(下)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以卵击石”常比喻人自不量力,用鸡蛋去碰石头,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是( )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只不过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小明将铅球掷出,如不计空气阻力,飞行中的铅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 只有手的推力 C. 重力和手的推力
3. 重30N的物体可能是( )
B. 只有重力 D. 不受任何力 B. 一个小学生 D. 一支新铅笔
A. 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C. 一辆小轿车
4. 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里航天员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做俯卧撑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向上
5. 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
手臂拉直。则( )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6.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 )
A. 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 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
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 汽车车速太慢 B. 汽车紧急刹车 C. 汽车缓慢启动 D. 汽车突然加速 8. 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 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C. 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 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10. 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
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 A. 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 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 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第1页,共11页
11. 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C. 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B. 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D.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12.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1.0分)
13.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1)厨房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2)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是捏力使饺子皮发生______。 14. 如图实验中,甲图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有关、乙图所示用扳手拧螺钉,
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有关。
15. 如图,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
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______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伸长了3cm,当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5cm时,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_____N。
16. 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
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
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落
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为______(选填“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西”)。
第2页,共11页
19. 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
平拉力是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方向是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0. 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
水的两个杯子.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______随之运动(选填“会”或“不会”),这表明杯子______.
21.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水向______推人,这个知识在航天
领域中的应用是______。
22. 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F1=5牛和F2=3牛的两个力
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0分)
23.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表中。
接触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毛巾 大 棉布 较大 26.83 木板 小 ______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18.30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的原因。
第3页,共11页
24.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该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_。
25. 一只四条腿的方桌重75N,桌上放一个重200N的电视机,桌子每条腿与水平地面
的接触面积为25cm2,求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 26.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若一个连同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牛?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在图中画出该球所受重力的示27. 重力为30N的圆球沿斜面滚下,
意图。
第4页,共11页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8.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
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选“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如图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3)分析比较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 次数 质量m/kg 重力G/N 1 0.1 l 2 0.2 3 0.3 3 4 0.4 4 (4)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八年级(下)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B 8. B 9. A 13. 增大 形变
3. A 10. D 4. C 11. C 5. C 12. A
6. B
7. B
14. 方向;作用点 15. 3 5
16. 等于 大于 17. 小于 等于 18. 由西向东
19. 500 向北 减小 20. 不会 具有惯性 21. 前 火箭
22. 0N 2N 水平向右
23. 31.20 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小 远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24.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控制变量法
25. 解: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F=G桌子+G电视机=75N+200N=275N;
25cm2=100cm2=0.01m2, 桌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4×地面受到的压强p===2.75×104Pa;
104Pa。 答:地面所受的压力是275N;地面受到的压强是2.75×
第5页,共11页
26. 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90kg×9.8N/kg=147N。 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为G′=G=mg=×答: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147牛。
27. 解:
28. 同意 0-5 0.2 正比 不能
【解析】
1. 解:鸡蛋和石头相碰,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
鸡蛋承受力的能力差,石头承受力的能力强,所以鸡蛋碎了石头没什么变化。 故选: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在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乙物体也在对甲物体施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同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相互作用力永远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尽管大小相等,但两物体受力后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2. 解:当铅球被掷出以后,铅球离开人手,铅球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消失,即手的推力消失;
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始终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 故选: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判断飞行中的铅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就看铅球和哪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而产生力。
推力属于接触力,当铅球飞出去以后,就不再受到手的推力,而很多同学还是会误认为铅球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推力的作用,错误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所以地球上的一球物体都会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
3. 解:根据G=mg可得,3kg可能是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
故选:A。
重力是我们不太熟悉的一个物理量,我们可以根据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重力的一个感性认识,对于我们不熟悉的物理量,我们可以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物理量再进行估测。
4. 解: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做俯卧撑、做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没有重力不影响拉弹簧拉力器,拉弹簧拉力器所用的力与有重力时所用拉力相等,可以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故选:C。
根据运动时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重力对人的影响。在没有重力时,用弹簧拉力器健身时,所用的力是不变的。 5. 解: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
几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 故选:C。
第6页,共11页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拉力成正比,人所施加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正确理解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将弹簧拉开这只是“现象”,谁将弹簧拉得更长,这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6. 解: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原因就是不倒翁底部放有密度较大的铅粒,重心下降,增大稳度,不易摔倒,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也就是物体放在支撑面上会不会倒下来。要使物体更稳定些,一是要增大物体的支持面,二是要降低物体的重心。
物体的稳定程度需要我们多回忆、多体会生活中的事例,物理就是生活中的道理,多留心、多体会、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7. 解:A、汽车速度太慢时,人体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当人和汽车以较快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刹车,由于惯性,人还要保持原来较快的速度行驶,所以如果不系安全带,人的上身会向前运动,使人体受伤,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汽车缓慢启动,人的速度也会缓慢增大,所以不会使人受伤,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汽车突然加速,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不会使人受伤,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先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惯性定律分析物体还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造成的后果。
知道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8. 解: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符合题意。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是考查的重点,对于其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②告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其中的一个力求另一个力。 9. 解:A、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符合题意。
B、车踏板上,利用橡胶,并且在橡胶上刻有花纹,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鞋和成踏板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不符合题意。
C、刹车时,用力刹闸,增大了闸皮和车轮之间的摩擦,防止发生交通事故。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把手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手和车把之间的摩擦,防止打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对人们有害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有害摩擦要减小,在选项中寻找减小摩擦力的实例。 生活中要增大的摩擦的有益摩擦,要减小的摩擦是有害摩擦。
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工具上,利用了很多物理知识,我们要留心生活,把物理和生活联系
第7页,共11页
起来,学以致用。
自行车上还有很多地方利用物理知识,请你从声、光、力方面找出来。
10. 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体积没有关系,砂粒和黄豆对桌面的压力无法比
较,
所以选项A、B、C错误。
砂粒多为不规则的多面体,为滑动摩擦;黄豆是圆形的,为滚动摩擦。 因为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 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所以D正确。 故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之一,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领会。 11. 解:A、书包带做的宽一些,增大了书包带与肩部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人感到舒服。故A错误。
B、在坦克上安装履带,增大了坦克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坦克对地面的压强,防止坦克陷入地面。故B错误。
C、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减小了刀刃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压强,便于将物体切断。故C正确。
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车对地面的压强,使列车不至于陷入地面中。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中要求的是增大压强,就要从增大压强的办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结合选择项中的措施来入手考虑。
明确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 解:A、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辨别关键就是抓住平衡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即可判断。
13. 解:(1)厨房的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
(2)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是捏力使饺子皮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1)增大;(2)形变。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掌握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14. 解:(a)如图,向下压弹簧,弹簧缩短;向上拉弹簧,弹簧伸长。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扳手是各杠杆,是省力杠杆,手握在扳手的末端和握在中部的作用点不同,握在末端的动力臂比握在中部的动力臂更长,更省力。 故答案为:方向;作用点。
(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作用效果。
第8页,共11页
(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1)掌握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杠杆的三种分类。
15. 解:
①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②弹簧测力计受到3N拉力时,伸长了3cm,所以伸长了5cm时,受到的拉力为5×N=5N。 故答案为:3;5。
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②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应用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其中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容易出错,误认为示数为二力之和(或差)。
16. 解:两拇指同时压同一个物体---铅笔两端,两手指施加的力的是相同的,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手指受到的压力F1和F2就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左边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p=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p1>p2。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手指受到的压力就是相等的,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根据p=比较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两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来判断。
17. 解:降落伞没有打开前,所受重力大于阻力,所以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打开后当所
受空气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则这两个力平衡,运动员匀速下落。 故答案为:小于;等于。
要知道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若受力不平衡,则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若受力平衡,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知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若速度变化,则受力不平衡。 18. 解:
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汽车上的水滴与汽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则当水滴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其余部分由于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所以会出现先圆后不规整的痕迹,则由图可知该汽车自西向东行驶。 故答案为:自西向东。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本题考查了利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重在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正确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9. 解:因为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并且是一对平衡力,因此雪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与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阻力大小为500N、方向向北。
因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载货量减少,因此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故雪橇受到
第9页,共11页
的摩擦力减小,由于雪橇仍然匀速行驶,因此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减小。 故答案为 500,向北,减小。
物体只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到力一定是平衡力;一对平衡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滑动摩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此题考查摩擦力的方向、二力平衡条件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掌握一对平衡力的特点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 解:杯子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所以,杯子不会随之运动.故应该分别填:不会、具有惯性.
此题关键要看杯子原来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然后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来回答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并运用这一定律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手对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1. 解:
水对手施加向前的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知识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是火箭。 故答案为:前;火箭。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互为受力物体。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
22. 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合力为零;
由于F1>F2,所以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f=F1-F2=5N-3N=2N。
故答案为:0N;2N;水平向右。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合成可得出静摩擦力的大小;撤去拉力后,根据另一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是否静止,则可求出木块受到的合力及方向。
本题是初学摩擦力的同学易错的一个题目,解答本题应准确理解静摩擦力的定义,并能根据受力分析得出力之间的关系。
23. 解:(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根据图中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位置和停下时的位置,可得到小车移动的距离为31.20cm;
(2)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重力势能转化为的动能相等,所以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3)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摩擦阻力使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1)31.20;
(2)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3)小; 远;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1)刻度尺的读数: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使用的单位是cm,每一个大格代表1cm,每一个小格代表0.1cm。
(2)每次从相同高度让小车滑下是为了当它们滑到水平面上时,具有一个相同的速度; (3)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无限远,即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此题考查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即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要深入分析实验收集的信息,分析出数据所反映的物理知识,最后得出结论。
第10页,共11页
24. 解: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受力面积大小相同,压力不同,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
与压力大小有关;
比较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实验中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时,控制另一个量不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控制变量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1)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就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 此题考查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在进行实验和分析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控制。
25. 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与电视机重力之和;
已知地面受到的压力,求出受力面积,由压强公式可求出地面受到的压强。
本题是一道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桌子共有4个腿,桌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等于每个桌腿的面积乘以4。 26.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物体的重力G=mg,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关。
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及其特性,以及物体在月球上重力的计算,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7. 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和画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8. 解:
(1)分析表数据可知,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所以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有关;
(2)观察图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0-1N之间被平分成5等份,故分度值是0.2N;读图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重力大小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的倍数相等,故可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4)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故答案为:(1)同意;(2)0~5N;0.2N;2N;(3)正比;(4)不能。
(1)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一栏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都是固定的数值。 (2)明确弹簧测力的使用,正确读数;
(3)分析数据,得出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4)在太空站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分析答题。
此题除了考查了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外,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这也是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之一,需要引起注意。
第11页,共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