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不畅导致民间借贷的畸形发展
近年来,由于银根紧缩,中小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越来越少,再加上民间资本的积累,催生了一系列担保公司、资产抵押公司的兴起。中小企业迫于资金压力,不得不接受担保等公司的高息贷款,造成生产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成本增加,中小企业主不堪重负,选择“跑路”,逃避追债,导致工厂停工,企业破产,进而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浙江中小企业的金融危机。
我们以下图来分析整个事件的经过:从A、D和C获得的大量低成本资金在担保公司B的名目下以高利贷形势(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显示,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为2-6分,也有超过1角,高至1角5分的。如此放贷水平,相当于年化收益率高达180%)贷给中小企业,当企业利润远远小于偿债利息时,企业老板迫于债务压力,选择“跑路”,进而演变成一场涉及多行业的债务危机。
B担保公司贷款资金的来源:大量民间资本、银行贷款(从银行以较低利率获得贷款进而以较高利率贷给中小企业)和自有资金
导致资金A流向B的原因:
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聚集了大量富余资本。 2. 由于限购等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前投资房地产行业的大量资金不得不撤离,资本逐利的本性造成大量资金流向资产抵押、小额担保等负面化金融服务公司,促进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据资料显示,目前,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
3. 国内资本投资渠道单一,股市、基金、黄金等前景不明朗,波动性较大,投资性风险较高。
4. 由于通胀及银行负利率化的影响,大量储户资金从银行流出,在民间资本市场追逐高利。
造成中小企业破产的原因:
1. 资金方面:由于市场上中小企业信用体制的缺失,来自银行的低成本资金额度较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以高利贷形式借到的资金迫使企业生产中资金使用成本上升,严重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致使企业发展的背负过大。
2.市场方面: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以出口为
导向的产品,由于国际市场疲软,订单大量下滑,产品销售不畅。
3.劳动力价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解决措施:
1.投资渠道。适度放宽国内外的投资渠道,降低相关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实体经济中,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群体效应。
2.民间借贷市场。由于此次危机,我们不能因噎而废食,彻底抹杀民间借贷市场的好处,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民间借贷市场,重点整治恶意放贷者;坚决打击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融资行为,由金融主管部门坚决依法予以取缔与查处。制定一系列民间金融改革和创新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正规金融领域,减轻民间借贷市场资金量过大的压力。
3.商业银行方面。对贷款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监控,禁止个人或企业从银行贷款用于发放高利贷;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适度放宽中小企业贷款审查要求,降低贷款门槛。
4.企业发展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相关税负,减轻中小企业经营负担,帮助中小企业加快产品转型步伐,提高产品中的科技含量。
A民间资本 C:国有银行 E中 B:担保公司 小 企 D:商业银行 业
危 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