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自动录播系统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探究及展望

来源:小奈知识网
热点追踪

些偏差女生背后的根源,大多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因此对品行偏差的女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概念

家庭教育是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环境和家长的道德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对培养下一代、促进家庭幸福和睦、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背负着教育职责的学校,应当努力去扩大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广大家长的整体素质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二、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探究

1.走进学生,了解真实的家庭情况

在我校有一个地道的上海女孩小迪,出生于教师家庭,屡次在班级中偷窃。问其原因,她总是不停地哭,不停地后悔与保证。积极了解家庭情况后发现:原来其父母早已离婚,在随后的几年中都重新组成了家庭。初中时期她随母亲一起居住,但随着继父身体不好之后,她就随父亲奶奶居住。由于母亲一人的工资要照顾病重的继父,而父亲又早年辞职在家许久没有工作,因此,其自身学习费用多由奶奶承担。复杂的家庭状况,拮据的经济状况给女孩的成才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分析原因,构建关爱网

(1)帮助家长树立信心,激发教育热情。信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让家长重拾对孩子教育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切忌用告状式的交谈方式,而要充分体现教师对家长的生活处境和教育难度的理解;更多向家长呈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逐渐树立起家长对于孩子成才的信心。

(2)协同家长努力营造健康稳

定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家庭教育能够壮大教育的力度并能提高学校教育的工作效能。

3.积极引导,寻求帮教的切入点  教师在关注家庭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缺点。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这句朴实的话语告诫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偏差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爱与帮助。为此教师给予了小迪更多的关注。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手段:

(1)传递信任,重拾自信。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信任和期待是可以被学生感受到的,并能够成为一种让学生重获自信的力量。我和小迪的沟通过程,就用鼓励代替了批评,用信任代替了怀疑,进而建立起了富有爱心和情感的有效沟通方式。

(2)集体关爱,感受温暖。学校不仅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更是其生活和交往的最大平台。班集体更是学生获取友谊的情感之地。发生盗窃事件之后,班级同学并没有为此疏远小迪,都表示愿意接纳并帮助她。在教师的安排下,为了解决迟到问题,每天有同学结伴与她上下学;为了不拖欠作业,每次有课代表提醒她及时上交。一段时间后,小迪的懒散行为有所改善。

(3)发挥专长,委以重任。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人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而赏识可以让曾经失败的人重拾自信。教师在对小迪的帮教过程中,采用了赏识教育的手段,发挥其擅长画画的优势,让其担任班级的板报宣传工作,并及时地对她的设计成果予以肯定。一年之后小迪不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撤销了学校的处分,

在老师鼓励下还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对自身的要求也提高了许多。三、家庭教育指导的启示

1.教师是“偏差女生”转化的主导力量

面对职业学校家庭结构复杂化、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的特点,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可以向家长提供更为正确、科学的育儿手段。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每一位孩子都抬起头来”,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应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是“偏差女生”转化的关键

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启蒙教育,也是终生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极其持久。家庭的坚实印记将永远留在学生的心目之中。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董进宇指出“孩子的问题百分百是家长的问题。”孩子行为的偏差绝大多数是家长行为偏差的产物,因此要转化学生首先从家长入手。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家长的指导要树立信心采用适当的方式与方法。

3.情感教育对于“偏差女生”转化更为有效

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生在青春期更加需要情感上的呵护。但俗话说“问题学生背后总有一个问题家庭“。问题女孩多数无法得到来自家庭正常的关爱而走上迷途。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多方面的关怀和温暖会大大推进学生的转化进程。

人们都说教育学生难,教育有偏差的学生更难,教育职业学校的有偏差的学生是难上加难。因此,教育学生要有耐心、恒心和重心,并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从而给学生带来自信,让其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全自动录播系统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探究及展望

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陆

2013年国内各大高校纷纷新建录播教室,希望通过几年的时间实现高校精品课程的全程录像上网,旨在充分利用名师名教的先进教学成果,培训一只骨干师资队伍,实现校内外优质资源共享,种种现象表明全自动录播系统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围绕全自动录026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第1期

播系统在高校信息化教育中的影响而展开,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国内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建设提供建议。一、全自动录播系统

所谓录播系统,就是将授课或演讲者的影像、声音及上课讲义,以硬件设备方式即时记录成标准的流媒体文件,并通过网络及服务器同步直

播。观众通过 IE 及 Media player 即可收看现场影音及图文内容。当授课或演讲结束立即可将内容刻录成光盘保存或存放于服务器中,提供随选点播服务。全自动录播系统使得合成画面的内容可通过系统自身的智能跟踪来决定,而智能跟踪拍摄是指在整个录制过程中不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实时控制,完全由自身的智能跟踪系统进行师生画面的切换,以达到整个录制过程的完整流畅。

二、全自动录播系统的特点(一)高效性

与传统的人工操作摄像机录制课程相对比,在全自动录播教室进行课程实录时,整个录制过程只需要一位技术人员在场就可以进行多机位的录制。由于在前期录制时,系统自带的智能跟踪系统已对师生画面的切换进行了判断,故在后期编辑过程中,只需使用一些简单的视频编辑软件就可以对课程录像视频进行编辑。(二)智能性

全自动录播系统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采用“多机位切换”的导播策略,即利用安装在教室里的多个跟踪摄像头,通过图像分析的手段来完成多机位画面的流畅切换。通过不同条件可以使得场景画面智能切换,使得录制的课程更加生动活泼,避免了单镜头移动跟踪拍摄效果的呆板生硬。(三)业务性

在全自动录播教室内进行课堂实录时,不需要录制人员在教室现场,对录播内容的观察控制是可以由系统后台进行的。这与传统的录制模式相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录制需求而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保证教室里的师生在正常上课的过程中不受外界所干扰。

三、全自动录播系统功能介绍

基于全自动录播系统自身功能的特点,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集中展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录制公开课程、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

为适应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新建全自动录播教室,采用智能录播系统可有效解决现实情况中遇到的问题,避免了教学录像内容只反映教师活动的单调化和呆板化,有效体现课程教学录像的精品特征,同时降低了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力资源成本,解决了大量的后期编辑带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程录制的质量和效率。

(二)构建新型教研模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通过全自动录播系统将教师上课内容进行全程课堂实录,并且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等内容,这样老师在课后就可以参照录像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与评价,经过反复观摩研究后对症下药,解决自身问题。

(三)辅助学生课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通过数据库保存,可以使得教师的课堂实录视频永久保存,在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观看老师上课的内容,也可以下载到手机内,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同样,在平台内学生也可与老师进行提问式互动,这样使得教学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50分钟,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关系。   (四)开展信息化教育,均衡国内教育发展

全自动录播系统在高校的应用,完全可以高效地制作优质课程视频,通过互联网将各地不同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传输共享并且汇总形成一个庞大资源数据库。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偏远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因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导致教学质量仍处于全国中下水平的现

象,全自动录播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国家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全自动录播系统的展望

(一)为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做准备

所谓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是指上课教室既是直播教室,又是收视教室,提供优质课堂高清直播、真实等大收视、各类教学活动和录制等服务,实现跨校、跨校区地教学和课程资源共享。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的建成可以解决多校区教学难题、校内课程量不够、教师间缺少竞争等高校常见的教学问题。

(二)为正在袭卷中国高校的MOOC风暴做准备

MOOC是指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有很多愿意分享与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组成的。在国内,最早也最为知名的既是网易公开课这个平台,于此众多联合平台也纷纷出现,如: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东西部高校视频公开课共享平台、在线学习联合体等诸多在线学习平台。这些平台多数是由几所或者十几所高校联合在一起,将各自高校内的著名课程拿出来进行共享,满足广大学者的需要,而这全是建立在全自动录播系统将各高校的课程进行顺利录制的前提下的。

综上所述,全自动录播系统仍属于现代化教学中的一个新生事物,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全自动录播系统不断成熟稳定,其功能性不断增强,其发展前景广阔。作为高校信息化工作者,我们将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与高校教育发展相结合,为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实施与效果对我国公民教育启示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 张 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公民对公共生活参与度日渐低落的情况,“主动公民教育”成为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它以培养积极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为己任,“不仅指公民身份和公民社会知识的教育,还包含了价值、技能和理解能力的教育。”那些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公民教育的发展,通过活动、实践等途径来增进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公共生活参与技能成为一种必

要的选择。在美国,由学校与民间社会教育机构的联合开发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就是主动公民教育在课程领域的真实反映。

美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是通过政府机构的支持、民间组织与学校合作开展公民活动项目,激发学生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注和参与。本文从实践活动的实施案例以及效果进行阐述,为我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实践活动项目的实施——以“我们全体人民——公民的养成”项目为例

实践活动项目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参与公民教育的趣味和价值,让学生懂得在享有参与政府进行自我管理来保障自身的权利与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作为一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并使学生具备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公民参与的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要让学

Email:jiaoyuluntan@vip.163.com

0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