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期基础地质 面部鸳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床溶洞中 金的富集特征及找矿方向 郑灵云何毅杨晓奇高云 额济纳旗圆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阿拉善735400 摘 要: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床溶洞中金的成矿规律与区内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溶洞中金的富集特 征严格受制于脉状矿体,即为构造控矿。热液成矿作用先形成脉状金矿,后期经过构造运动及风化淋滤作用形 成溶洞型金矿,因此控矿构造控制着溶洞型矿体的形态和分布规律。本文主要是根据井下探矿工程及地表钻探 工程所揭露矿体情况并且结合个人观点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老硐沟金矿床;溶洞;富集特征:找矿方向 1.基本概况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矿区处于我国北山成矿带,矿 2.2侵入岩 矿区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晚期生成的中粒黑云二长花 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西210。方位,直线距离约 岗岩、斑状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呈岩株、岩 170km,矿区东南30km处为东风航天城,西南200km处为甘 枝状分布于老硐沟矿区的南部。脉岩以闪长玢岩、蚀变花 肃省金塔县,距离酒泉市250km。1983年甘肃省地质矿产 岗岩、斜长花岗斑岩及辉绿(玢)岩等基性脉岩为主,沿断裂 局第四地质队曾在该区做过详查工作,并与1984年8月完 构造带分布。成《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老硐沟金铅矿区详细普查地质 报告》,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仅限于浅部(200m之内),近 氧化矿进行堆浸。直至2013年1 1月份老硐沟金矿被山东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收购并一直经营至今。 2.矿区与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一2-3成矿构造分析 矿区位于古硐井一英雄山背斜东倾伏端之北翼,褶皱 套轻变质碎屑岩和碳酸岩组成的向北倾的单斜构造。地 30年来矿区金矿一直以小规模的民采形式开采地表及浅部 形态简单,由中元古界长城系古硐井和蓟县系圆藻山群的 层均向北倾,倾向20。~30。,倾角60。~75。,呈一单斜构 造,次级褶皱不发育。 矿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据初步统计共有26条,矿区 矿区 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长城系古硐井群上岩性 内断裂构造与区域性大断裂F1、F2、F7大断裂关系密切,多 组(ChG )、蓟县系圆藻山群平头山组下段(JxP )地层和第 数为其次级断裂或派生断裂。 四系( )冲洪积砂砾石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长城系 区内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按其分布方向大致可 古硐井群上岩性组(ChG ):分布于矿区南部,岩性主要为粉 归为三组:北西向一北北西向断裂、东西向一近东西向断裂, 砂质板岩(sts1)和变质石英细砂岩(mqs),呈层状、薄层状 北北东向一北东向断裂。其中北西向一北北西向断裂在矿 产出,地层产状25。~40。/55。~70。。其上部与圆藻山 区中最为发育,分布于矿区北部,含矿性最好,控制着矿区 群平头山组呈断层接触关系。(2)蓟县系圆藻山群平头山组 中大多数矿体,断层多倾向北,20。~40。,个别倾向南,倾 下段( Jp ):分布于矿区中部、北部,岩性以白云石大理岩 角50。~80。。断层面呈舒缓波状,布满斜向擦痕和阶步,(dmb)为主呈厚层状,夹薄层含灰质白云石大理岩(hdmb)、 强变形带内劈理、揉皱和构造透镜体发育,断层带旁侧发育 结晶灰岩(厶)。地层产状:20。~50。/40。~75。。(3)第四 规模甚大、宽数十一数百米宽的碎裂大理岩和构造角砾岩 但碎裂程度不一。断层带及旁侧可见辉绿岩体、闪长玢 系全新统(Qt,):主要 露于勘查区北部、北东部为第四系人 带, T堆积物((J ),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层(() ):土色,松散 岩脉侵入,并可见褐铁矿化、泥化、矽卡岩化等蚀变现象。状,主要由砂砾石组成,砾石含量约占30%左右,成分以白 该断层具有多期活动,鉴于矿区Ⅱ、V、I矿段均位于该组 控制着主矿体的 云石大理岩、灰岩为主。沿季节性河床分布,厚度2m~ 断裂附近,推断其为矿区主导的控矿构造,形态和展布。喜山期近南北向的挤压,使该组断裂形成压 25m 作者简介:郑灵云(199()~),男,汉族,甘肃省平凉市人,大专,初级工程师 现任职于额济纳旗圆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地质探矿 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老硐沟溶洞型金矿的分布规律与找矿方法。 RES0UF1CES/025 部鸳 WESTERN RESOURCES 剪性断裂,使矿体遭受破坏 分矿体,-Ig:IL东向一北东向断裂不发育,成矿性差,不含矿: 2.4矿区不同构造地质体特征 基础地质!()19年第一期 北北西向F7断层控制,赋存于F7断层化岗闪长岩下盘与闪 东 向一近东西向断裂发育次之。含矿性较好,控制着部 长玢岩上盘交汇处或闪长玢岩上下盘及旁侧附近,尤其是存 Jt:.IL西向主十控矿断裂带与其旁侧北西西向、北北两向次 级容矿断裂交汇的“入”字形处,易形成规模较大较富集的 (1)岩脉:走向主要为303。,其次为345。 倾向南西 溶洞型矿体,偏离交汇处局部有小溶洞发育:矿体走向约 或北东,倾角陡:(2)矿化蚀变带:走向主要为300。~3l5。, 300。~315。,倾向30。~50。,倾角45。~75。,fnJ0伏向 其次为343。:倾向南两或北东,倾角中等?(3)后期断层破 3l0。~340。,侧伏角约35。~45。,矿体侧伏向较明显 形 碎带:走向主要为283。~320。,其次为347。~354。。倾 态多呈不规则囊状,规模相对较大,走向延伸约l7m~37m, 向南西或北东,倾角较陡。由此可见,矿 岩脉、矿化蚀变 纵向延伸较深。矿石类型多为氧化砷菱铅矾矿体,金品位 带和后期断层破碎带具有北西西和北北西走向优选性,i 约l5g/t~25g/t、银品位200g/t~l000g/t、铅含量5%~25%。 构造的一致性和构造活动的继承性。 者无论在走向和倾向上表现 一定相似性,表明控岩控矿 溶洞内主要矿物成分为针铁矿、赤铁矿、砷菱铅矾、钠硝石、石英、白云石等,主要是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矿 物氧化形成的次生矿物: 3.老硐沟矿区溶洞中金矿体的富集特征 (1)溶洞型金矿体在空问上主要集中赋存在矿区北部 以及南部的碎裂大理岩岩性段中,少数发育在块状大理岩 岩性段;(2)溶洞的规模越大矿体的规模越大,矿石的品位 越丰富;溶洞型金矿体的发育深度区间大致为l260m~ 图2—1 老硐沟矿区Ⅱ矿段3号井不I司地质体产状统计玫瑰花图 ll 50m,并且溶洞的产状与脉状矿体产状基本一致,且均向 2.5围岩蚀变 南西侧伏,但溶洞矿的范围明显小于脉状矿的范围;(3)溶 金矿体主要充填在白云石大理岩、角砾状白云石大理 洞型金矿体与脉状矿体空间上相邻或交替出现,脉状矿体 叮以通过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改造成溶洞型矿体;(4)溶洞型 岩的断裂破碎带及裂隙中,少数产在闪长玢岩脉边部蚀变 金矿石常见石钟乳包壳包裹金矿石的现象,被包裹的金矿 破碎带内,个别产在粉砂质泥质板岩中。【大]此金矿体顶底 石多已氧化成褐铁矿,但石钟乳包壳洁白无瑕,没有任何蚀 板主要罔岩是白云石大理岩、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其次是 变现象,二者界线清晰;并且溶洞型金矿有时具有层次性构 闪长玢岩,极少数为粉砂质泥质板岩。 2.6矿床地质特征 造和韵律性层理,矿体具有泥质和碎屑混杂胶结结构。 4.结论 (1)脉状矿体地质特征。脉状矿体主要分布于老硐沟矿 区的中部片区,矿体产在白云石大理岩与辉绿岩和闪长玢岩 脉界面附近,依倾向不同可分为南西倾向、北东倾向两种矿 (1)老硐沟溶洞型矿体的形成受制于脉状金矿,因此老 硐沟矿区金矿找矿重点首先还是应该从控矿构造出发,同时 脉.其巾南西倾向矿脉规模较大,位于闪长玢岩脉之上或夹 注意脉状金矿旁侧的溶洞的存在及发育规律,找到脉状金矿 2)具多期活动的北西西向 持于闪长玢岩脉之间,产状与脉岩近于平行,并且向北北两 旁侧可能存在的溶洞型富集矿体 (侧伏。北东倾矿脉规模}Hx,t较小,位于闪长玢岩脉之上,产 状与脉岩倾向相反。矿体走向约310。~330。,倾角60。~ 80。,平均倾角71。,矿体形态总体呈层状、似层状.赋矿标 位0.84 X 10~~3.64 X 10,平均品位1.83×1O~;Ag品位 8.4l X l0—6~178 X 10~。平均品位89.22 X l0~;PB品位 及北北西向断裂蚀变破碎带,尤其在断裂拐弯、产状南陡变 缓及两组断裂相交处是溶洞型金矿体的富集部位,要加深对 断裂的认识与研究有利于寻找溶洞型金矿体:(3)泥质和碎 参考文献: 老硐沟矿区铅银金矿生产详查报告, ()13年1(1月 高l 1 12m~1278m。矿体厚度0.5m~2.27m,平均1.39m,An品 屑混杂胶结结构的碎裂岩带附近有可能存在溶洞型金矿体 l 1]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 0.076%~7.86%,平均品位2.82%: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 2]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老 褐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铜蓝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石 硐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l116年4月 榴石、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等。(2)溶洞型矿体地质特征。 【3]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区成矿构造研究及找 溶洞状矿体主要分布于老硐沟矿区两部及东部片区,矿体受 矿预测研究报告 2 C)17年8月 026|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