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电子信息产 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 业经济运行工作,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全国外贸出口中继续位列第一。全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 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 额达到4887.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4.4%。其中,出 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 121 2681.7亿美元,占全国出121总额的35.2%,增速达到29. 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的部署,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战略转 2%;进口2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国进口总额 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技术业务创新,增强产 的33.4%;实现贸易顺差476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 业核心竞争力;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经 的46.7%。 济调节两大主线,做好市场监管、运行调控、经济调节、统计 分析与信息引导;积极主动篇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 (五)软件产业增势明显,出1:2继续快速发展 新问题,全面推进全行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2005年,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900亿元,同比增长 3%。其中软件产品收入2067亿元,同比增长35.2%,占 一、2005年经济运行回顾 40.全部软件产业收入的53%。系统集成收入1329亿元,同比 (一)发展速度平稳增长 增长40.1%;软件服务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66.5%。软 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 件出口额达到3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2%。软件基地发 持平稳发展,每月增速均达2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 展迅速,l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产 业增加值的13.6%,增速超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1.8个百 业发展快速,基地内的软件企业收入占全国软件产业销售收 分点,对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8%。 入的比重已达3/4以上。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端产品比重提高 (六)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2005年以来,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以高出全行业平均 2005年,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68亿元, 水平的速度增长,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这两 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4个百分点。 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5123亿元,同比增长 三资企业仍是投资主体,其投资所占比重达63.4%;内资企 29%,高出全行业增速4个百分点;完成利润482亿元,同比 业投资增速上升,全年增长了37.9%,比上年增速高了l5.7 增长2l%,比全行业增速高了16个百分点。企业不断加快 个百分点。投资领域集中于电子元器件行业,占全部投资的 新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的步伐,产品结构逐步升级,高端产品 55%,其中元件投资增长较快,速度达到48.4%;器件投资则 比重不断提高。液晶和等离子产品日益成为彩电行业的热 比上年下降了l1.6%。东部地区占主导地位,东部l2个省 点和增长点,二者全年生产增速均超过200%;计算机行业 市完成投资1230亿元,占全行业投资总量的83.8%;中部和 中,笔记本电脑占微型计算机的比重接近6o%,比上年提高 西部增长加速,增速均超过40%。 了5个百分点。 二、2006年经济运行形势 (三)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展望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 2005年,全行业完成产销率为98%。从我部重点监测的 存。 主要产品看,大部分产销率都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产成品 库存逐步下降,1.12月全行业产成品库存1438亿元,同比增 (一)面临的有利因素 速为10.5%,比上半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据IDC预计2006全球 经济增长将达到3.5%。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 (四)出1:2继续排名首位 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投资逐步复苏,有利于我 ■垫 垒蔓 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僵■拄木与僵一亿 国电子信息产业吸引外商投资并参与国际分工、竞争与合 作。 ——行垄断;四是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取各种“保障措 施”限制进口中国产品等。 国内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 ——资源与环境约柬日益增强。2006年国内市场资源 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推动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 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建设相应的财税制度、 加快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税制统一、促进创业风险投资等, 紧张、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仍不会有大的缓解,同时劳动 力成本上升、核心技术短缺,导致企业进入市场的技术和投 资门槛降低,国内市场将更加拥挤、竞争更为激烈。同时,环 保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提高产业在环境保护卜的 将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将孕育新的机遇。信息技术在 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新一代通信、数字电视、集成 电路、平板显示及新材料等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体系结构 和软件技术将出现重大变革,信息技术各门类问界限日趋模 糊,三网融合趋势明显,新业务和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些都将 成为拉动产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带来新的机遇。高新技术产业 和现代服务业向我国转移步伐加快,跨国公司依托在华战略 对其全球化战略不断深化升级,在中国境内建立地区总部和 研发中心的势头日益突显,投资领域逐步向产业两端发展, 这有利于扩大产业的国际地位。各类新兴的信息服务业务 快速发展,也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信运营业的发展继续拉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被国家奥组委正 式确定为2OO8年奥运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这将进一步增 强通信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有 利市场空间。 (二)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家间的竞争日益加 剧,在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上,目前我周边地区及墨西哥、巴 西等国在发展信息产业和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逐 步对我产业比较优势提出挑战,产业转移和国际投资可能出 现新的分流。跨国公司在产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 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合并、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内 统一配置资源和主导核心技术,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对我 企业造成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本土企业跨国经营的压力 和动力不断增强,跨国并购和对外投资的探索行动增多,对 全球资源配置和技术掌控的话语权争夺El趋激烈。 ——国际贸易摩擦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加大。目前 我国电子产品出口占全球电子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且贸 易顺差仍在继续加大,美、欧为抑制其经济减缓速度将采取 一系列措施减少其贸易逆差,引发对我的贸易摩擦不断增 多。一是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增加很快;二是利用技术法 规变化、产品认证、标准提高、增加环保要求等非关税措施限 制我国产品出口;三是个别企业欲借高额专利收费对市场进 水平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还要看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 题:结构性矛盾依然制约产业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 提高,产业增长的方式相对落后;本土企业实力不强,与跨国 公司差距拉大,国际化经营和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亟需增 强;现代产权制度尚未完善,体制因素制约依然存在,政策扶 持力度仍需加大。 三、2OO6年主要行业发展预测及全行业调控目标 (一)经济运行调控指导思想 2OO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观统领全局,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经济 调节两大主线,积极务实地推动电子强国建没,把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 节,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拓国内外市场,提 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好市场监管、运行调控、经济调节、 统计分析与信息引导;积极主动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全面推动全行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二)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1、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工业增加值:11000亿元,同比增长22.17% 销售收入146600亿元,同比增长21.32% 其中:软件与系统集成收入5000亿元,同比增长28. 21% 利税:1850亿元,同比增长6.2% 出口:进出口目标与国家增长15%的目标一致,不断改 善贸易结构,为国家贸易收支平衡做贡献。 2、主要产品调控目标 手机:34000万部,其中出口25000万部; Pc机:9800万部,其中出口5800万部; 彩色显示器:19800万部,其中出口16(100万部; 彩色电视机:9100万部,其中出口4800万部; 集成电路:340亿块。 (摘自《中国电子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