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动物实验的质量管理初探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3期 膏海斟技 动物实验帕质量管理 搽 范薇 西宁81 1602) (青海省实验动物中心,青海摘 要:动物实验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阐述了涉及动物实验质量应重视的五方 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动物实验;质量控制;管理 动物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在现 代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进行实验研究的条件概括为 验,善待动物,减少对动物的侵扰。 “3R”原则既是 保护动物福利不可缺的原则,也是人类文明应当坚持 的做法[21。 AEIR四个基本要素,A代表anim ̄(动物),E代表 equipment(设备),I代表information(信息),R代表 reigent(试剂),其中实验动物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誉 为活的“精密仪器”和“人类的替身”。实验动物的 归宿是应用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 2 遵从动物实验设计四个基本原则 动物实验设计是动物实验过程的依据,是实验数 据处理的前提,也是提高实验研究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实验之前,对所要研究问题的各方面进行全面了 恰当地选用标准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进行各种科 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反应过程或反应结果,以 探讨或检验生命科学中未知因素的专门活动,它是生 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从动物身上获得有关情 报资料的惟一手段,其应用范围包括:进行基础研 究,提高人们对复杂生命系统的认识水平、研究疾病 发生的原因;寻找新的疾病诊断方法;寻找新的疾病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生产对人类和动物有用 的生物制品(如疫苗、胰岛素),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产品安全检测(包括药品、疫苗、家庭用品、化妆 品、食品添加剂)等[1】。 在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各种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为 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严谨性、经济性和伦理性,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相关动物实验质量的控制管理 工作。 解,掌握该项研究目前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制定出 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实验设 计。一个设计优良的实验方案的意义在于:以较为经 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诸多实验因素包括在尽可 能少的实验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以科学、规范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精确地控制和 估计误差的大小,从而得出准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及 其结论。 具体设计时,应有实验动物学和统计学专家的参 与,以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节俭和高效网。动物实 验设计,应严格遵从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2.1 对照原则 通过设立对照组,使非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 组中处于相同状态。这样不仅能鉴别出实验因素和非 实验因素对实验效应的影响,还能排除动物生理和病 理的自然变化,从而有效克服各种非实验因素对实验 1 明确动物实验的目的 进行任一实验,一是要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做到 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二是要搞清有没有必要进行动 物实验。“3R”原则(即:替代、减少和优化)要求 科学工作者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尽可能地用物理、化 效应的影响。对照的形式很多,动物实验常用的对照 形式有空白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 实验对照、历史对照与中外对照等。 2.2随机化原则 学等非生命方法(如体外细胞实验、电脑模拟等)来 替代动物进行实验;确实须用动物进行实验时,应尽 可能地通过优选实验方案(如通过预实验减少实验组 数、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减少各组的动物只数等), 以减少所用实验动物的数量;通过改良仪器设备、改 善实验操作方法和动物饲养管理条件等来优化动物实 42 0 实验研究不可能将目标对象全部纳入研究中,只 能从中抽取一定的样本。在抽样或分组时,为了使总 体中任何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进入样本、样本中任何个 体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任何组,只能采取随机抽样 法,从而可避免因实验操作者的主观因素或实验动物 本身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误差,使样本研究的结果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海斟技 2007年第3期 大、小鼠,必须用清洁级以上的大、小鼠。 3.3 实验动物数量、规格和性别的选择 一其结论具有对总体的代表 l ̄t4J。 2.3重复原则 由于个体差异、仪器设备及实验操作的不稳定性 等因素,同一处理对不同的实验单位所产生的实验效 应不尽相同,只有经过必须的重复实验,该处理的真 实效应才会比较确定地显露出来。重复实验包括:把 一个动物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动物数量取决于诸多 因素,如实验目的、要求的精度、各处理效应之间的 差异、统计分析方法、经验等。实际操作时,可查阅 文献『5,61。在实验动物规格(即年龄或体重)方面, 由于未成年动物各系统的机能发育不完善,而老龄动 样品分成若干份而求其平均值、同样条件下的多次 重复实验、部分或全部条件有规律地变动状态下的多 物各系统功能、代谢水平又呈下降趋势,所以除实验 次重复实验等形式。 2.4均衡性原则 使非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尽可能达到均 衡一致,保证各组间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均衡性越 好,越能显示实验因素的作用。一般实验都要求各组 实验动物的性别、体重、13龄等应一致。 3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繁多,不同品种、品系的实 验动物又有其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只 有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才能使动物实验达到经济、 科学和高效。 3.1实验动物遗传特性的选择 依其遗传特性,可将实验动物分成近交系、封闭 群、突变系和杂交一代(F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 的实验动物:在做单一项目的对比、器官移植及免疫等 研究时,要求动物个体间的差异性小、可比性强,应选 择近交系动物;在做药物安全性评价、老年病机理及调 控研究,则应选择封闭群动物;若要对某一疾病的发病 机制进行研究,则应首选相应的模型动物(突变系)。研 究者有时也可借助预实验进行实验动物筛选。选择实 验动物还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如进行农药长期毒 性的评价时,使用大、小鼠即可;而进行新药长期毒性 的评价时,除使用一种啮齿类动物外,还必须使用一种 高等实验动物( ̄lJBeagle犬和猕猴)。 3.2 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的选择 我国将实验动物等级分为四级:普通级、清洁 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悉生动 物)。动物的微生物等级越高、实验环境的级别越高, 对实验效应的干扰就越小,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 高。同时,实验动物等级越高,其饲养管理条件要求 就越严格,实验成本亦越高。为此,在选择动物时, 应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具体选择。我国自2002年5月1 31起执行《实验动物 微生物等级及监钡 国家标准,科研实验取消普通级 动物本身特殊要求外,一般应选择性成熟后的青壮年 动物为宜。在实验动物性别上,除实验本身特殊要求 外,一般应选择雌雄各半,以避免雌雄差异对实验结 果造成的影响。 在选择实验设施环境条件时,要按照所选动物的 等级来选择相应的动物实验设施环境条件,以确保生 物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如清洁级和SPF级动物 实验要在屏障系统内进行,感染实验则要在负压系统 内进行。 4规范动物实验操作,保障动物实验条件 动物实验时,动物的反应R受动物种类的共同反 应A、动物品系的固有反应B、动物的个体反应C、环 境因素D和实验误差E的影响,即:R:A+B+c+D+E 。 也就是说,在选择一定等级的动物品种、品系后,尽 力做好实验环境条件控制和坚持认真、规范的实验操 作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主要方面。 4.1 规范动物实验操作 动物实验操作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处理和实 验后处理。 实验前准备包括:购买和运输动物、编号、称 重、分组等前期工作。购买和运输动物时,一定要根 据课题类型,确保动物质量和包装运输符合相应等级 要求。进行编号、称重和分组时,则应严格遵循实验 设计的要求。 实验处理包括:保定、接受试验或实施其他处 置、动物饲养观察等环节。这些环节因实验不同而有 很大的差别,但每一项工作有其相应的国家、地方或 行业的标准或法规,实际操作时应严格遵照执行。 实验后处理包括:实验动物、废弃物、用具和环 境等的处理。对实验后的动物应先进行颈椎脱臼(常 用于大、小鼠等小型动物)或过量麻醉(常用于中、 大型动物)等安乐死术,然后将其连同废弃物一起送 人焚尸炉烧毁或喷洒消毒剂后深埋,不得随意乱放、 丢弃;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器械等用具,应用高压 §T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3期 膏海斟技 柴北缘柳园沟构造混杂带的发现及意义 周湘志。陈文林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青海摘平安8 10600) 要:柳园沟构造混杂带是作者参与工作的饮马峡站幅等图幅1:5万区调新发现的地质实体,并划分为新的次级 构造单元。该构造混杂带的发现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柴北缘裂谷带的研究、中国西部大陆地壳 演化体制的建立及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都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构造混杂岩带;裂谷带;柳园沟;柴达木盆地北缘 1 区域构造特征【’闫 柳园沟构造混杂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 间,地质构造及其矿产资源特征较为独特,其大地构 造位置倍受众多地质学家关注。主要的划分观点:黄 汲清《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初步总结》 (1960 年)归其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柴 北缘)中部锡铁山一柳园沟一带,总体构造线呈北西 向,山体走势呈反“s”形。 由于该测区地处祁连山造山带与柴达木盆地之 达木地块隆起褶皱束;任纪舜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 最后,要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将实 验方案、标本、记录等原始资料和总结报告等有关文 字材料、照片、音像资料等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整理, 归档保存。 灭菌或以过氧乙酸等杀菌剂进行擦抹或浸泡消毒;尤 其是实验场所,有存在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时,必须用 福尔马林等熏蒸消毒。总之,实验后的处理一定要做 到无害化,确保安全。 4.2动物实验条件的保障 6 结束语 要做好动物实验,不仅要坚持“3R”原则,有合 理的实验设计,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条 件,还要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和做好实验条件的保障 工作,并对实验结果按有关规定进行统计、分析整理 为保证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还必须做好诸如动物实验设施、仪器设备、用具 等实验条件的保障工作。这就要求实验操作人员和实 验设施环境条件保障人员相互配合、规范操作、科学 管理,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确保实验结果 的真实、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操作人员和实验设施环境条 件保障人员的素质,是这些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因 素。为此,要按照国家 验动物管理条例》、 和归档。要做好这些工作,关键因素在于人,只有在 高素质人员的操作下,才能获得高可靠性的动物实验 结果,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等有关法规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要求,搞好岗前培 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重点要抓好从业人员的科研 【1】刘恩岐,尹海林,等.医学实验动物学[MI.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5-14. 【2】贺争鸣,李冠民.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 社,2003:29—30. 道德和科研水平教育工作,使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真 正与相关工作的业务要求相适应。 【3】胡良平.现代统计学与SAS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 社,1996:8—11. 5做好动物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资料的 【4】王金桃,高尔生.实验设计上海实验动物科学[J】.2001,21(3): 1 86—188. 整理、归档 动物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要运用有关统计方 法,结合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处 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揭示实验数据之间 的内在规律,为使其结果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或进行 【5】孙敬方.动物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55—156. 【6】颜呈准,刘瑞三.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实用手册[M 云南:科技 出版社,1998:83—84. 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44 o§T 【7】任晓明.实验动物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