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

来源:小奈知识网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2400

英文名称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一、 培养目标:

本学科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水声工程两个二级学科,主要开展五个研究方向:水下运载与探测平台技术、深海新型结构物设计技术、水下信道与物理场、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声纳技术和噪声控制。培养本领域中的科研、教学、技术创新及技术管理的高级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

2.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 3.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 4.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制造 (1) 主要内容 1.水下运载与探测平台技术:水下平台总体设计理论与方法;水下平台导航控制与通信技术;水下能源动力技术;水下高效低噪推进技术。 2.深海新型结构物设计技术:深海新型结构物设计;水下结构物强度分析;水下结构物流体动力特性分析;海洋结构物抗冲击特性分析;振动噪声控制。 水声工程 (2) 1. 水下信道与物理场:水下声场建模与仿真;信号场与干扰场特性;非声物理场;信号传输与目标特性;水下噪声产生机理;水声环境参数反演。 2. 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水下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目标感知、参数估计、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水声通信与数据传输;多传感器、多平台数据融合与信息综合处理;空气中目标的声学探测;声成像理论及应用。 3. 声纳技术:声纳系统设计与分析、水声换能器及其基阵设计、新概念声纳和网络化综合探测体制研究等;水声对抗系统建模与仿真;海洋探测与开发 4. 噪声控制:有源噪声控制、噪声源定位、自适应声学结构、水下及水面结构机械噪声分析与控制原理、水下结构内部噪声场预测、水声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等。 三、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负责制,也可以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指导小组的组成可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内容由导师提名和学院领导批准,小组成员一般由3~5名教授(含导师)组成,但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 四、 培养类型与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根据选拔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 公开招考;2. 硕博连读;3. 直接攻博。

博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直博生不超过两年半。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两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7年。 五、 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至少选修32学分。

组别 分组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学时 D17G11036 学分 2 开课授课学期 方式 春秋授课不计入总学分 否 必选 是 G1 考试方式 考试 备注 01 季 与研讨形式 否 是 考试 G1 D16G12001 学术英语 32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D11G11002 最优化方法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D11G11003 应用泛函分析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D11G11004 组合数学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01 矩阵论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02 数值分析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03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04 数理统计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05 随机过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08 数学物理方程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G2 M11G110泛函分析 60 3 春季 授课09 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01 理论声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02 高级信号处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2 D03M11003 声呐系统分析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2 D03M11005 水下声信号检测原理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10 鱼雷现代制导系统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16 计算海洋声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21 系统模糊可靠性优化理论与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24 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33 统计学习理论与目标识别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D03M11036 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1M110高等弹性力学 40 2 秋季 授课60 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1M11063 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G11001 自适应信号原理及应用 60 3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G11002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应用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41 现代谱分析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45 动力系统控制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47 内外流数值计算方法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48 现代测试系统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52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62 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63 工程水声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声学理论基础 40 2 秋季 授课64 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65 随机信号原理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66 数字仿真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70 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71 空化理论及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73 水下动力系统动力学及其仿真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74 水下航行器电动力推进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83 水下声基阵原理及应用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84 鱼雷力学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89 工程声学 20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2 M03M11092 现代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水声换能器及基阵 40 2 春季 授课93 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3M11096 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2 M05G11002 机电一体化技术 60 3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06 水下航行器控制技术新进展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07 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及容错控制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14 目标特征提取、识别与分类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15 时频分布及其应用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1 D03M11017 海洋声信道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1 D03M11019 振动噪声测试与分析 20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1 D03M11022 水下武器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23 水下航行器协调控制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试 M1 D03M110MIMO无线通信技术 40 2 春季 授课25 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26 噪声源识别与定位 20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27 高等流体力学 40 2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31 材料声学性能参数测试 20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M1 D03M11034 水下动力推进技术 40 2 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否 否 考查 A D03A11001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前沿讲座 20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查 L D00L21003 大学美育 32 2 秋季 集中授课 是 否 考查 L D00L2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辅导课程 10 1 秋季 讲授/讲座 否 是 考查 L D17L11001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 18 1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查 L M00L11001 求职有道 16 1 春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查 L M00L21001 体育 4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试 L D16L120英 语(二外) 60 2 春秋授课05 季 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试 L D16L14001 德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试 L D16L15004 法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试 L D16L16003 日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是 否 考试 L D16L17002 俄 语(二外) 60 2 春秋季 授课与研讨形式 备注

G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

G2基础理论课(学位必修课,在硕士生基础理论中至少5学分,在博士生基础理论课中至少选2学分) G3公共实验课(至少选修一门公共实验课)

M2专业基础课(学位必修课,在硕士生专业基础课中至少选6学分,在博士生专业基础课中至少选2学分) M1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8学分) A博士学科前沿课(学科前沿课程至少1学分)

L综合素养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1学分,其他课程不计入最低总学分) L1跨一级学科课程(跨一级学科课程,在本学科培养方案以外课程的中任选2学分。)

六、 培养环节:

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博士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学术英语课程,博士生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文素养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科学研究方法、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等内容;

(3)跨一级学科课程各学科应选择其它一级学科课程目录中基础性强、覆盖面宽、教学效果好、学生选学人数多的专业课程作为跨一级学科课程,课程类别和数量由各一级学科自定;

(4)学科前沿课程可由各学科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博士研究生讲授,参加名家讲堂或其它专家讲座可取得该课程学分;

(5)直博生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须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须在两年半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科研实践

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的环境氛围。践行知行统一,着重培养博士生

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组织能力。博士研究生应侧重于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等科学研究环节。完成后由博士生本人填写《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实践考核表》,经指导教师及学院审核后归入本人档案。 3.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工作是博士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起点。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有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4.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后一年左右,应撰写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并向考核小组作学位论文中期汇报。中期汇报的内容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等,同时,还应列出投稿论文、发表论文、专利和科研成果等能证明论文研究进展的材料。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5.国际交流经历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为博士生提供了国际会议交流、短期访学、联合培养、出国攻读学位等项目,博士生在读期间应至少有一次出国(境)学术交流经历。 6.学位论文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创造性和相当的工作量,应能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国民经济和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具体要求按《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7.学位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七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鼓励博士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见《西北工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