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整册教材简析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的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植物”这个单元中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大树和小草”“观察水生植物”“植物的叶”“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这个单元中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 这个单元中包括“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谁更硬一些”“比较柔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砖和陶瓷”“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这个单元中包括“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些”“比较水的多少”“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吗”“空气有重量吗”。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简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所使用的年级有三个班。三个班的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已习惯于语数课堂上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
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比较欠缺。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四、教学目标要求
1 、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 、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5 、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完善对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特殊性质的认识,理解材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6 、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感观和简单的器材(各种瓶子、脸盆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7 、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五、培优辅差措施
三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大,而且又是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优劣的区别不是很大,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素养较好的学生让他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来更好的提升自己。 2、对差生进行课后辅导,让他尽可能的弄懂所学的知识。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5、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
7、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
六、单元(课)授课计划
周次 日期 单 元 课 次 1 内容(课题)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时 1 准备工作 结合活动 植物的种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子,放大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镜 目的要求 凤仙花种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子、花盆、种子的萌发过程。 土壤等 试管、带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根的新鲜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芫萎、植物油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凤仙花、出问题。 记录纸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凤仙花 用。 凤仙花、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观察记录内的顺序解剖花。 单 凤仙花,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一张大白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纸 蚕卵,放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大镜和养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蚕用的小中的变化。 盒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放大镜,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直尺,蚕 蚕茧,放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大镜,小和蚕茧。 剪刀,手电筒 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蚕蛾 行为。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观察记录 的一生。 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图片和资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料 2 1 一 | 四 植物的生长变化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茎越长越高 1 4 5 1 1 6 开花了,结1 果了 我们的大丰收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蚕的生长变化 蚕变了新模样 蛹变成了什么 蚕的生命周期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 7 1 1 2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五 | 八 3 1 4 5 6 1 1 1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1 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 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有关自己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气温计、体温计 1 温度和温度计 1 2 测量水的温度 1 3 温度与水的变化 水结冰了 1 九 | 十三 4 冰融化了 1 5 水珠从哪里来 1 6 水和水蒸气 1 7 水的三态变化 我们知道的磁铁 磁铁有磁性 1 十四 | 十八 1 磁铁 2 1 1 不同冷热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的水、水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温计,水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温测量记度。 录表 冰块、保观察、记录冰的特征,温杯、试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管纯净与不同。 水、水温计 烧杯,温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度计,记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录表、冰块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玻璃杯,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清水、冰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块 浅碟子、观察水在阳光照射下清水、记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号笔,玻结合生活中“水会干璃杯、小掉”的经验,讨论水的杯子、热蒸发。 水 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杯,食盐 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大小、形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不同的状给磁铁取名。 磁铁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磁铁和被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测试物品 什么。 3 磁铁的两极 1 4 磁铁的相互作用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指南针 做一个指南针 分单元复习 1 5 6 7 十九 复习 1 1 1 1 钢珠、大条形磁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铁、回形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针,没有设性解释。 标识的磁铁 磁铁,磁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铁座,无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标识的磁律。 铁 环形磁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铁,杯子小的一些方法。 等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指南针 制作指南针的材料 巩固一学期所学知识。
郭溪三小 黄默珊
2009-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