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2020年五年级三班主题班会

来源:小奈知识网
“我的学习,我做主”主题班会

山东省临邑师范附属小学 刘秀艳 设计背景

一般,新的学期开始,第一、二周,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们都充满信心的投入学习,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由于内容变得不再简单,加之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正确地学习态度,又缺乏坚持的意志和惜时的品质,造成成绩下滑,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基于这一点,开学后第五周,我设计了一节“我的学习我做主” 的主题班会。

教育目标

1、通过事例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认识必备的学习品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奠基。 课前准备

1、收集与“自学成才有关”的故事、具有坚韧不拔品质和惜时品质的人物的故事或是格言、名人名言。 2、排练班会中的节目。

3、制作课件。

教育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自主学习成就大——张海迪的故事》。(媒体配乐。)

师:你还知道哪些自学成才的故事?

(预设:学生讲自学成才的故事,可能有周恩来、居里夫人、海伦凯勒等) 师:同学们,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勤奋好学,认真学习,爱好学习、自觉地学习等。) 师:他们都把好好学习看作自己的责任,自觉地努力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让我们也向他们学习,争做学习的小主人。 (出示班会主题“我的学习,我做主”。)

二、情景剧表演,感悟正确的学习态度。

师:同学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只有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节课,才能学有所获。是不是每人都做到了呢?

四生上台表演哑剧《小明的课堂》。

课堂上,老师讲课,小明摆弄着铅笔刀,一会儿扯前桌女生的小辫,又用脚踢同桌,老师提醒要注意听讲,他安静了一分钟,又玩开了挂在脖子上的钥匙。

老师要收课堂作业了,小明一道题也不会做,干脆,所有的题随便写了一个数,就交上去了,然后,蹦蹦跳跳地玩去了。

师:同学们,对小明的课堂表现,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要认真听讲。)

师:课堂上小明的表现很让我们失望,那么他在家里的表现是不是可以安慰一下我们受伤的心灵呢?请欣赏《小明的双休日》。

两生上台表演情景剧:《小明的双休日》 (旁白)星期六,家里。小明做家庭作业。

小明:边做边东张西望,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摆弄玩具,还不停地唱着:“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检查怎么办,拿起菜刀跟他干。干不过怎么办,呼唤无敌奥特曼------”

小亮:(敲门)小明在家吗? 小明:(开门)是你啊?有事吗? 小亮:今天星期六,不如出去玩玩好吗? 小明:不行!我要做双休作业。

小亮:急什么?,明天不是还有一天的时间吗?走啦! 小明:(看看作业,又看看窗外)好吧,就玩一会儿吧! (旁白)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

小明:今天玩了一天,真累啊!(倒床睡觉)

(旁白)第二天早晨。小明正要写作业。

小亮:(敲门)小明小明,快走啊,陀螺比赛开始啦!咱们队就差你了。昨天不是说好了吗。

小明:可是我的双休作业还没做呢。 小亮:不急!上午玩,下午和晚上做。 小明:不行!下午我要上英语辅导班。 小亮:不还有晚上嘛,晚上做! 小明和小亮高高兴兴地玩去了。

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星期天先做完作业再玩,双休作业同样重要要认真对待等。)

师:学习中,有些人因为自己不努力,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值得我们同学们深思,请看表演。

两生上台表演情景剧:《小明考试》

(旁白)考场中,大家都都在聚精会神地考试, 一生举牌报幕:判断题。

小明:东看看,西瞧瞧,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太难了,怎么做啊?”“老师也专和我过不去,就出一些判断题、选择题,让我一个字也写不出,这可怎么办呢?” “有了!”从裤兜里掏出一枚硬币,“我会做了,如果正面朝上,我就打√,如果反面朝上,我就打X,不会错的,上天一定会帮助我的!”小明一边掷硬币一边做题,一下子十道判断题做完了。 一生举牌报幕:选择题。

小明:“每道题有四个答案,这可怎么办呢?”痛苦地抓着脑袋。“有了,真是天助我也!”跳起来,又从裤兜里掏出一粒骰子,“我扔骰子,出现1我就填A,出现2我就填B,出现3我就选C,出现4我就选D,出现5和6我就重新投。”

他一边掷,一边写……

小明:“哈,终于做完了!”小明得意地向同学们做着鬼脸,走上讲台,把试卷交给了老师。

师:同学们,你想对考场上的小明说些什么?

师:看完这三个短片,同学们想一想:小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预设:学生回答,学习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等。)

师:你认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学习态度投入学习?

(预设:学生讨论后回答,做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我们的任务一定要认真对待等。)

师:把学习搞好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要像张海迪那样作学习的主人!(板书:我要学。)

三、活动,感悟方法的重要性。

师:是不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呢?是不是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把学习搞好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记电话号码”比赛。 比赛规则:老师选两个小组参加比赛,每小组5人,老师出示10个电话号码,三分钟的时间内,记得多的小组获胜。其他同学都来做裁判,监督整个比赛过程。

(预设:两组比赛,有可能有一组是5人自己记自己的,另一组分工,每人记两个,有可能各组都分工或都不分工。)

汇报,两小组成员背出电话号码,同学们裁定胜利的小组。 师:请胜利的小组介绍背诵的方法。

(预设:小组长或代表发言。若是一组分工另一组不分工,师生分析分工的小组胜利的原因是做事讲究方法;若两组都不分工,则让两组分工重新比赛,各组对比两次比赛背诵的电话号码数,体会方法策略的重要性;若两组都分工,则告诉学生这就是做事讲究方法策略,远比各自为战背诵的要多。) 师:通过比赛你懂得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讲究方法,每件事都会做得很好。) 师板书:讲究方法。

四、榜样引领,领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师:科学测试证明: 95%的人智商介乎70至130之标准范围,只有2.5% 的人智商低于70。因此,智力绝不是成绩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学习方法,“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方法,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环节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类型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方法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课时认真听课,可是一堂课结束时,刚刚才学过的内容就象沙子一样从我们的大脑中滑漏,上课明明听懂了,下课却什么也不会;考试时经常忘记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遇到的明明是以前做过的题型,可是在考场上怎么都做不出来;不是我们的脑子笨?是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师:你认为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课堂表现最棒? (预设:同学们推选。)

师:下面请xx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她)听课的方法。

(预设:典型发言,发言后,师引领学生总结听课的方法并课件出示: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点;

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分析(尤其是预习中的重点); 4、听好课后小结。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大胆地联想、猜想、归纳;

4、反思,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

分析。

1、记要点, 2、 记疑问,; 记 3、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记课后思考题。 五、 感悟优秀的学习品质

师:同学们,我们明确了学习态度,掌握了学习方法,是不是就一定能搞好学习了呢?不一定!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优秀的学习品质!

课件出示苏格拉底坚持性故事和朱自清的《匆匆》节选。

师:说说你知道哪些具有坚韧不拔品质和惜时品质的人物的故事或是格言、名人名言?

(预设:学生讲故事,说出收集的名言、警句。)

师:有毅力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

六、班会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明确了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必备的学习品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后,送给同学们几句话:不是为了避免麻烦才做事,不是为了得到奖赏才做事,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才做事,不是为了遵守规则才做事,我们勤奋好学,与人为善,因为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七、布置作业

师:班会课就要结束了,我给同学们布置一项课外作业,做一期主题为“我的学习我做主”的手抄报,老师会请同学们评选出优秀手抄报在班里展览。

教后记

任教十多年,三十多个学期,学期之初,总会有这样的现象,开学一、两周,

孩子们都能很积极地投入学习,但是,慢慢就会有一些孩子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上他们的小手不再举得高高,眼睛不再热切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开学之初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孩子们都能充满信心的投入学习,此时,孩子们有一腔的热情在燃烧在释放。然而,当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难度之后,光凭一腔热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了,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优秀的学习品质的缺失,使我们的课堂少了一部分活跃分子,原本激情四射的课堂趋于平淡,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后来,一次发下测试卷之后,一名得到A等级的女同学欢呼:奥,又能吃上汉堡啦!我的心一缩,原来,这孩子的全部努力竟是为了得到家长奖励的汉堡!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听到一句这样的话:考好了要啥有啥,考不好要啥没啥。我一下子意识到,很多孩子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的而学习是为了取悦父母,得到奖励,因而,端正学习态度尤为重要。

三个情景剧来源于我班的实际情况,是几个个例的综合,孩子们平时自己这样做时意识不到这样做是错误的、不应该的,但是,他们有极强的判断力,当别人那样做时,他分析起来就头头是道了。所以,三个情景剧演下来,端正的学习态度已自发形成。名人事迹悄悄地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天性,身边榜样的学习方法更易于孩子们接受,并且这样的榜样时时起着引领作用。手抄报是班会课的课外延续,是班会课内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班会课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班会课是万万不能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相信,每一节班会课都能激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心之波澜就是这样孕育的。

附: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

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