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跷垫拼音

跷垫拼音

来源:小奈知识网

跷垫的读音是:qiāo diàn。

跷垫的拼音是:qiāo diàn。 结构是:跷(左右结构)垫(上下结构)。 繁体是:蹺墊。 注音是:ㄑ一ㄠㄉ一ㄢˋ。

关于跷垫的词语

跷足抗手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衔口垫背  不期而然  跷足而待  跷蹊作怪  昏垫之厄  跷蹄蹑脚  不名一钱  

跷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跷垫[qiāodiàn]⒈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基础解释: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二、引证解释

⒈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宋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跷垫》:“宪宗朝,吴元济、王承宗拒命,经费尽竭。皇甫鎛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民间垫陌至七十。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引穆宗即位来,米盐每陌钱垫七八,所在用钱垫不一,詔从风俗所宜。则蹺垫之起,自唐皇甫鎛也。今俗谓明除者为蹺,暗蹺者为垫。”

三、网络解释

跷垫跷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odiàn,是指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综合释义: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宋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跷垫》:“宪宗朝,吴元济、王承宗拒命,经费尽竭。皇甫鎛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民间垫陌至七十。穆宗即位来,米盐每陌钱垫七八,所在用钱垫不一,詔从风俗所宜。则蹺垫之起,自唐皇甫鎛也。今俗谓明除者为蹺,暗蹺者为垫。”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网友释义:跷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odiàn,是指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关于跷垫的成语

跷足抗手  不期而然  伯道无儿  跷足抗首  跷蹄蹑脚  不齿于人  蹑跷担簦  蹑跷檐簦  不名一钱  昏垫之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