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卷答案(一)
一、仔细读题,认真填空.(第5题4分,其余每题2分) 1.(2分)2009年的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92000000人,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1。92亿 人,日均480万人,其中客流最高峰日是2月14日,单日发送旅客592。9万人,省略万后面尾数记作是 593 万人. 考点: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专题: 整数的认识.
分析: 把192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从个位起数出八位,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同时添上一个“亿\"字;
将592。9万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即可.
解答: 解:192000000=1。92亿;
592。9万=5929000≈593万. 故答案为:1.92亿,593.
点评: 题考查整数的改写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数的近似值.注意改写时数的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
小,应用“≈”连接.
2.(2分)由2个十、3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20.36 ,读作 二十点三六 . 考点: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专题: 小数的认识.
分析: 由题意知,这个数十位上是2,十分位上是3,百分位上是6.其它数位上是0,从高位到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读小数,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解答: 解:由2个十、3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0。36;
20。36读作:二十点三六; 故答案为:20。36,二十点三六.
点评: 这是一道综合题,既考查了小数的组成,又考查小数的读写. 3.(2分)小熊不小心把三角形玻璃打破了.它拾起其中的一块(见图),量出两个角后,按角分确定这是个 直角 三角形.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三角形的内角和.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180°﹣30°﹣60°, =150°﹣60°, =90°,
因为该三角形的一个角是90°,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
点评: 此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4.(2分)1。08乘 100 是108,39缩小到原数的是 0。039 . 考点: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由1。08到108,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了2位,即扩大100倍;
把39缩小到原数的
,相当于把3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三位,是0。039.
解答:
解:1.08乘100是108,39缩小到原数的是0.039; 故答案为:100,0.039.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
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5.(4分)
2600 千克=2.6吨 8.75元= 8 元 7 角 5 分 2小时30分= 150 分 0.56平方米= 56 平方分米.
考点: 质量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货币、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
算.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1)把2.6吨换算成千克数,用2。6乘进率1000得2600千克;
(2)把8。75元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8元,把小数部分0.7元换算成角数,用0.7乘进率10得7角;把小数部分0.05元换算成分数,用0.05乘进率100得5分;
(3)把2小时30分换算成分数,先把2小时换算成分数,用2乘进率60得120分,再加上30分得150分; (4)把0。56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数,用0.56乘进率100得56平方分米.
解答: 解:(1)2600千克=2。6吨;
(2)8。75元=8元7角5分; (3)2小时30分=150分;
(4)0.56平方米=5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2600,8,7,5,150,56.
点评: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
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6.(2分)0。08用分数表示是,如果把这个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0.080 .
考点: 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小数的性质及改写. 专题: 小数的认识;分数和百分数.
分析: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据此先把0。08写
成分数的形式,再进一步化成最简分数;
(2)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把0。08改写成三位小数为0.080.
解答:
解:(1)0.08==; (2)0。08=0。080.
故答案为:,0。080.
此题考查小数与分数的互化,也考查了小数性质的运用.
点评: 7.(2分)根据加法运算定律,(6.5+7。03)+ 2。97 =6。5+( 7.03 +2.97 ).
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专题: 运算定律及简算.
分析: 此题可运用加法结合律改写,即:(6。5+7.03)+2。97=6.5+(7。03+2。97 ). 解答: 解:(6.5+7.03)+2.97=6。5+(7.03+2.97 ).
故答案为:2。97,7。03.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加法结合律:a+b+c=a+(b+c). 8.(2分)下表是实验小学运动会四年级男子100米比赛成绩,获得第一名的同学是 刘岳东 . 李祺 13。8秒 东亮 14。1秒 刘岳东 13.1秒 张智远 14。3秒
考点: 简单的行程问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 行程问题.
分析: 依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比较四人用时的多少,再根据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即可解答. 解答: 解:因为13。1<13.8<14.1<14。3,
所以刘岳东获得第一名,
答:获得第一名的同学是刘岳东, 故答案为:刘岳东.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点:(1)小数大小比较方法,(2)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9.(2分)一个长50米的游泳池,刘老师已经游了5个来回,他游了 500 米.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根据题意,刘老师已经游了5个来回,也就是他已经有了5×2=10个单趟,也就是10个50米,然后用50×10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
50×(5×2), =50×10, =500(米).
答:他游了500米. 故答案为:500.
点评: 本题要理解好1个来回就是2个单趟,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10.(2分)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9。54 ,最小是 9。45 .
考点: 近似数及其求法.
分析: (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中4是最大的,据此求出;
(2)最小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进一数中5是最小的,百分位进一,十分位原来是5﹣1=4,据此写出.
解答: 解:(1)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9.54;
(2)最小是:9.45;
故答案为:9。54,9。4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最大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最小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
二、缜密思考,细心判断.(数学课上,李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请你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11.(1分)美美说:“前天,我去商店割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发现它的三条边长分别是6dm、5dm和12dm”. × .
考点: 三角形的特性.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6+5=11<12,
所以此三条边长不可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12.(1分)伟鹏说:“商场上一台彩电的标价是:3588元,如果改成用“万\"作单位,读作:零点三千五百八十八万元”. × .
考点: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专题: 整数的认识.
分析: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从个位数到万位,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再添上一个“万”
字,根据小数的读法:先按整数的读法读出整数部分,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即可.
解答: 解:3588元=0。3588万元,
0.3588万元读作:零点三五八八万元,
所以3588元,如果改成用“万”作单位,读作:零点三千五百八十八万元”.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整数的改写以及小数的读法,改写时注意把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再添上一个“万”字. 13.(1分)小林说:“我体重30千克,是表弟的2倍,爸爸的体重是表弟的4倍,爸爸的体重是60千克”. √ .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先求出表弟的体重,即30÷2=15千克,再求出爸爸的体重,即15×4=60千克,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 解:30÷2×4,
=15×4,
=60(千克);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依据除法的意义和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14.(1分)兰兰和小华面对面站着.兰兰对小华说:“你在我的正北方向上”,小华对兰兰说:“你在我的正南方向上”. √ .
考点: 方向.
专题: 图形与位置.
分析: 依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正北与正南相对,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 解:据分析可知:正北与正南相对,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方向的相对性.
15.(1分)张东对爸爸说:“我们家装修新房子,只能买正方形瓷砖才能密铺,长方形瓷砖不能密铺”. × .
考点: 图形的密铺.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所谓“密铺”,就是指任何一种图形,如果能既无空隙又不重叠的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铺”;所以看房子能否
密铺,不能仅仅看是什么形状,而且需要计算;据此判断.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张东对爸爸说:“我们家装修新房子,只能买正方形瓷砖才能密铺,长方形瓷砖不能密铺,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明确密铺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三、认真读题,用心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4%)
16.(1分)
A.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B.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 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考点: 三角形的分类.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大小可把三角形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没有钝角,有可
能是直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一个三角形,没有钝角,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但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7.(1分)要使26□580≈26万,□里有( )种填法. A . 4 B. 5 C. 6
考点: 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专题: 整数的认识.
分析: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还是用“五入”.26□580≈26万,显然是用“四舍
\"法得到的近似数,所以□里可以填0、1、2、3、4.
解答: 解:26□580≈26万,显然是用“四舍”法得到的近似数,所以□里可以填0、1、2、3、4.
答:口里有5种填法.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18.(1分)拼成一个 A . 1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至少要用( )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B. 2
图形的拼组.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用2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解:最少用2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
C. 3
点评:
19.(1分)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这个小数就( ) A. 扩大到原数的1倍、2倍、3倍 B.
缩小到原数的
C. 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考点: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学生关于三角形的拼接方面的知识,其中主要是学生对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定义的理解.
、、
专题: 小数的认识.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
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四、仔细审题,精确计算.(31%) 20.(10分)直接写得数. 60×30= 1.7+0.04= 25×4= 8×9×125= 25÷5×6= 3﹣2。4= 0。9+3。5= 100×0。16= 36﹣8+10= 40﹣0÷5=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60×30=1800, 1。7+0。04=1.74, 25×4=100, 8×9×125=9000, 25÷5×6=30, 3﹣2.4=0.6, 0.9+3。5=4.4, 100×0。16=16, 36﹣8+10=38, 40﹣0÷5=40.
点评: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21.(21分)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5+12×8 168×25×4 39.5+98.8(竖式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2×87+13×32 11.26﹣6.37﹣4.63 (101﹣98)×44÷12.
考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定律及简算. 分析: (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3)根据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4)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5)运用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6)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从左向右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1)25+12×8,
=25+96, =121;
(2)168×25×4, =168×(25×4), =168×100, =16800;
(3)39。5+98。8=138。3;
(4)32×87+13×32, =(87+13)×32, =100×32, =3200;
(5)11.26﹣6。37﹣4。63, =11。26﹣(6。37+4.63), =11。26﹣11, =0。26;
(6)(101﹣98)×44÷12, =3×44÷12, =132÷12, =11.
点评: 考查了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注意灵活运用验算定律进行简算,小数加减法对齐小数点.
五、自己探索,动手操作.(9%,每题3分) 22.(6分)观察图,按要求作答. (1)超市在少年宫 西 偏 南30° 方向上,距离少年宫约是 800 米. (2)学校在丁丁家的东偏南30°方向上,距离学校约是800米.请在下图标出学校的位置.
考点: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专题: 图形与位置.
分析: (1)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米,于是可以求出超市与少年宫的实际距离,再据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
即可描述出超市与少年宫的方向关系;
(2)先求出学校与丁丁家的图上距离,再据二者的方向关系,即可在图上标出学校的位置.
解答: 解:(1)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米,
则超市与少年宫的实际距离为400×2=800米, 所以超市在少年宫西偏南30°方向上,距离少年宫约是800米.
(2)800÷400=2厘米,
又因学校在丁丁家的东偏南30°方向上, 所以学校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点评: 23.(3分)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它不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西、南30°、800.
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以及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考点: 画指定面积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按角分类可知,三角形可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因此可在方格中画出钝角三角形
或直角三角形即可.
解答: 解:作图如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及其画法.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29%,第5题5分,其余每题6分) 24.(6分)学校食堂买来多少千克大米?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图文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每车运150千克,则5车共运150×5千克,还有130千克没有运,则学校食堂买来大米150×5+130,解决问题. 解:150×5+130, =750+130, =880(千克).
答:学校食堂买来880千克大米.
点评: 先求出运走的重量,然后加上没运走的,即为所求.
25.(6分)“六一”儿童节到了,郭老师去购买奖品,买笔记本用去57.6元,买钢笔的钱比买笔记本的钱少23。7元,郭老师买奖品一共用去多少元?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买笔记本用去57。6元,买钢笔的钱比买笔记本的钱少23。7元,则买钢笔的钱是57。6﹣23。7=33.9元,再据加法
的意义,即可得解.
解答: 解:57。6﹣33。9+57。6,
=33。9+57。6, =91.5(元);
答:郭老师买奖品一共用去91.5元.
点评: 求出买钢笔的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6分)商场开展节日大酬宾活动.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图文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已知6双72元,则每双72÷6元,那么买12双要72÷6×12元,解决问题. 解:72÷6×12, =12×12, =144(元).
答:买12双要144元.
点评: 此题运用了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27.(6分)国庆节“康康”旅行社推出“xx风景区一日游”两种出游价格方案:现有成人5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考点: 专题: 分析: 解答:
最优化问题. 优化问题.
分别算出方案一和方案二以及交叉买票所花的总钱数,然后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方案一:80×5+30×4, =400+120, =520(元); 方案二:50×(5+4),
=50×9, =450(元);
方案三:可以让成人5人买团体票,4名儿童购买儿童票, 50×5+30×4, =250+120, =370(元);
因为:370<450<520,
所以选用成人5人买团体票,4名儿童购买儿童票最便宜.
点评: 在购票的优化问题中,一般尽量让成人购买团体票,儿童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和成人交叉搭配团体票或单独购买儿童票;
总之怎么省钱就怎么购票.
28.(5分)下面是亮亮家2009年1月份至5月份用水量统计表.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用水量(吨) 27 32 20 25 29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 二 月份用水量最多, 三 月份用水量最少,相差 12
吨.
考点: 统计图表的填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专题: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
(2)通过统计图可知二月份的用水量最多,三月份的用水量最少,用二月份的用水量减去三月份的用水量就是二、三月份相差的吨数.
解答: 解:(1)补充统计图如下:
(2)二月份用水量最多,三月份用水量最少,
相差的吨数:
32﹣20=12(吨);
答:相差12吨.
故答案为:二,三,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制作及考查学生运用统计图的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