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三、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

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2.指出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2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

①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一般有明显的标志性时间词语。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建筑物、景点等,多有明显的方位词。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3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或与上文说明内容不照应。如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说明文的语言:

㈠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①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②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4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类型③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④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一般从文中找出修饰、限制、表估计的词语。答题模式:句中的×××词,表示修饰(限制或估计),准确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㈡语言的生动性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对策:使用了××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5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11.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12.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对策:①首先要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②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回答,不能漫无边际,信马由缰。

③ 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显微镜下看眼泪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6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①人人都会流泪,时至今日,恐怕地球上找不出一个从未流过眼泪的人。可是,人人都知道人为什么流泪.泪水里面有些什么,有多少生理作用等深层次的问题吗?结论只能是——未必。

②那么,就让我们撷取一滴人类的眼泪,放到显微镜下面仔细看一看吧——

③首先一个秘密是,泪水源于何处:从医学角度来看,眼泪是一种称为泪腺的腺体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泪腺又在何处呢;用手轻轻翻开上眼睑,泪腺就大白于你的视野中—位于眼球的外上方。就是这么个很不起眼的小东西,营造了一个千古之谜。直到今天,不少科学家还在为它“消得人憔悴”呢!

④那么,这种神奇的液体中都有些什么宝贝呢?据科学家检测,眼泪中99%的成分都是水,其余的成分则有帮助眼球表面保持湿润并起到保护的作用。这些成分包括氯、钠、钾等矿物元素,合在一起使眼泪有一种微咸的感觉,同时还帮助眼球内保持合理的元素数量。另外,一种名为MUCEINA的蛋白质负责防止水分蒸发,以避免眼睛干涩;另一种名为BETASILINA的物质与盐酸溶菌酶,则可以破坏可能附着在眼球上的细菌,防止眼睛遭受细菌的感染。

⑤第二个秘密是,人类的眼泪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眨眼间产生的,谓之基础泪。据测算,一般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3次左右,而人的一生眼睛平均眨动大约2.5亿次。每眨一次眼,眼睑便从泪腺带出一些泪水来。这种泪水的主要成分是盐类与灭菌物质,其使命是冲掉异物、刺激物等,发挥清洁卫生的作用——这也就是眨眼的功能:每一次眨眼,等于给眼睛来一次大扫除。不过,这种泪水的量很少,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它,眼睛里就会感觉到有东西或灰尘存在,甚至由于眼角干涩而导致失明,同时眼睛失去抵抗微生物侵袭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这种泪水在胎儿眼睛形成时就开始出现并存在了,算得上人体最早出现的一种泪水。

⑥第二种眼泪,是由于条件反射而流出的泪水,同样具有纯生物作用。这种反映泪是—种保护性的反应,通过这种保护,可以防止异物与脏东西潜入眼中,例如灰尘、污染物、沙砾、碎片、粉末、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7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脏水、烟雾与小昆虫等。这种流泪是主观无法控制的,因为它是一种对侵入性刺激做出的回应。与基础泪也大不相同,流出的量明显增多。这种泪水的诞生较“基础泪”晚一些,从出生起或者生命的头几个月才开始拥有。

⑦第三种眼泪,出于激动而流出的泪水,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没有,可以说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人类在感到悲痛、受到恫吓、感到兴奋或出于同情时,一般很难抑制住这种泪水的流出。尽管知道这种泪水不起任何生物性作用.而只是一种心理上的表现与发泄而已,俗称哭泣。

⑧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哭泣呢?最早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的英国科学家。人类进化论的创始者达尔文。他认为,就儿童而言,哭叫是为了寻求帮助,但是他在不断发出哭叫的同时,血液就会在泪腺中增加流量,而肌肉的收缩作用就是会刺激哭泣。哭泣具有释放情感的作用。这种解释得到了普遍接受,也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可以说,动感情而流泪不仅能抑制心理疾病,还可以排除毒素并保持鼻腔与喉咙的湿润。

⑨以情绪为例,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痛苦的时候,就会泪流满面,而且会表现为“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是因为过多的泪水经过泪囊和鼻泪管进入了鼻腔的缘故。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感。泪水中含有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即亮氨酸——脑啡肽复合物及其催乳素。有趣的是,这两种化学物质仅存在于受情绪影响而流出的眼泪中,在遭受洋葱等刺激流出的眼泪中则测不出来。因而他们认为人体排出眼泪,可以把体内积蓄的导致忧郁的化学物质清除掉,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绪舒坦轻松。

⑩此外,眼泪还是某些疾病和用药情况的“晴雨表”。泪水中含有一种十分复杂的化学物质,它的组成会随人体罹患疾病和服用药物情况的不同而变化。因此,眼泪能准确地反映出身体的健康情况,并能用于检测运动员是否服用了违禁药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用眼泪诊断疾病的专家,已经找到一种方法,能在受检者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取出他们的眼泪,进行极其精密细致的分析,发现疾病,寻找病因。可以相信,科学家们的这些研究工作,将进一步揭开眼泪之谜,用于临床而造福于人类的健康。 [阅读训练]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8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1.文章依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第①段放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人的眼泪的生理作用有哪些?文章在说明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第⑤⑥⑦段说明了人的三种眼泪,那么说明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5.第⑧段中加点的词“就儿童而言”对说明人类哭泣的原因有什么表达作用?

6.民间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你认为这种说法科学吗?

7.人的眼泪有哪几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应当属于哪一种?请再列举二例带有“泪”字的诗句。

8.请以题目“看”为例,说说本文的语言特

《微课与慕课》(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 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 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 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9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 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

约........1 0..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 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 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 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 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 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 【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12.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

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0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分)

神州第一味

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此亦豆腐之谓乎?

②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这,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淮南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膏丹,后来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豆腐因而有了庙堂、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故,国人上上下下,神州东西南北,莫不深爱之。

③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红烧肉不能日日吃(犹如治国不能长期用法家),其它的,但食无妨。豆腐之味有容乃大,因其“几乎无味”,所以左右逢源:加点肉末,则具儒家韵味;油豆腐烧肉,别有法家风貌;白水煮豆腐,深得佛家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豆腐干豆腐丝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或者豆浆„„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正如西方人在“啃得急”、汉堡包以及可乐中寻到胃的伴侣。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我想,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更因“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

④豆腐的温柔朴善,源自她的“娘”——黄豆的良善仁厚。黄土地,黄豆子。五谷之一的“菽”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1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大豆),中国是最早的栽培者。《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读之,思古之幽,五内俱热。豆子、豆腐为国粹。玉米、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外邦。菽,总让我们亲切。“煮豆燃豆萁”的心酸,“种豆南山下”的向往,“菽水承欢”的亲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家乐„„这些,很中国。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它营养丰富,以至于军粮(含军马饲料)也少不了它。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因为自备了根瘤菌,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许多粮食用来做酒,大豆却“不参加这类派对”,甘心平凡,大智若愚。如此良善之“娘”,其“后代”能不好吗?豆腐“之前”的水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水豆腐“之前”的豆浆,外活泼内仁和,如史湘云。豆浆配油条,乃乾与坤、阴与阳、水与火、刚与柔„„之配,因其含如许高度之哲理,方成就“油条加豆浆”之美味。豆浆和牛奶,国人宜豆浆。牛奶有游牧文明的冲动野力;豆浆具农耕文明的隐忍良善。豆腐呢,好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豆干像晴雯,性韧味厚。油豆腐,可比附一下王熙凤。霉豆腐像刘姥姥„„

⑤“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档中滚雪花。”——唐诗的如此意境当永随国人。“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清·李调元《豆腐乳》),如此滋味当长存人间。“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⑥啊,豆腐,识君之味,百味可解!

20.本文一次介绍了豆腐的相关知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天空。(4分)

豆腐之源→ → →豆腐之韵

21.从实用角度看,国人乃至西方人喜爱豆腐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2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1)“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中“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3.文末说:“识君之味,百味可解。”结合全文,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4分)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

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3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⑪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4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⑫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6.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7.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8.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

29.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一样的事物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例,并就其中一例简单解释其作用。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5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白《中国利普文学精选》2014年版,有删改)

16.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

17.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6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9.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7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2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4.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5.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6.第⑥段中加点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7.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一)1.从概括文章的内容方面设题,答案为:人流泪的原因 泪水的构成 泪水的生理作用。

2.总括全文的说明内容,限定了全文的说明顺序,从这段中可以提炼出说明的主要内容。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8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3.流泪可释放感情,可以抑制心理疾病,排除毒素,保持鼻腔与喉咙的湿润等。辨别说明方法可说出数据、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作注释、举例子中的三种。

4.第1段限定全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而说明眼泪的种类时则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如“基础泪算得上人体最早出现的一种泪水”,“反应泪”较“基础泪”晚一些。所以说明三种眼泪的顺序不能颠倒。

5.说明了儿童“哭泣”的目的一-为了寻求帮助。规定了寻求帮助的范围,使句子表意更准确,更严密。

6.这种说法不科学。据文章介绍的泪水的生理作用看,人人都流泪,恐怕世界上也找不出一个从未流过眼泪的男子汉。民间的传说不过是强调了男儿的坚强,不轻易宣泄自己的感情。

7.文章清晰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可从第二个秘密中轻易的找出:基础泪、反应泪、哭泣。题干中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词句表达的是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战士们在寒夜中徘徊,而脸上的泪痕表现了他们内心的苦闷,因而是很难抑制感性的泪水,是“哭泣”(王勃《送杜少府主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等等)

8.“看”不仅是目视,更侧重与研究。表达了本文活泼、风趣、概括性强的特点。

(二)12.(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2)是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解析】从“‘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中提炼出两个主要特征。

13.(1)说明方法:下定义;作用:指出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及性质。(2)列数字,突出“微课”之“微”(时间短)的特点。 【解析】(1)划线句子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是标准;“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目的;“开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19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是特点。(2)第③段主要说明微课是“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但划线句子是强调微课时间之短(“微”)的特点。

14.四段文字,按照事理顺序,先国内后国外,依次说明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对微课的知识进行了解说。

(三)20.豆腐之味;(2分)豆腐之性。(2分)

21.因其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2分,答到两点给1分,答到四点给2分)

22.(1)不能,“据说”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1分)表示“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的说法是不十分确定的,删去则过于肯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作比较,(1分)通过小麦的锋芒和高粱的张扬来突出菽的朴茂含蓄的特点。(1分)

23.“几乎无味”的豆腐原味(或豆腐之味);(2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家之味(或“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

(四)25、选文依次写了自拍杆的构造和好处、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以及各国对自拍杆禁止使用的情况。

26、第一自然段用自拍杆在“两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自拍杆使用范围之广,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7.列数字、打比方, 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拍杆在使用时应注意伸缩杆的长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20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28.不能调换。⑨段说明的是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情况,第⑩段说明的是如今自拍杆的使用情况,⑨⑩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并且与第⑧段内容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

29.手机支架、笔记本散热架、移动充电器、蓝牙耳机、车载导航等。例如手机支架,可以代替手和手臂,长时间托举电话,缓解疲劳。

(五)16.鲸落是落入深海海底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鲸的庞大尸体。或:鲸落是鲸鱼的庞大尸体落入深海海底后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

17. 指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吃掉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后,食物残渣可以维持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生存两年。

18.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估计,删去后就变成肯定了,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严禁捕杀濒危鲸种;控制工业化捕鲸:设立濒危鲸种保护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言之有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23.逻辑顺序

24. (1)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2)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人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3)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和床边。如不使用WiFi,最好将其关闭。(4)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

25.举例子、作比较;真实具体地说明了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26.不能,“极”是表程度的词语,强调可能性大,说明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很容易对人体造成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21页

2014届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说明文专题】——人生如茶收集整理

伤害。去掉后不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 第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