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排水盲沟在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小奈知识网
排水盲沟在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李新元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6) 摘要:排水盲沟作为一种排水构筑物在市政工程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逐步应用到某些房建场地,有效的解决了抗浮、基 坑降水等问题,且效果良好。该文划分了建筑场地排水盲沟的种类,分析其适用条件,并介绍了几个成功应用的工程实例,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坑工程;排水盲沟;抗浮;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TU992.23;T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1673—5781(2012)05—0687—03 排水盲沟是用来疏排地下水(或地表下渗水)的 建筑场地位于单向斜坡地段,地下室两侧埋深存在一 一种构筑物,具备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材料普通、成 定差异,潜水水头线同地表坡度线大致平行。 本低廉等特点,在市政工程领域广泛应有,尤其在市 (2)临时性抽排式:其不具备设置自流式出口的 政道路路面排水、高速公路路基降(排)水[1]、软基处 场地条件,四周地势同拟建场地标高大致相当,必须 理排水等方面应用频繁。近年来,某些具备设置排水 在基坑内设置集水井,采用抽排地下水的方式确保地 盲沟的房屋建筑基坑场地也逐渐使用,并经运营发现 下水头保持在合理的高度,并在地下室底板设置后浇 效果良好。 带,待上部荷载足以抵抗地下水上浮力后,则可封闭 建筑基坑利用排水盲沟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后浇带。此种盲沟可适用于降低地下水位对周围场 其一是临时或永久降低地下水头,解决场地抗浮问 地影响较小且抗浮水头高度不大和地层渗透性不大 题[2],同时也解决了勘察对场地抗浮设防水位调查难 的场地,关键之处在于后浇带质量控制环节『7]。另外 或调查不准确的问题,避免过于保守的设计带来的成 在填海造陆地区基坑地下水处理亦经常采用此种 本浪费;其二是临时性的降低地下水位,为基坑施工 方式 引。 提供干燥的作业空间,满足施工要求,提升工程 (3)永久性自流式:其设置条件和适用场地条件 进度[3—4l。 同临时性自流式排水盲沟基本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 1排水盲沟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其自流式出水口永久设置,确保地下水头始终控制在 地下水底板以下一定深度。该种盲沟的设计要考虑 通过分析排水盲沟在建筑基坑场地的应用,从使 到周围场地的长期规划,保证出水口通畅,在必要的 用时限、排水方式不同,排水盲沟可分为I临时性自流 情况下存在后期改变出水口位置的情况。市政道路 式、临时性抽排式、永久性自流式_5]、永久性抽排式 或高速公路设置的排水盲沟基本原理同此,可归纳为 4类。 此类盲沟型式。 (1)临时性自流式:在使用时间上非永久性的, (4)永久性抽排式:其设置条件和适用的场地条 仅在基础或地下室施工期间降排地下水,保持一定厚 件同临时抽排式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坑底设置永久 度的“干燥”施工层[6],待上部建筑施工到一定程度, 性的集水井,并要设置自控的抽水装置和预备的应急 确保上部荷载足以抵抗水头产生的上浮力后,则可将 装置,待集水井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自动抽水, 排水盲沟自流式出水口浇筑封闭,完成排水盲沟的历 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自动关闭抽水。此类盲沟存在 史使命。自流式排水盲沟出水口可设置在拟建场地 长期的运营成本,如能够对抽排的地下水加以利用则 内地势低洼地段或引流至场地外。此类盲沟适用于 可以优化资源利用l9],降低成本。 收稿日期:2012—07—19;修改日期:2012—08—29 作者简介:李新元(1981一),男,安徽六安人,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工程与建设》2012年第26卷第5期 687 2工程实例 2.1工程实例一 土层(QrTl1)、冲洪积(Qa )含粘性土砾砂层、残积 (Qe )砾质粘性土层,平均厚度分别为2.60 m、 4.10 In、14.50 m;下伏基岩为燕山期侵入粗粒花岗 岩( ),发育全、强、中、微四个风化带。地下水位埋 深2.4~2.6 m,标高4.86~5.06 m,建议抗浮设防 水位取绝对标高5.0 m。基坑侧壁各岩土层分布情 况,见图2所示。 (1)工程概况:深圳市福田区深南路香蜜湖段某 大厦附楼场地,地上8层,设计一矩形基坑,基坑为一 矩形,长58.9 in,宽19.7 m,设计8层地下室,开挖深 度19.5~20 m,兼做商业和停车场使用,基坑线退让 用地红线0.8 m。建筑场地红线北侧距既有高23层 建筑3 m,南侧距多层建筑9.4 rn,西侧距高层建筑 7.0 m,东侧距高层建筑和既有地下室13.0 m,施工 场地狭窄(图1)。 (2)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面类型为 台地地貌,场地高程介于7.36~7.63 m,平均地面高 程为7.49 m,周围地势高程变化不大,地势平坦。根 据勘察揭露,场地上覆第四系覆盖层分布为人工杂填 西北角 ,圈1基坑场地平面布置图 东北角 自然地面平均高程7.5m B、 (1)杂填土 i / 、A 占 ~ ■ 东南角 挠浮永位高程5,9… 0 西南角 D一 西北角 A⑤砾质粘性土 基坑底面标高.12.35 m 一一 /——,—— = _~  \ . ③强风化花岗岩 、 面酝墙底板标 一 』” 一 一 ——础 糍 鸯 :=== — = 图2基坑侧壁岩土层分布 (3)抗浮设计及排水盲沟的应用:基坑采用地下 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基坑开挖采用跳挖施 工,采用坑内集水井抽水和排水沟明排方式排出坑内 地下水,同时加强周围既有建(构)筑物监测。原抗浮 设计采用间距为900 mm×900 mm抗浮锚杆,锚杆 采用(725螺纹钢,锚杆钻孔直径(2100,用M30水泥 岩。经设计计算,建筑物施工至地面一层时可完成集 水井后浇带施工。 在施工过程加强了周围既有建构筑物的监测工 作,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节约工期2月余,节约投 资300余万元。该建筑运营至今2年多,效果良好。 可见在地下水贫乏地段,必要时利用临时性抽排式排 水盲沟代替抗浮锚杆设计是可行的。 2.2工程实例二 砂浆浇灌填充,单根锚杆的抗拔极限承载力为 300 kN。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基坑土方开挖过程 中,发现地下水涌出量较少,在可抽排范围内,经专家 会讨论分析,优化抗浮设计,取消原设计的抗浮锚杆, 利用临时性抽排式排水盲沟疏排地下水,排水盲沟断 面尺寸宽×深为500 minx400 mm,平面布置呈矩形 (1)工程概况:深圳观澜某一建筑场地,原始地 貌为剥蚀残丘斜坡地段,设1~2层地下室,室外地坪 设计高程为51.20 m,基坑底高程为41.60 m。场地 西侧为既有建筑物的边坡,坡顶高程约为58 m,东侧 为观澜河堤,高程约44.0 m左右,总体地势西高东 低(图3)。 方格网型式,东西走向布置2条,间距约10.0 m,南 北走向布置3条,间距约15.0 m。在盲沟交汇处设 置长×宽×深为1.5 m×l_5 m×1.5 m的集水井。 盲沟填料为级配碎石,母岩成分为微风化粗粒花岗 688《工程与建设》2012年第26卷第5期 (2)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层自上 而下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 )、系坡积(Q(] )含砾 粘土层、残积(Q【 l)砾质粘性土层,平均层厚分别为 1.66 m、4.68 m、6.03 m;下伏基岩为燕山期粗粒花 岗岩(镌)全、强、中、微四个风化带。地下水位高程介 于39.74 ̄45.30 m。东侧观澜河河面高程35.O0 m, 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值4O.O0 133.左右。抗浮设防水 位取值45.O0 m。 图3工程场地平面图 (3)排水盲沟的应用:设计地下水底板高程 41.6 m,而抗浮设防水位高程45.O0 m,为了避免设 置抗浮锚杆造成工期延长和造价增加,最终设计选用 永久性自流式排水盲沟以降低地下水位,盲沟排泄口 下缘高程为41.O0 m,排泄至观澜河内。排水盲沟自 西向东呈条带状平行布置,间距8.0 m,设计坡度 0.5%,沿基坑底部四周同时布置一圈盲沟同东西向 盲沟交汇。盲沟断面尺寸宽×深为500 mm× 400 ram,盲沟填料为土工布包裹人工碎石。不留设 后浇带,底板一次浇筑完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监测指标符合设计要 求,运营效果良好。可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利用 永久性自流式排水盲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节约工程 抗浮成本的设计是可行的。 2.3工程实例三 在堆载预压处理后的填海区,利用排水盲沟来疏 排地下水为基础施工营造“干燥”的施工环境在深圳 地区亦经常使用E 。。。位于深圳湾填海区的某一基 坑工程是一典型实例。 该工程原始地貌为滨海滩涂,后采用堆载预压处 理,填料以素填土为主,底部设置50 cm厚度的砂垫层 做为排水通道。地面高程5.6~7.8 m,基坑底高程为 1.05 m,基坑开挖深度6.65 m~6.85 m。基坑侧壁 主要土层为素填土,坑底和侧壁局部出露砂垫层和淤 泥质黏土层。基坑支护采用放坡结合土钉墙支护方 案。考虑到素填土为弱透水地层,仅局部出露的砂垫 层为主要渗透通道,地下水涌水量有限,采用了排水盲 沟疏排地下水的设计,而传统的设计多采用水泥搅拌 桩或旋喷止水措施。排水盲沟设置于坑底四周和坑 内,呈15 mX15 m方格网式布设,在盲沟交叉点设置 集水井抽水,盲沟内填料为土工布包裹的碎石,盲沟 断面尺寸宽×深为400 mmX400 mm。在预应力管 桩基础和地下室施工期间,通过盲沟系统顺畅地汇集 和抽排地下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且通过周边的监 测数据分析表明,对周围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未超 出设计范围。由此可见,此种临时陛抽排式排水盲沟 系统,疏排地下水的效果较好,较传统的水泥搅拌桩 或旋喷桩止水有节约工期、降低造价的优势。 3结束语 实践表明,排水盲沟不仅仅普遍利用于市政工程 上,在房屋建筑场地也可以合理的运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利用盲沟疏排、降低地下水位而代替传统的 抗浮锚杆(抗浮桩)的抗浮设计或搅拌桩、旋喷桩止水 设计,能较好起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 但盲沟的使用条件有限,应经场地勘察并充分了解场 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关的设计参数,切不可盲 目的推荐设计使用。 [参考文献] [1]解晋涛.浅谈路面排水盲沟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5):294—295. E2]李天成.盲沟排水取代抗浮锚杆在某工程中的应用EJ].施工技 术,2Ol1(2O):7O一7l_ E3]董利华.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基坑的综合降水技术EJ3.施工技 术,2006(6):78—8O,85. E43赵小全.盲沟降排水在某基坑降水工程中的应用EJ3.科技情报 开发与经济,2006(1):298—299. E5]吴兵丰.排水盲沟在地下建筑物抗浮工程中的应用EJ].科技致 富向导,2OLO(11):161—162. [6]王贤能.填海造陆区基坑工程地下水处理实例分析EJ].岩土工 程界,2007(11):79—80. E73齐凤霞.解决基坑明水的具体措施与方法[J].中国煤炭地质, 2009(S1):7O一72. E83杨满宏.杂土填海地区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技 术研究EJ].建筑施工,2OOl(2):7—9. E9]朱云升.土工合成材料在渗沟中的应用EJ].交通科技,2005(2): 44—46. Elo]曾国机,王贤能.抗浮技术措施应用现状分析EJ].地下空间, 2004(1):107—111,144. 《工程与建设》2012年第26卷第5期 6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