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陶瓷标准

来源:小奈知识网
卫 生 陶 瓷标准

目录

1.范围 2

2.术语和定义 2

3.产品分类 4

3.1瓷质卫生陶瓷 4

3.2陶质卫生陶瓷 4

4.技术要求 5

4.1外观质量 5

4.1.1釉面 5

4.1.2产品的洗净面、可见面、其它区域(安装面、隐蔽面)进行划分 5

4.1.3外观缺陷最大允许范围 8

4.1.4色差 8

4.2最大允许变形 9

4.3尺寸 9

4.3.1尺寸允许偏差 9

4.3.2重要尺寸 9

5.功能要求 13

5.1便器用水量 13

5.2坐便器冲洗功能 13

5.3小便器冲洗功能 13

5.4蹲便器冲洗功能 14

5.5溢流试验 14

5.6耐荷重性试验 14

5.7坐便器冲洗噪声 15

6.便器配套性技术要求 16

6.1防虹吸功能 16

6.2安全水位技术要求 16

7.连接密封性要求 1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陶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2.术语和定义 2.1釉泡

最大尺寸不超过1mm的表面隆起的部分。 2.2小包

最大尺寸为(1—3)mm的表面隆起的部分。 2.3大包

最大尺寸超过3mm的表面隆起的部分。 2.4棕眼

釉面上最大尺寸不大于2mm的小孔。 2.5熔洞

釉面上最大尺寸不大于2mm的孔。 2.6斑点

最大尺寸不超过1mm的异色点。除非数量足引起变色,小于0.3mm的斑点密集程度不足以引起变色时可不计。 2.7小花斑

最大尺寸为(1—3)mm的异色点。

2.8大花斑

最大尺寸为(3—6)mm的异色点。 2.9色斑

最大尺寸超过6mm的异色区或由密集斑点形成的异色区。 2.10坑包

最大尺寸大于6mm的凹凸面。 2.11标准面

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面。 2.12孔眼圆度

孔眼最大半径与最小半径差值。 2.13瓷质卫生陶瓷

由粘土或其它无机物质经混练、成型、高温烧制而成的、用做卫生设施的、吸水率≤0.5%,由釉陶瓷制品。 2.14陶质卫生陶瓷

由粘土或其它无机物质经混练、成型、高温烧制而成的、用做卫生设施的8.0%≤吸水率<15.0%的有釉陶瓷制品。 2.15节水型座便器

按本标准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用水量不大于6L水得座便器。 2.16节水型小便器

按本标准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用水量不大于6L水得座便器。 2.17节水型蹲便器

按本标准规定方法进行测试,用水量不大于8L水得座便器。 2.18溢流水位

当排水口关闭时或堵塞时,洁具内发生溢流水位。 2.19洁具

带配件的陶瓷件。 2.20配件

与陶瓷件配套使用的洁具配件、如水箱配件、座圈和盖、水嘴、软管及排水配件等。

2.21冲水装置

连接在供水管和便器之间的一种阀门,启动时水能以一定速度和预定水量流到便器中执行冲洗过程,然后慢慢关闭,并使存水湾中重新形成水封。 2.22水箱(重力)冲水装置

能储存一定水量 ,开启时由于重力作用而排出定量的水(含供水系统内同时排出的水)进入座便器。 2.23压力冲水装置

利用供水水压形成冲水装置,如压力冲洗阀和压力式冲洗水箱。 2.24临界水位

冲水装置因重力作用和真空作用而流回至供水管道内的最低水位。 2.25冲水周期

在冲水打开瞬间至供水阀完全关闭时间的时间内,完成冲洗便器内壁并补水至水封复位的过程。 2.26便器用水量

一个冲水周期所用的水量。 2.27静压力

进水阀关闭时,在水“无流动”的状态下供水管的水对进水管的压力。

2.28流动压力

冲水过程中,在水流动的状态下,供水管的水对进水管的压力。 2.29水封深度

从水封水表面到水道入口的最高距离。 2.30挡水堰

便器管道内控制水位的部位。 2.31水封表面积

当座便器中水充至存水湾挡水堰时,座便器中静止的水表面面积。 2.32安装孔平面

比安装孔半径打10mm的平面。 2.33排污口安装距

下排式排污口中心至完成墙的距离,后排式便器排污口中心至完成地面的距离。

3.产品分类

按吸水率分为瓷质卫生陶瓷和陶质卫生陶瓷。 3.1瓷质卫生陶瓷

瓷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见表1

表1瓷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表 种类 类型 结构 安装方式 排污方向 按用水量分 按用途分 冲落式 虹吸式 喷射虹吸式 漩涡虹吸式 冲落式 虹吸式 成人型 幼儿型 残疾人/老年 人专用型 挂箱式 座箱式 座便器 连体式 冲洗阀式 落地式 壁挂式 下排式 普通型 后排式 节水型 洗面器 台式 立柱式 壁挂式 落地式 壁挂式

普通型 节水型 小便器 蹲便器 挂箱式 冲洗阀式 落地式 壁挂式 台式 壁挂式 壁挂式 坐箱式 隐藏式 普通型 节水型 成人型 幼儿型 净身器 洗涤槽 水箱 高水箱 底水箱 住咤用 公共场所用 小件卫 皂盒 生陶瓷 手纸盒等 3.2陶质卫生陶瓷 陶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见表2

表2瓷质卫生陶瓷产品分类表 种类 类型 装方式 洗面器 台式、立柱式、壁挂式 不带存水湾小便器 落地式、壁挂式 净身器 台式、壁挂式 洗涤槽 家庭用、公共场所用 台式、壁挂式 水箱 高水箱、底水箱 壁挂式、坐箱式、隐藏式 浴缸、淋浴盆 小件卫生陶瓷 皂盒等

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釉面

安装面及下列所述外,所有裸漏表面的平便器管道的排污口,釉面的能保证与配体完全结合。

4.1.1.1座便器和蹲便器,便器水箱背部和底部,水箱盖底部和后部,蹲便器安装后排污水道隐蔽面部位。

4.1.1.2洗面器:洗面器后部靠墙部位,溢流孔后部;台上盆底部;洗面器角位和立柱的后部。

4.1.1.3净身器:正常位非可见区域及隐蔽面。

4.1.1.4其它在窑炉内支掌烧成时非可见面区域也可以无釉覆盖。

4.1.2产品的洗净面、可见面、其它区域(安装面、隐蔽面)进行划分。

洗净面 可见A面 可见B面 其它 具体的划分如下

4.1.2.1盆

台下式洗面器 台上式洗面器 水槽

壁挂式洗面器 立柱式洗面器

洗面器及水槽表面区域划分示意图

1.2.2座便器

连体座便器 分体座便器

坐便器表面区域划分示意图 4.1.2.3水箱

水箱表面区域划分示意图

4.1.2.4小便器

小便器表面区域划分示意图 4.1.2.5蹲便器

蹲便器表面区域划分示意图

4.1.2.6净身器

净身器表面区域划分示意

4.1.3外观缺陷最大允许范围

表3卫生陶瓷外观缺陷最大允许范围 可见面 缺陷名称 单位 洗面器 A面 B面 其它区域 开裂、坯裂 mm 不允许 不影响使用的允许修补 釉裂、溶洞 mm 不允许 大包、大花斑 个 不允许 棕眼 个 总数2 总数2 2:总数 5 小包、小花斑 个 总数2 总数2 2:总数 6 釉泡、斑点 个 1:总数2 2:总数4 2:总数 4 波纹 mm² ≤2600 缩釉、缺釉 mm² 4mm²以 不允许 下1个 磕碰 mm² 不允许 20mm²以下2个 釉缕、桔釉、坯 粉、落脏、剥边、 不允许 烟熏、麻面 注:1、数字前无文字或符号时,表示一个标准面允许的缺陷数。 2、其它面,除表中注明外,允许注明外,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缺陷。 3、05mm以下的不密集棕眼可不计。 4.1.4色差 一件产品或配套产品之间应无明显色差。

4.2最大允许变形

卫生陶瓷产品的最大允许变形量应符合表4规定:

表4最大允许变形 单位:mm 产品名称 安装面 表面 整体 边缘 座便器 3 4 6 ———— 20mm/m最大 洗面器 3 6 4 12 小便器 5 20mm/m最大20mm/m最大————

12 12 蹲便器 6 5 8 4 净身器 3 4 6 ———— 20mm/m最大20mm/m最大 洗涤槽 4 5 12 12 水箱 底3、墙8 4 5 4 注:形状为圆形或艺术造型的产品,边缘变形不作要求 4.3尺寸 4.3.1尺寸允许偏差

卫生陶瓷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mm 尺寸类型 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外形尺寸 规格尺寸×±3% Φ<15 +2 15≤Φ≤30 ±2 孔眼直径 30≤Φ≤80 ±3 Φ>100 ±5 Φ<40 2 40≤Φ≤70 2 孔眼圆度 70≤Φ≤100 4 Φ>100 5 ≤100 ±3 孔眼中心距 >100 规格尺寸×±3% ≤100 3 孔眼距产品中心线偏移 >100 规格尺寸×3% ≤300 ±9 孔眼距边 >300 规格尺寸×±3% 安装孔平面度 2 排污口安装距 ±9 4.3.2重要尺寸 4.3.2.1座便器

附录C-1 5~20mm L

140-150mm ≥85mm W

≥100 mm

2-Φ15mm

H

≥50mm

≤107mm

100mm/180mm

≤100mm

200mm/305mm/400mm

单位:mm 类型 L H W 成人普通型 420 370 355 成人加长型 470 355 幼儿型 380 245 280

≥13mm Φ185mm 150mm

≤Ф100mm 25×13mm或≥Φ22mm

≥Ф185mm

下排式坐便器底部排污口

附录C-2

≥4-Φ22 mm

130mm

≤Φ107mm

150mm或200mm

后排式坐便器

盆、净身器

Φ35 mm 65±5 mm

10mm ≥70mm 44mm

51±6mm

进水口 排水口

200mm

102mm

205/200mm 825/820mm 2-Φ35mm 380/370mm 2-Φ30mm Φ35 mm

立柱式洗面器

附录C-3 水箱 Φ25或Φ29mm Φ65或81mm

小便器 单位:mm

30

≥60 13

100

70 10 20

150 360/370

蹲便器 单位:mm

60mm

270/220

430/340 610/480

E1 430 340 5.功能要求 5.1便器用水量

5.1.1便器用水量应符合下表6

表6便器用水量 单位:L 产冲洗用水量 品类型 普通型(双 座便器 9 挡) L 610 220 W 270 220

节水型(双挡) 普通型 6 11 蹲便器 节水型 8 普通型 5 小便器 节水 型 3

5.2坐便器冲洗功能

5.2.1墨水线试验

将洗净面擦干净,在坐便器水圈下方25mm处沿洗净面画一条细墨水线,启动冲水装置,连续进行三次试验,每次冲洗后残留的总长度不大于50mm,且每一段残留墨线长度不大于13mm方为合格。 5.2.2球排放试验

将100个直径为(19±0.4)mm、质量为(3.10±0.15)g的固体球轻轻投入坐便器中,启动冲水装置,连续进行三次试验,三次冲出排污口平均数应大于85个方为合格。 5.2.3颗粒试验

将65g(约2500个)直径为(3.80±0.25)mm厚度为(2.64±0.38)mm的圆柱形聚乙烯颗粒轻轻放入坐便器存水弯中,启动冲水装置,连续进行三次试验,每次冲洗后,坐便器中存留的可见颗粒数目不大于125个(5%)方为合格。 5.2.4污水置换试验

用800自来水配亚甲基兰,比例为5g/L为亚甲溶液。然后将坐便器冲洗干净,完成正常进水周期后,将30ml亚甲溶液倒入座便器水封中,搅拦均匀,由水封中取1ml溶液至容器 中,测定坐便器大档冲水时加水稀释为100ml;测定坐便器小档冲水时加水稀释为17ml,作为标准液。最后把坐便器中有色液全部冲干净,至水封中水为清水。再将30ml亚甲溶液倒入座便器水封中,搅拦均匀,启动冲水装置,冲水周期完成后,将座便器内的稀释液装入与装标准液同样规格的比色管中,目测标准液的色差,大挡稀释不低于100,小挡稀释不低于17方为合格。 5.2.5水封回复

若一次冲水周期完成后,排污口出现溢流,则表明水封完全回复,水封回复值与水封值相同若无溢流出现,则用水封尺测量回复水封的深度,水封回复应不小于50方为合格。 5.2.6防污性试验

用三块厚度为10mm的小块垫块将一块少500mm×500mm的透明模板支垫在坐便器坐圈上面,使其和坐圈上表面之间有10mm的间隙。启动冲水装置冲水,不得有水溅到模板上,直径小于5mm的溅水及水雾不计方为合格。 5.3小便器冲洗功能 5.3.1墨水试验

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在小便器洗净面1/2处沿洗净面画一条细墨线,启动冲水装置,连续进行三次试验,每次冲洗面残留墨线的总长度不大于25mm,且每段残留墨线长度不大于13mm方为合格。 5.3.2污水置换性试验 同5.1.2.4。

5.4蹲便器冲洗功能 5.4.1墨线试验

将洗净面擦洗干净,将市售墨水在蹲便器冲洗水圈下30mm处画一条细墨线,启动冲水装置,观察、测量残留墨线长度并记录,连续测试三次,每次冲洗后不得有残留墨线痕迹方为合格。 5.4.2排放试验

按下图1规定制定四个试体,将四个试体一起放到便器冲洗面上,立即冲水,观察并记录排出便器外的试体个数,测试三次,试体排出排污口总数应不不于9条方为合格。

肠衣:长约230mm

直径Φ25mm

细线

型圈

外套:医用纱布

布套绑线

Φ25mm

图1 5.4.3防污性试验

用三块厚度为25mm的垫块将一块至少600mm×500mm的透明模板支垫在蹲便器圈面上,使便器圈上表面之间有25mm的间隙。启动冲水装置冲水,测试5次,不得有水溅到模板上,直径小于5mm的溅水及水雾不计方为合格。 5.5溢流试验

将洗面器或水槽或净身器安装在一个水平台上,关闭排污口,把供水嘴的供水流量为0.15L/S,记录从水开始流入溢流孔至水开始漫出洁具的时间,应保持5min不溢流方为合格。

5.6耐荷重性试验

5.6.1试验一般要求

对壁挂式卫生陶瓷产品进行荷重试验时应确认该产品是否有配套支撑装置,如有应用配套的支撑装置进行试验,支撑装置在试验中应可观察。

落地式坐便器、立柱式洗面器应用水平安放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 各类产品的受力部位如下图 L

洗面器

小便器

5.6.2坐便器、洗面器、小便器耐荷重性试验方法

试验板表面面积600mm×225mmr的刚板,且在一面贴有厚度为13mm的橡胶垫 将试验板平放在被测产品上且使橡胶面紧贴被测面。缓缓向试验板垂直施加荷重,壁挂式坐便器和落地式座便器应加2.2KN的荷重;洗面器应加1.1KN的荷重;小便器应加0.22KN的荷重;洗涤槽应加0.44KN的荷重,保持10min,观察是否破损,无破损或开裂为合格。

5.7坐便器冲洗噪声

坐便器冲洗噪声应不超过55D方为合格。

类型 普通型 加长型 L 250 300 坐便器

6.便器配套性技术要求 6.1防虹吸功能

所有配套的冲水装置应具有防虹吸功能。 6.2安全水位技术要求

配套水箱的有效工作水位至溢流口的垂直距离应不大于38mm;进水阀监界水位与溢流口水位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5mm;水箱(重力)冲水装置的非密封口最低位与监界水位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5mm。 7.连接密封性要求

7.1 产品与给水和排水系统之间的连接安装,应按安装说明进行,且能在不小于0.10MPa的静水压下保持15min无渗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