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梯行业报告

来源:小奈知识网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 ................................................................................................................................... 2

(一)行业管理体制 ............................................................................................................... 2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 2 二.行业介绍 ................................................................................................................................... 3

(一)产品介绍 ....................................................................................................................... 3 (二)发行人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 5 三.行业现状 ................................................................................................................................... 5

(一)行业竞争具有差异化格局 ........................................................................................... 5 (二)市场结构 ....................................................................................................................... 6 (三)电梯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 9 四.行业相关上市公司 ................................................................................................................. 12

(一)相关上市公司简介 ..................................................................................................... 12 (二)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 13

Shdtipo@126.com 20111225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管理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生产处于特种设备制造业;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电梯生产企业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起重运输设备制造业”。

(一)行业管理体制

电梯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质检总局,主要负责电梯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拟订安全监察目录、有关安全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对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和进出口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电梯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负责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准和电梯检验检测人员、作业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

电梯标委会是全国唯一的电梯标准化归口管理组织,承担电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审查、宣贯、解释、复审以及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8 对口的各项日常工作,负责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有关我国电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中国电梯协会为我国电梯行业的自律组织,协会按专业特点组建了设计与制造专业委员会、安装专业委员会和维修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全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协助和配合政府部门完成有关工作并促进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主要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主要法规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梯维修规范》。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二.行业介绍

(一)产品介绍

广义的电梯包括垂直运行的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

(1)电梯产品

电梯按用途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医梯、杂物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船舶电梯等按运行速度分为低速电梯(1 米/秒以下)、中速电梯(1 米/秒-2.5米/秒)及高速电梯(3 米/秒以上)。现代电梯中使用最普遍的为曳引式电梯,从原理上划分,曳引电梯主要由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组成部件及功能情况如下:

组成部分 主要部件 曳引驱动系统 曳引机、钢丝绳、导向轮、输出动力和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反绳轮 轿厢是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容器”;门机设在轿厢上,是轿门、层门启闭的动力源 对重装置、补偿装置平衡轿厢自重和部分的额定载重、减小轿厢侧与对重侧钢丝绳长度变化对电梯平衡的影响 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功能及应用 机械系统 轿厢和门 轿厢体、轿厢架、门机、机系统 层门装置 重量平衡系统 对重装置、补偿装置 导向系统 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 机械安全制动器、超速保护装置、起超速保护、冲顶和撞底保护、轿厢位置异保护系统 限速器和安全钳、缓冲器、常保护等作用。 极限开关 电气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 主控电脑板、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 为电梯提供电源和动力,控制电梯运行速度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显示电梯运行方向和轿厢所在的层站 电气安全门锁系统、强迫减速开关、在电梯运行异常时,立刻切断安全回路 保护系统 限位开关、称重装置 (2)扶梯产品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扶梯按用途分为公共交通型和商用型两类;按跨度可分为普通型扶梯(H≦6m)、中等高度扶梯(6m10m)。扶梯各部分的组成部件及功能情况如下表所示:

组成部分 驱动装置与曳引传动结构 导轨系统和张紧装置 功能及应用 机械系统 将动力传递给梯路系统中的链循环运动及扶手系统中的带运动 支承由梯级主轮和辅轮传递来的梯路载荷,直接支承和引导梯级的循环运动 桁架 梯级 安装和支承自动扶梯的各个部件,并承受各种载荷 直接承载乘客的运动部件,其质量对扶梯运行性能、舒适感和安全感等影响很大 扶手装置 梳齿板与梯级定 中心和防偏装置 润滑装置 供站立在扶梯梯级上的乘客扶手之用 防止梯级与梯路固定端之间嵌入异物而造成安全事故,控制梯级的横向游离,避免造成机件损坏或运行产生噪声、撞击声 减缓机件磨损,减小扶梯运行噪声,增加机件使用寿命 电气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对扶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运行监测系统 运行监测通过PLC 输入实现,主要用于监测曳引电机超速,并起安全保护的作用 故障显示系统 设置故障显示器,快速判断常规安全回路保护开关的状态 (3)产品性能

电梯产品的传统性能主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和舒适性。安全性:是指电梯产品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电梯的其他性能均以安全性为前提展开;可靠性:是指电梯产品在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规定时间内保持规定功能的概率;高效性:主要指电梯产品在 5 分钟高峰期内的运输能力;舒适性:研究表明,人们对电梯开关门间隔时间最短要求为 30 秒,到达目的地最长心理承受时间为90 秒,因此,可通过加速度、减速度的运用和气压装置的调整满足人们乘坐电梯时的舒适性要求。

此外,节能、环保、智能化已成为电梯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发行人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

电梯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钢铁、有色金属及各种零部件制造业,其关联性及影响主要表现在:钢材价格波动影响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成本,钢材质量影响电梯产品品质及其可靠性。对整机生产企业而言,直接面对的上游企业主要是零部件供应商。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电梯行业的技术进步、材料革新以及零部件的专业化规模生产能力的增强,将有助于提高对钢铁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控制能力。

(2)下游行业

电梯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建筑行业,其关联性及影响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动我国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轨道交通、机场、人行天桥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电梯需求量也将迅速增加。

三.行业现状

(一)行业竞争具有差异化格局

目前,国内电梯销售市场呈现出金字塔形竞争格局,形成了四大梯队:第一梯队,奥的斯、上海三菱、广州日立等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约为50%;第二梯队,迅达、蒂森、东芝、通力、富士达等十余家外资品牌公司,市场占有率约为25%;第三梯队,康力电梯、苏州申龙、江南嘉捷、京城中奥、山东百斯特、沈阳三洋、博林特、辽宁富士、许继电梯等十多家优秀的民族品牌,市场占有率约为13%;第四梯队,其余400 多家中小型内资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12%。行业竞争格局基本如下: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

(二)市场结构

(1)品牌结构:外资品牌主导国内电梯市场,品牌集中度较高根据 2007 年中国电梯协会研究报告,外资品牌约占国内电梯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民族品牌约占20%。外资品牌中,奥的斯、三菱、日立三大品牌约占市场总份额的50%;民族品牌呈现一定的集中度,康力电梯等十大民族品牌占据了民族企业市场份额的50%。国内市场相对需求不大的高端电梯产品均被外资品牌垄断,基本依赖进口。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梯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08 年,“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出口数量均达到了1/4 左右”。内资品牌电梯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说明内资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增强。

(2)产品结构:垂直电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低速电梯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国内电梯市场 85%的市场需求是垂直电梯产品,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约占15%。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数据,2005-2007 年,国内中低速电梯产量平均占到电梯总产量的98%以上。常用低速电梯行程高度一般小于45 米,中速电梯行程高度一般小于120 米,主要用于30 层以下的住宅楼或20 层以下的办公楼。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层次提高,在未来4 年可预期内,对高速电梯的市场需求量将逐年增加。中低速电梯主流产品的市场地位不会改变,中低速电梯仍将占据市场95%以上的份额。据中国电梯协会预测,2008-2012 年我国中低速电梯市场预测需求量如下表所示: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3)区域市场结构:经济发达地区需求量较大,中西部地区具备市场潜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差距反映在各地区对电梯产品的需求差异上。华东、中南(包括华南地区)、华北是我国电梯销售的主要市场。根据2007 年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统计(《中国电梯》杂志2008 年第8 期),华东和中南地区在用电梯数量在全国的比例分别为37.89%、30.79%,列全国一、二位,其次是华北、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以成渝经济圈为首的整个西北、西南地区电梯需求增长迅速。尽管现在总量还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在西部跨越式经济建设的拉动下,需求增速开始加快。其中,重庆和四川的上升势头比较明显,2007 年电梯新增量均超过4,000台。随着国家开发中西部政策的实施和推进,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电梯市场存在不容忽视的需求潜力。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三)电梯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不断升级,近10年房屋单位面积电梯配套需求持续上升。

考虑电梯行业滞后房屋新开工1年左右时间,我们根据X年电梯需求除以X-1年房屋新开工面积计算单位面积电梯需求台数,2000-2010年,单位面积需求台数呈稳步上升态势,由1.70台/万平方米升至3.14台/万平方米,年均增加0.144台。

图表房屋新开工单位面积电梯需求台数稳步增加

时间(年) 电梯需求 房屋新开工面积 单位面积需求台数 2000 37500 28259.03 1.70 2001 46700 35946.03 1.65 2002 63000 42259.85 1.75 2003 84500 54319.1 2.00 2004 110000 60413.86 2.03 2005 135000 66840.04 2.23 2006 168000 78131.35 2.51 2007 215000 94590.2 2.75 2008 245000 97573.9 2.59 2009 264000 116422 2.71 2010 365000 163776.67 3.14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单位面积台数10年年均增加值 0.144 资料来源:电梯行业协会方正证券研究所

(2)人均保有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10,提升空间巨大

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约为12.15台/万人,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120台/万人的高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大。截止2010年底,全球电梯保有量约为1600万台,全球人口总数为69.09亿,人均电梯保有量为23.16台/万人;瑞典等欧美发达国家人均电梯保有量约为120台/万人;我国电梯保有量为162.8万台,国内总人口数为13.4亿,人均电梯保有量为12.15台/万人,仅为全球人均电梯保有量的50%,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尽管电梯产销量高速增长,但市场需求远未达到饱和程度,我国电梯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电梯行业短期景气超预期:受益保障房及去年房屋新开工高增长

电梯需求约滞后房屋新开工1年,两者正相关;受益去年房屋新开工41%高增速,电梯行业景气高涨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电梯行业协会方正证券研究所

(4)近14年来,我国电梯销量迅速增加,1986-2010年我国电梯销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方正证券研究所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四.行业相关上市公司

(一)相关上市公司简介

1.上海机电(600835)

国内中高端电梯龙头、市场占有率18%,唯一由中方控股、最熟知国内市场、销售终端把控力最强的合资品牌。电梯及扶梯是上海机电的第一大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5%左右,主要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三菱实现。上海三菱主要从事中高端电梯生产销售,是国内的中高端电梯龙头企业。从1993年至今,公司已连续17年保持国内电梯行业单厂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约18%,仅次于奥的斯。2010年公司电梯销量已突破4万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成为中国电梯行业首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也第6次单厂年产销居世界第一,长期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

2.康力电梯(002367)

民族电梯品牌龙头,中低端市场合资替代空间广阔。公司是国内民族电梯品牌的领军企业,专注于电梯、扶梯、零配件生产及售后维保服务,产品定位中低端。在中低端电梯领域,公司产品技术水平接近于合资品牌同类产品,但在售价具有明显的优势,约比同类合资产品低10%-20%,替代能力较强。而目前,民族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25%左右,公司面临着非常可观的中低端市场合资替代空间。

3.长江润发(002435)

全球第三大电梯导轨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20%。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梯导轨的研制销售,通过20余年的沉淀,已发展为全球第3大电梯导轨制造商。目前,全球前3大电梯导轨龙头西班牙塞维拉、意大利蒙特费罗和长江润发在国内电梯导轨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4%、32%和20%。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是空心导轨国产化第一家、突破了外资品牌垄断,在扶梯导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20%、居行业首位。

4.新时达(002527)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梯控制系统配套供应商,微机控制主板(电梯控制系统的核心)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三年稳居行业第一,2009 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4%。依托坚实的研发

电梯行业分析报告

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赢得包括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德国蒂森克虏伯、芬兰通力等国际著名电梯整机厂商在内的国内外众多优质客户的青睐,成为被全球排名前四位的电梯整机厂商认可并批量配套的国内电梯控制系统供应商。

5.嘉捷电梯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特种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是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产品的安装、改造和维修。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2005 年-2009 年本公司电梯整机销售额和出口额在内资企业中均排名第一。

(二)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上市日期和板块 上海机电注册资本(万元) 电梯制造;冷冻空调设备制造;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人造板机器制造;人造板企业投资等 康力电梯2010-03-12 24,030 公司专业从事电梯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安装和维护等 长江润发 2010-06-18 13,200 (002435) 深圳中小板 新时达2010-12-24 20,000 主要从事电梯导轨系销售及服务 电控设备的生产、加工,机械设备、通信设备(除专控)、仪器仪表的销售,咨询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嘉捷电梯() 2011-11-9过会 上海A股 22,400(发行前) 公司是国内民族品牌电梯整机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集电梯整机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及后期维保为一体,主要产品为垂直升降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净利润 收入 1-6月 68,026 1-6月14,504 10,715 151,907 130,493 收入 净利润 49,598 9,368 50,197 8,010 40,759 6,389 收入 83,610 4,031 83,949 4,317 74,850 3,736 收入 净利润 112,384 108,994 82,394 11,240 11,987 8,420 收入 净利润 主营业务 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万元) 2011-09-30 2010 2009 1994-02-24 102,274 1143158 1325998 1098624 64,913 66,572 46,574 (600835) 上海A股;B股 (002367) 深圳中小板 统部件的研发、生产、净利润 (002527) 深圳中小板 5,736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