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初探

来源:小奈知识网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初探

周 敏

内容提要: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而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

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有“温故而知新”的精辟论说。他告诉我们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和开拓。如何巩固消化,教师布置学生做作业即为最好的形式。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通过练,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教师布置作业,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一些有“弹性”的作业,不搞一刀切,不千篇一律,可因人而异,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这种作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使学困生可以“吃得消”,优生也能“吃得饱”。例如: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课,《松鼠和松果》,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认真读课文,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把它画出来吧!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人听,有的可以把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写下来;有的也可以写写生字„„各种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给自己布置了切合实际,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创造的空间。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

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1、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如学完《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后,我让学生续写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后,在小木偶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通过续写,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文中所说的“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也懂得了要关爱别人。

2、做资料卡。在学一篇课文之前,我留预习作业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卡的大小要求是一样的,卡须有一定厚度,以便学生整理保存,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的财富。不要小看学生做成的这张小小资料卡,它里边可渗透着孩子们不少的汗水。如在搜集之前,学生得先会质疑,我要搜集什么?搜集什么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问

题马上来了,到哪里去搜集?这时学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搜集相关资料的渠道是很多的,如可以上网、查找资料、问周围的人等。从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3、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爬山虎的脚》一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布置学生自己去观察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把动物写的栩栩如生,还有的同学写出了自己种蒜苗或豆子每天的变化写的非常清楚。

三、拓宽学生视野,布置形式灵活多样的作业

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对单一重复的作业不感兴趣,因此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形式要力争灵活多样,富有弹性,具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来完成。快乐作业:多布置一些集动手、动口、动脑于一体的观察型、表演型作业,贴近学生生活,渗透各种情感教育,使作业更具人性化、人文化。书面作业:除了布置一些基础的抄写外,可让学生摘录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并准备默写。还可让每个学生搜集自己试卷中做错的基础题,改正并摘抄下来,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口头作业:除背书、看书、认字、读卡片外,还可布置像复述、讲故事之类的作业,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我们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亲和”功能,让语文作业

展示真挚、美丽而迷人的微笑,力求形式美,内容佳,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这样,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

总之,教学质量的保证,需要我们多方面的努力,作业正是获取这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业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让每一次的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每一次作业都能使每个学生有或多或少的启发、获得,让作业真正发挥作用,既有巩固效用,也要有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作业,让学生真正的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参考:《作业的布置重点抓住四个要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