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成

  

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C)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社会

参: A

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参: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C)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参: B

4(12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  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求真务实

参: A

5(12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具有不可否认

和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基础性,在此之后形成的理论成果都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 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C)理论 D)思想

参: C

二、多项选择题

6(10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的基本依据是

   

A)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趋向 B)准确把握国际形势

C)正确认识国际政治形势发展趋向 D)正确认识时代特征

参: B D

7(10分)党的十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

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强调必须清醒认识到

  

A)我国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B)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 D)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参: B C D

8(10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  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 E)艰苦创业

参: A B C

9(10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 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历史过程

参: A B D

一、单项选择题

1(12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根本任务。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其中核心和精神支柱是( )。

  

A)文化 B)理想 C)道德

参: B

2(12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

A)全方位、宽层次、多领域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

参: B

3(12分)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

 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参: A

4(12分)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

畴是党的

  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

参: B

5(12分)我国对外的根本特点和根本原则立场是()

  

A)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 A

二、多项选择题

6(10分)党的十提出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包括

   

A)改善需求结构 B)优化产业结构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推进城镇化

参: A B C D

7(10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 )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   

A)乡镇选举委员会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参: B C D

8(10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决定的

   

A)社会主义性质 B)初级阶段国情 C)所有制形式 D)分配制度

参: A B

9(10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

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

   

A)资源约束加大 B)环境污染严重 C)生态系统退化 D)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参: A B C D

一、单项选择题

1(12分)党的十六大根据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

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其中,“一个统一”是指( )。

  

A)统一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B)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C)统一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

参: B

2(12分)党的( )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 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参: A

3(12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根本任务。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其中核心和精神支柱是( )。

  

A)文化 B)理想 C)道德

参: B

4(12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是( )。

  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参: C

5(1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参: C

二、多项选择题

6(10分)对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民族心理、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

  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传统 C)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D)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参: A B C D

7(10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参: A B C

8(10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

A)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我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 B)推动我国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D)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成为国际主义运动的中心

参: A B C

9(10分)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为二者

   

A)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D)时代背景相同

9(10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强调两点,即

A)

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

 B)

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C)

将可以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判定为姓“资”,不予吸收

 D)

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

一、单项选择题

1(12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 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参: A

2(12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

  

A)效率 B)公平 C)发展

参: B

3(12分)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   

A)实现手段 B)基本目标 C)基本保证 D)根本目的

参: C

4(12分)实行对外开放是()

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

参: A

5(12分)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 

A)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参: A

二、多项选择题

6(10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的要求包括

   

A)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B)重在实际行动 C)重在持之以恒 D)重在形成机制

参: A B C D

7(10分)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

  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 A B D

8(10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只有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

    

A)增强综合国力

B)促成社会各种矛盾的解决

C)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 D)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E)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 D C B E A

9(10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强调两点,即

 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A)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出来

 B)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则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

C)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

D)将可以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判定为姓“资”,不予吸收

参: A B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

A)以学为本B)以人为本C)以物为本

2.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

识”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C)是中国的领土

3.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

   

A)增强环境承载能力 B)人与自然和谐 C)遵循自然规律 A

4.中国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   

A)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5(12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下的共存关系

  

A)人类主动地适应自然状态 B)人类被动地服从自然状态 C)人类与自然平等

和谐社会就是( )。

 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先后制约的社会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上下约束的社会

7(10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指的是()建设。

    

A)政治文明 B)物质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E)和谐社会

8(10分)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与祖国处于分离状态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

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签订( )不平等条约霸占的。

   

A)《北京条约》(1860年) B)《南京条约》(1842年) C)《马关条约》(15年)

D)《展拓界址专条》(18年)

9(10分)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

是因为

  

A)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B)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 D)党的阶级性就是党的群众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