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要点

来源:小奈知识网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要点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检查要点,共分九大部分: 一、 安全检查

1、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制度、新进场工人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2、 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现场入口、起重机械、高处作业、吊装作业、脚手架出入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每个临时用电设施。

3、 持证上岗人员:塔吊司机、卷扬机械操作人员、施工电梯司机、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电工、焊工。

4、 现场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离且符合安全距离;临时建筑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得用在建工程当宿舍;在市区施工应围挡封闭;工地出入口应符合交通管理要求;施工可能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管道、高压线路的防范措施。 二、 基坑施工

1、 基坑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符合施工

组织设计要求。

2、 基坑施工方案须经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报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

3、 深度超过2M的基坑,临边应设置防护拦杆,上下基坑应设专用通道或登高设施。

4、 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应有降水措施。

5、 对地质较差、深度较大的基坑,坑壁支护应有专项方案或措施。

6、 对毗邻基坑的建筑物、构筑物、管道、高压线路等应有防范措施。

7、 基坑上下周边应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

8、 未经验算或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在坑边堆土、存放材料、机械设备或通行车辆。

9、 进场机械应经查验,司机须持证上岗,作业区应设警示标志。

三、 脚手架

1、 须有脚手架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同意。搭设前进行交底,搭设后组织验收。 2、 钢管脚手架应用统一管径、扣件连接,严禁钢木混用,铁丝绑扎。

3、 立杆应有垫木或底坐且基地平整牢固,并有排水系

统。

4、 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应大于1.5M,立杆应有纵横扫地杆。

5、 架子高度在7M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M,水平每隔7M,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6、 剪刀撑: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于地下不小于30CM。

7、 外脚手架距电力架空线间距:电压≤4KV为4M,1-10KV为6M。

8、 脚手架应满铺,若采用木板板厚应在5CM以上,探头板应捆牢。

9、 工作层外侧应有18CM高的挡脚板,要绑1M高的防护拦杆,下设安全网,架体外侧应挂设密目网防护。 10、 脚手架应设置登高斜道,斜道上应设防滑装置。 11、 架体出入口和紧临架体的通道,应在其上部设置防护棚。

12、 卸料平台不准与脚手架连接,并有限定荷载标牌。 13、 钢管脚手架四角应设置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装置。 四、 模板及支撑体系

1、 模板工程应有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

准,并报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

2、 对大跨度、大高度、大荷载模板及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论证,并附有支撑系统验算计算书,还要在模板及支撑体系完毕后进行现场各责任主体及专家联合验收评审。 3、 支撑立柱应垂直、稳定、下有垫木或底坐,且基地要平整牢固,立柱间距、水平支撑、纵横剪刀撑间距及数量应符合方案要求,严禁用卡扣承重。

4、 支撑材质:钢管外径不得小¢48*3.5MM,方木宜用100*100MM,钢管不得锈触严重和木方腐朽,卡扣质量要符合要求。

5、 配模与模施工在2M上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稳定可靠的作业环境。

6、 配模与支模作业面上,对于孔洞和临边应有完善的防护措施。

7、 模板与支撑系统施工完毕,应组织分项工程验收。 五、 施工用电

1、 施工用电现场布置应按组织设计中用电平面图布置规定进行。

2、 施工用电干、支线架设高度应符合:架空线高度大于4M,电缆线高度大于2.5M(或埋地大于0.2M)。

3、 架线电杆、横担、绝缘子、电杆埋深等应符合规定。

4、 严禁使用老化、破皮、材质不同、漏电的电线和电缆。

5、 施工照明应有专用回路,灯具金属外壳接零,室内灯高大于2.5M,室外灯高大于3M,移动灯应使用安全电压。 6、 施工用电的变配电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室应有示警牌、灭火器、绝缘垫、绝缘手套等用品。

7、 配电箱内有标记,下引出线整齐,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

8、 动力开关箱应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9、 用电开关箱应统一编号,安装位置适当,周围无杂物,箱体下边高出地面60CM,箱内闸具齐全,熔断丝匹配。 10、 用电设备、机械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11、 施工用电统一管理,用电必须办理手续,严禁擅自乱拉乱接临时用电。

12、 施工用电管理人员和接电、送电、架线作业人员必须持证操作。

六、“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2M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3、在建工程外侧应采用安全网封闭;卸料平台两侧拦杆自

上而下加挂立网;平台两侧应根据载荷设置斜拉钢丝绳,每两层楼面四周挂平网;操作层下≤10M有平网;洞口边长>1.5M四周设防护拦杆;洞口下挂平网;电梯井内每层均设一道平网,且每隔壹层设硬防护(在平网下)。

4、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坑井口应有防护拦杆和踢脚护板高18CM。

5、阳台、洞口、通道、楼梯、楼层、屋面等临边临空处,必须设置防护拦杆,必要时应加挂立网。

6、通道及出入口上必须设置防护棚,且要符合规定要求。 七、塔吊

1、塔吊安装与拆卸必须使用具有安(拆)资质、安全许可证的和专业安装与拆卸人员。

2、塔吊验收须经有法定检测资质机构检验合格,并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后方可使用。

3、塔吊安装与拆卸应有方案,并经安装拆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经现场监理机构审查同意。

4、塔吊力矩、重量限制器、前臂限位器;回转、变幅、行走、超高限位器以及吊钩保险、卷筒保险等应均有效、可靠。 5、塔吊与塔吊、塔吊与建筑物、塔吊与架空线路之间必须符合安全距离。

6、塔吊应有接地、接零、漏电防雷保护装置。

7、塔吊司机、指挥,应持证上岗。

8、塔吊工作时,应有上、下、回转指挥司号工和规定的旗语或信号。

八、室外施工电梯

1、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应有专项方案,并经安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经现场监理机构审查同意。

2、施工电梯须经市技术监督部门检测验收,并颁发准用证后方可使用。

3、电梯吊箱(笼)超高、超重限位器必须有效,可靠,严禁无证、违章、超重运行。

4、电梯底层四周应设置防护围网,底层出入口上部应搭设防护棚。

5、电梯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运行。 6、电梯操作室(吊箱、吊笼)与各楼层须设置信号联系装置。

7、各楼层的电梯通道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室外施工电梯连结,各层通道口两侧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拦杆外侧必须设置立网,各层通道口应满铺通道板且固定牢固,各层通道口外侧应设置安全防护门。

8、施工电梯应单独配送电源,应单独设置配电、开关箱,应有接地、接零、漏电、防雷保护装置。

九、相关施工机械

1、木工机械应有安装验收手续,平板刨应有护手装置,园盘锯应有防护挡板、锯盘护罩、电机传动防护罩;每台机械应有专用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搭设的防护棚应牢固,应挂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2、钢筋加工机械应有安装验收手续,所有传动装置均设防护罩,每台钢筋加工机械应有专用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冷拉、对焊作业区应设有防护,钢筋防护棚搭设牢固且挂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3、混凝土、砂浆搅拌机械,应有安装验收手续;应有操作手柄保险装置;料斗保险挂钩;传动部分防护罩;混凝土、砂浆搅拌机应各自设置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搭设的防护棚应牢固;并挂有安全操作规程牌。

4、电焊机设备应检验完好;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焊把线接头不得超过三处;线路不得有破皮、漏电,应绝缘良好;焊机配有防雨罩;设有专用开关电箱,外壳有可靠接地和防漏措施。 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抓住“一个重点”和“两个关键”。“一个重点”就是抓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两个关键”就是方案审查和现场实施监督,安全生产必须符合强制性条文;就是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

促进施工单位自己管好自己,放弃自己的职责,依赖监理是很危险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