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用型本科发展视角下基于obe理念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实践能力培养

来源:小奈知识网
教育培训应用型本科发展视角下基于0.E理念的新闻采访与

写作课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刘旭芳(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承德067000)摘要:在OBE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对新闻采访 与写作这门课的课程体系、课程形态、课程教学管理“三

要素”进行一系列的重构,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真正

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适应应用型本科发 展的需要。关键词:OBE理念;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实践能力培养1

研究的意义为了真正地配合应用型本科发展,真正实现学生实践

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本人尝试运用OBE的教学理念,对 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的课程体系、课程形态、课程教学

管理这课程转型的“三要素”进行一系列的重构,探索出一 个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2 具体实施方案2.1第一步——确定培养目标经过对当今新闻领域现状及发展的观察研究,结合京 津冀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确定了以培养播音主持和新闻传播人才为基础培养目标,

实施“错位”培养,着重培养地方媒体急需的出镜记者和记 者型主持人。由此确定了培养的核心能力目标:培养学生

的采、写、编、说、播、主持等实践能力。2.2第二步——重构课程结构为了能够达到培养以上实践能力的作用,对新闻采访 与写作这门课必须重构课程结构,即重构课程体系、重构课

程形态、重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2.2.1重构课程体系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门 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发挥的作用,我将本门课培养学生

应该具有的所有实践能力进行梳理,分条列出,将他们分 别纳入我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不论是理论知识的讲

授还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我们这

门课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朝着我们既定目标一步步

努力,一点点提升。2.2.2重构课程形态首先,课上设计4个教学环节,形成“做一教一学一 做”四步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我设计的这2个“做”的环 节基本包含了这门课所有实践能力的锻炼。课上以学生展示实践、师生互评、老师据此实例讲授具基金项目: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教学改革与研

究项目《应用型本科发展视角下基于OBE理念的新闻采访

与写作课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G20180119194)。作者简介:刘旭芳(1970-),女,满族,河北承德人,研究生,讲

师,研究方向: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

112《湖北农机化》2020年第3期体的做法,然后学生再实践。从新闻采访的选题、采访,到新

闻播报、新闻稿件写作,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锻炼。经过

老师、同学的共同点评,老师点拨、讲授,针对展示的实例教 给学生正确的具体的做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

生实践的 础 , 师再 授理论 识,这是 实践能力的 引领和提升,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再点评、再讲授,形成“做

—教一学一做”螺旋上升的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课下训练采用的是“校内实践平台一一校外各 家媒体一一社会大舞台”三级逐步提升的训练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平台以训练的实践能力。以 我校为例,校内的平台有校园广播、校报、微信平台、校记

者团、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校外的有本地电台、电视 台、报社,还有一些新媒体,让学生参与媒体的新闻实践工

作,获得直观感受,体验不同媒体采写工作的异同。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各家媒体,这2步还是属于见、实 ,等 生 有了一定实践能力后,让 生将 光转向整个社会,去做选题,担当起记者的社会使命。

2.2.3重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本门课是考试课,以往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考 查。此次课改重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过程性考核,

强化学生课外学习。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学生实践能

力的考查占总成绩的75%。、 形态、 教 理是一门

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能真正实

现OBE教育理念的主旨。3 结语OBE教育理念的主旨就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来设计

,形 一定的教 模 , 培 生的能力,本

人运用OBE的教学理念,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的课

程体系、课程形态、课程教学管理这门课程的转型“三要 素”进 一 的重 , 索出一 真正能 培 生实

践能力的教 ,形 一整套实践教 模 , 提升本门课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为其他实践类课程提供一

个借鉴,以便更好地适应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1]王明海.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6.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

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

,2014 (1)[3] 陈湘青,关秋燕,郑佩琼.基于OBE的《市场调查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J(商业经济,2015(11) J49-152.[4] 黄进,张桂林,李树忠,等.创新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卓越

法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14(17) :28-30,46.(收稿日期:2019-1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