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分钟成语小故事【四篇】

来源:小奈知识网
【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三分钟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三分钟成语⼩故事:⽔滴⽯穿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

  ⼀次,他看见⼀个管理仓库的⼩史从仓库出来时,顺⼿将仓库⾥的⼀枚铜钱放进了⾃⼰的⼝袋。他⽴即派⼈把这⼩史抓来追问,并且下令⽤棍棒拷打。⼩史⼼⾥不服,⼤声嚷道:“⼀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条批语:“⼀⽇⼀钱,千⽇千钱,绳锯⽊断,⽔滴⽯穿。”意思是:⼀天⼀个铜元,⼀千⽇就是⼀千个铜元,这就像⽤绳⼦锯⽊头、⽔滴⽯头⼀样,⽇久天长,⽊头也会被锯断,⽯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史斩⾸。

  成语“⽔滴⽯穿”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穿⽯”,含义是⼀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危害。现在常从积极⽅⾯来使⽤,⽐喻学习或者办事只要有恒⼼、坚持不懈,就能够“⽔滴⽯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篇⼆】三分钟成语⼩故事:破釜沉⾈

  秦朝末年,各地⼈民纷纷举⾏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的是陈胜、吴⼴,接着有项⽻和刘邦。下⾯,讲⼀个项⽻破釜沉⾈的故事。

  有⼀年,秦国的三⼗万⼈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为次将,带领⼆⼗万⼈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强⼤,⾛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兵⽤蔬菜和杂⾖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举⾏宴会,⼤吃⼤喝的。这⼀下可把项⽻的肺⽓炸啦。他杀了宋义,⾃⼰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先派出⼀⽀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率领主⼒过漳河,解救巨⿅。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让⼠兵们饱饱地吃了⼀顿饭,每⼈再带三天⼲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凿穿沉⼊河⾥,把做饭⽤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项⽻⽤这办法来表⽰他有进⽆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  楚军⼠兵见主帅的决⼼这么⼤,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亲⾃指挥下,他们以⼀当⼗,以⼗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败。秦军的⼏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仗不但解了巨⿅之围,⽽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打这以后,项⽻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篇三】三分钟成语⼩故事:不屈不挠

  王商,字⼦威,继承⽗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说要发⼤⽔了,长安城就要被⽔吞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惊慌起来⼤家扶⽼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即召集⽂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策。成帝的舅⽗、⼤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上去准备撤离。⼤⾂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不可能突然⽽来,⼀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更加慌乱。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见,过了⼀会,城⾥也没见⼤⽔来,谣⾔不攻⾃破,城⾥的秩序也慢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失实。成帝对王商能⼒排众议很赞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怀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跑到王商⾯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千⽅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最后听信了谗⾔,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对王商的评价是:为⼈诚实公正,不屈不侥。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

  

【篇四】三分钟成语⼩故事:吴下阿蒙

  三国的时候,孙权⼿下有⼀位名将叫吕蒙。因为⼩时候家⾥贫穷,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识浅薄,见识也不⼴。

  有⼀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的官职很重要,应该多读点书,增长⾃⼰的见识,这样才能把⾃⼰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为难地说道:“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了”

  孙权听了,开导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吗?只不过希望你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就够了。你说军务繁多,没有时间,谁能⽐得上我(事务多)?我还经常读书,⾃⼰觉得获益很多。”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的启发。从此他开始抓紧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吃⼀惊,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的知识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笑,说道:“君⼦分别⼏天,就要⽤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以后,鲁肃便常常和吕蒙⼀起商讨国家⼤事,他⾮常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常赏识,⾮常佩服。

  后来,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个⼈到了⽼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强不息呢?⼀个⼈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认真学习,不断加强⾃⾝的修养,⽽不能沉溺于财富之中,这样就不容易堕落。吕蒙的这种⾏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这就是“孙权劝学”的故事。成语“吴下阿蒙”、“刮⽬相待”由此故事⽽来。“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的⼈,⽐喻⼈学识尚浅。成语中“阿蒙”⽐喻学识浅陋的⼈。“⾮复吴下阿蒙”,指应该刮⽬相待、⽤新眼光来看待事物。刮⽬相待:⽐喻去掉旧⽇的看法,⽤新的眼光来看待⼈或事物。也作“刮⽬相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