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毕节)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轮之乐 迫不及待 人声鼎沸 张皇失措 B . 无动于衷 惟妙惟肖 袖手旁观 通宵达旦 C . 相得益章 因地制益 妇孺皆知 历尽心血 D . 正襟危坐 顾名思义 暗然失色 穷困潦倒 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春天的杭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B .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C . 上周,我校记者团走访和了解了一家化工厂的情况。 D . 你侨居在日本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那样久远了吧。 3. (2分)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作者柳宗元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B . 《范进中举》中吴敬梓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C . 《山中》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旅愁归思,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风吹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D . 臧克家在他的诗歌《有的人》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对比烘托,把正面的衬得更高,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9·平谷模拟) 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屈原使中国诗歌进

第 1 页 共 10 页

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 )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每到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辟) 痴心不改(zhī) B . 开(僻) 痴心不改(chī) C . 开(僻) 痴心不改(zhī) D . 开(辟) 痴心不改(chī)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顿号 (乙)冒号 B . (甲)逗号 (乙)冒号 C . (甲)逗号 (乙)破折号 D . (甲)顿号 (乙)破折号

(3) 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19·南海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但愿人长久,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 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

(4) 孟子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过零丁洋》中能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 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7·随州)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小题。

A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到寺前,看到崔道成,邱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坐地。A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的败将,如何再来敢厮并?”A大怒,抡起铁禅杖,奔过桥来。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A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

第 2 页 共 10 页

吃得饱了,那精神气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①人物A是指________。

②写出两个与A有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

五、 作文 (共2题;共6分)

7. (5分) (2012·黑河) 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校门前,执勤交警每天忙碌而有序地指挥交通,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1)

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交警送一瓶矿泉水,你对他说些什么? (2)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你怎样说? 8. (1分) (2018·潍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风景。

请从上面材料中选取两三个关于青春的关键词,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别样的青春风景”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9. (16分) (2017七下·萧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我被护士领着准备去八楼手术。病房门口,一位小女孩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临出门那一刻,他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我第二天清醒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

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讨厌。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

第 3 页 共 10 页

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做生意最忌讳强行推销的。”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这天,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想,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我悄悄问护士,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

“她智商不高,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我说:“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改动) (1)

请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_____→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____→⑤________ (2)

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所表达的人物心理。 ①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 ②“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3)

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我”的丈夫,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第 4 页 共 10 页

“我”是怎样一个人?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赏析。 10. (20分) (2014·北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所谓梦想,就是内心世界里处于主导地位的精神支柱,内心就会充实,生活就会精彩,人生就有目标,就会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现在的问题是,实现梦想会遇到很多困难,并非轻而易举。如何克服困难,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呢?

②实现梦想需要锲而不舍,不懈努力。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梦想,克服了许多困难。“文革”中,用于实验的秧苗被人全部拔除,他没有放弃;在将野生稻与栽培稻做杂交试验时,稻谷没有明显的增产,他没有退缩,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袁隆平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苟子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

③实现梦想还需要。球王贝利很小的时候就渴望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但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于是,他在袜子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做成“布球”踢。虽然遭到他人的嘲笑,但他并不在意,最终练就了精湛的球技。试想如果贝利面对困难,只是怨天尤人,消极等待,不去创造条件,排除干扰,他就不可能实现自己当一名足球运动员的梦想,更不会带领巴西足球队赢得世界杯冠军。

④实现梦想还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乒坛传奇人物邓亚萍儿时的梦想。她知道,自己的身材不高,与乒乓球运动员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她也知道,自己灵活性强,爆发力好。于是,她发挥优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终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梦想是发动机,梦想是助推器,梦想是催化剂。走在实现自己梦想路上的人,每天都将活得信心十足,生气勃勃。

(1)

根据内容,分别将第③④两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每句话补写8个字) 第③段: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 (2)

从“任何成功都来源于梦想”“战胜困难才能成就梦想”“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三个语句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文本题目的一个语句,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横线上。

(3)

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认为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 (2019九上·江海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第 5 页 共 10 页

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 ②宴酣之乐________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_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都是一幅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 B . 第三段写滁人和太守游山,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四个场面。

C .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乐”: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其核心是“山水之乐”。

D . 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总结全文,既呼应了前文“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又使文章浑然一体,增加意味。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徐元杰的《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第 6 页 共 10 页

(2)

清代词学家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说说此诗后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1、 4-2、 4-3、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5-1、5-2、

5-3、

5-4、

5-5、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6-1、

五、 作文 (共2题;共6分)

7-1、7-2

8-1

第 8 页 共 10 页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9-1、9-2、9-3

9-4

10-1、10-2、10-3

第 9 页 共 10 页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11-2

11-3、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1、12-2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