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间故事 包拯和刘罗锅高祖父的传说

民间故事 包拯和刘罗锅高祖父的传说

来源:小奈知识网


民间故事 包拯和刘罗锅高祖父的传说

明末清初,清兵清兵刚刚入关,北方汉人群起反抗。但是南方的庐州(今合肥)一代虽然民不聊生,但并没有北方那么动荡。一日,赶考秀才刘通再一次落榜回乡,这已是他第三次落榜了。眼看年近三十,还是功未成名未就的光棍一条,加上盘缠被偷,如今身无分文,他心灰意冷,到了庐州一下子生起病来。以前他从未在庐州停留过,如今贫病交加,刘通只好决定在庐州暂住几天再做打算。

以前,赶考举子都喜欢借住在寺庙,因为寺庙里清静,方便读书,而且出家人慈悲为怀,也不会多收举子的钱,要是遇到好心的大和尚,说不定还能提供免费住宿。刘通在街上问行人,哪里有寺庙,行人们告诉他,庐州城内只有一座包公祠,不过听说有妖怪,另外,就是离城三十里外的其他寺院了。

刘通拖着沉重的腿脚哪里还能跑上三十里,他决定就到包公祠,管它什么妖怪不妖怪的,反正家里除了已分家的兄弟也没什么亲人,自己孤单落魄的一个人,管他什么妖怪不妖怪呢。

刘通到了包公祠门口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祠堂里的一位祠监(注:祠堂中负责日常管理的人)见有人晕倒在寺门外,忙把他扶了进去,祠监看出他是饿晕了,弄来一些稀饭喂了下去,过了许久,刘通缓缓醒了过来。祠监见他醒过来,便问他的来历,刘通告诉他们自己是个举子,赶考落第回家,不料盘缠被偷,如今饥寒交迫,不得已才到祠堂上求个生路。祠监跟刘通说了庙里的情况,并告诉他:“施主暂住几天无妨,只是小小祠堂眼下吃了上顿顾不及下顿,只怕怠慢了你。”

能有地方收留自己刘通已经大为感激,有上顿没下顿总比活活饿死好,他忙感谢祠监

搭救之恩。

包公祠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院落,看起来庄严肃穆,凝聚着几丝寒气。院落的北面为正殿,供奉着包公的塑像;院落的东西两边分别设有东西厢房,东厢房为祠堂管理及勤杂人员居住,西厢房为路过行人暂时借住之地;从院落的南大门进入,自东向西相间6尺左右排列着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制铡刀。

刘通想:有地方暂住就好!毕竟没有亲人的家只是一幢空房子而已。以后我何不在这祠堂里苦读,以备下一次再考。白天,还可以就到街上卖卖字画,帮人家写写书信,赚些许银两,交给祠堂里也算是自己的食宿费。

一日,刘通刚刚睡下,就听外面高喊:“开铡!”,刘通顿时汗毛倒立,浑身打了个冷颤,一骨碌爬了起来,睁开眼看看窗外,厢房外皓月当空,非常的寂静。当他刚刚闭上眼,外面的“开铡”的叫喊声又此起彼伏的传来!反复几次之后,刘通决定不睡了,于是披上衣服,走出厢房来到了祠堂的院内。借着月光但见祠堂里的养的几只小狗正在三口铡刀舔舐着什么,刘通好奇来到铡刀前,几只狗也不咬他,他用手摸了一把铡刀,他这才明白,原来铡刀上布满了鲜血。此时此刻的刘通不禁毛骨悚然,瘫软在地,顿时昏将过去。

第二天一早,清醒过来的刘通逢人就讲昨夜发生的一幕,因为他不知道这一幕到底是发生在现实之中还是在梦中。一位祠监告诉他:昨日“辛午”之日,每逢“午日”,是包公在阴间审判动刑之日;所以你不必害怕,在此居住久了就会慢慢习惯。

同时这位祠监还说:文曲星下凡的包公,在他死后已被玉皇大帝任命为禄神和阎王,负责向朝廷推荐任命,并掌管芸芸众生死后的审判;玉皇大帝要求包公依据 “一个人为民做主的愿力、利益众生的愿力和有效阻挡天下盗、贪、骗、淫、妓等有违道教或佛教

‘五戒’之事发生的愿力”为准绳,为朝廷推荐,和在阴间审判众生。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些你完全可祈求包公保佑你代代厚禄、荣华富贵、永做清官,这一点特别灵验;当然你官禄的级别,俸禄的多少将随着你的愿力而升降。同时你要知道:历代中60%的由包公推荐任命,40%由朝廷决定,但是死后以及众生死后在阴间的审判量刑却完全是由包公决定,这是玉皇大帝的决定。可惜啊!世之学子贪心之盛,致使包公祠门厅冷落。哎!清官、清官,并非清贫之意呀,而是清楚明白之意啊!你想一代圣人包公一生清贫吗?不清贫吧!包公之俸禄优厚天下几人能比啊!

祠监的一番言谈,使刘通茅塞顿开,于是他马上跑到主殿之内,向包公磕头祈福。

你猜刘通是何许人也?他就是刘罗锅-----刘墉的高祖父。据说,清顺治年间,刘通离开包公祠后顺利的考取了进士,也由此开创了刘氏家族历代厚禄,代代清官的历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