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影评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场还魂者的信仰论

记者团秘书处 沈伟伟 在《泰坦尼克》里你爱深情浓,《猫鼠游戏》里你玩世不恭,《盗梦空间》里你困于情网,《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你一往情深,也记得你在《被解救的姜戈》眼前一锤定音,也曾在《禁闭岛》上不懈追寻。如今你改头换面做了《荒野猎人》,如果不能摘到奥斯卡王座上的血钻,我怎能甘心!这一届的奥斯卡,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个名字,终于让一切扬眉吐气。 这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我喜欢这样说。认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是从去年他的那部具有强烈讽刺意味但又饱含着艺术的辛酸的《鸟人》开始的。这位满脸胡茬的墨西哥导演用他那自然而深刻的导演风格,以及不惜运用一切手法达到他的天才设想的个性,征服了无数奖项,也征服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影迷。除了新作里凌厉荒蛮的气质让人动容,影片的摄影同样无与伦比,摄影师(《鸟人》《地心引力》摄影师)擅长长镜头、旋转镜头,每一帧画面无可挑剔,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壮美奇观,荒野景象,浩瀚壮阔。

很多朋友说,这是一个关于复仇和生存的故事,但穿越表层文本之后,还有另一层。生存为一,复仇为二,其三还是回归本源,也是人究其一生想弄明白的,信仰

丰子恺先生曾将人的生活分作三层:一是物质,二是精神,三是灵魂——在我看来,导演亚历桑德罗探讨的也是触及第三层的信仰层面。

从影片伊始小李饰演的猎人格拉斯便没有闲下来过,先是遭到苏族人的袭击匆忙上船,而后遭到熊袭,几乎奄奄一息,唯有他于波尼族女子诞下的儿子一直守护着他,但也因为这样儿子惨遭同伴毒手,自己被弃至于荒野。汤姆·哈迪饰演的菲茨杰拉德有着极其明确的行动动机,即不顾一切地为了个人利益而活下去,为此不惜牺牲身边任何人,和小李饰演的格拉斯或者另外的白人军官奉行的共存理念不一样。十九世纪起,大批白人趋之若鹜地来到北美,掠夺资源倒卖借此大发横财,贪欲与血流染指原住民的土地。一路上格拉斯险情不断,前有仇人,后有原住民追击,好歹遇到一个落单的波尼族人,伸出援手相救,但也落得被吊死的下场。格拉斯本有机会偷夺法国人的马离开,但是看见苏族人的女儿被强暴,还是冒险搭救了一把,一命抵一命,这也让他结尾免遭苏族人取了性命。骑马而去的格拉斯还是不巧被追击,坠崖,暴风雪中脱衣赤身躺进马的身体,像是回到诞生之前,再从温热子宫之中重生一次。到最后总算被自己的同伴搭救,知道菲茨杰拉德因恐惧自己不远万里前来复仇,深入丛林做最后一战。在故事最后猎人格拉斯和仇人菲茨杰拉德几乎了结决斗,小李子只要补上最后一刀便能完成复仇大任时,他看了看河对岸的波尼族人,念念有词了一句:“The revenge is in God’s hand’s, not mine.” 而后将其从河岸中推至水中,让菲茨杰拉德的身躯随着河水流向原住民,被他们手刃。如同圣经里所说:不要因私报仇,让主审判,复仇在我,有冤必报。然而这样所谓的正义究竟带来了何种畅然?

依稀记得《冰血暴》第一季里,杀手Malvo曾经给小警察Gus出过一个谜题,即为什么人的眼睛能分辨更多的绿色灰阶。后来警察Molly为他解答了这个谜题:“因为人是捕食者。”正因如此,可以在森林中更好地保护和自卫。人类进化到现在,在文明冠冕堂皇的笼罩下做着看似体面的事,然而日光之下无新事,拔地而起的摩登森林取代了以往的丛林,社会高度分工化的时代,肉弱强食只不过换了一种模式,因为人类可以从其他模式中寻求食物替代,猎物与猎手的关系只不过进化到了另一种状态,看似更体面实则更荒唐。反观回来,荒野之中唯有不断进化出更加精巧的生存能力才能得以生息下去,人眼尚且如此,何况人心。复仇这种情结一旦完成,便只能遁入虚无,更别说因为血染而逐渐破败的信仰——看似有一副释然的身躯,却了然如空壳,只能在风雪之中看着心爱之人与复仇心结逐渐远去,徒然呼吸而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