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

作者:钦焕波

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26期

摘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营销模式的适时改变是企业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牵引力,这些改变越迅速,与环境变化的结合度越高,效果就会越好。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依托,简要论述了新形势下企业营销模式转变问题。 关键词:营销模式 市场化 组织架构 一、营销模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一)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重视营销模式问题

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解决不同的重点问题,公司创办之初,往往规模较小,知名度较差,这时企业的重点是解决生存问题,没有生存,就谈不上发展,但当企业可以在社会立足之后,如何壮大发展成为公司该阶段的重点发展战略。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管理层往往从公司的战略设计到日常管理,都会有对应的策略或办法。能够在社会中立足的公司往往具备较强的实力,实力较差的公司处于金字塔的塔底,这类公司数量占比大,实力较强的处于金字塔的中央,此类公司占比较大,而位于金字塔顶的公司寥寥无几,往往就是这个行业的前三甲或前十。处于金字塔不同位置,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营销模式也会呈现明显不同,底层公司以更高层级的公司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并往往模仿甚至照搬上一层级公司的营销模式,从而实现逐步往更高层级发展,无论处于金字塔的任何位置,公司必须始终考虑营销模式问题,并把营销模式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对待,这直接关系到公司下一步发展甚至存亡。 (二)市场化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营销工作

哑铃型文化[1]被普遍接受并得到应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公司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并加强营销工作,抢占市场份额,而在中间生产环节,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较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关系紧密,因此客观要求精干生产环节,强化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形成两头强、中间精的“哑铃型”结构,我们称之为“哑铃型企业”,哑铃型企业文化在装备制造行业被普遍接受并得到应用。

营销工作需量体裁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轻视营销职能的公司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营销模式千差万别,但纵观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的高度重视营销工作,每一家公司都会根据企业自身和所处社会环境特点制定不同的、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契合的营销战略和营销模式,如2014年世界500强的排名259位的瑞士ABB公司,就一直高度重视营销模式的适应性问题。瑞士ABB公司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致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该公司1907年进入中国市场。此后,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ABB公司在中国市场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和市场策略,一方面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2],生产属地化,与中国合资办企业,迄今ABB在中国已拥有38家合资与独资企业;另一方面发展销售代理制,将ABB产品交由中国代理商销售,这些销售代理商更加熟悉中国市场运作,并为ABB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和销售利润,通过多年耕耘,中国市场已经成长为ABB全球最为重要的区域市场。即使是中小企业,也会依据公司所处行业和自身规模等特点,成立相应的营销组织,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策略。 二、装备制造类企业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营销模式

笔者所在公司属于装备制造业,公司处于所在行业金字塔尖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多方面积极推进企业改革,1993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建立了母子型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20多个子公司,开始向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迈进。1997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通过一系列改革,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大幅提升,利润总额由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几百万元,到2014年实现1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更实现了近千倍的增长,公司的成功取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科学的管理,更取决于公司在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与之适应的营销模式。这些不同的营销模式能够与时俱进,确保公司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就此,我想结合多年营销工作经验及公司的营销模式变革过程做简要论述。 (一)探索成长阶段(1978- 1998年)

股份制改造前至公司上市阶段,该阶段公司实力相对较弱,知名度小,社会认可度不高,营销理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运用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意识正在逐步地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加强自身营销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代理商。

抓营销队伍建设:集团公司鼓励各子公司组建自己的营销团队,壮大自身的销售队伍,营销队伍人员绝大多数由企业老员工转型而来,由于销售人员的缺乏,无论原来他们从事什么岗位,只要有志于从事营销工作,公司基本上都会给予支持,这就注定了这些销售队伍专业性较差。这些做法有利于子公司的快速成长,从而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整体实力。

大力发展代理商:公司积极借助外力,大力发展代理商队伍,通过社会力量推动公司发展,这些代理商有效的弥补公司营销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成了整个集团公司营销力量的最佳补充,这对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均发挥了积极影响。 (二)公司发展壮大阶段(1998- 2012年)

公司上市后,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增强,加上各项管理措施得当,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公司同样是抓两手,即一手抓专业营销团队建设、一手抓代理商退出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按市场领域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公司在发展壮大阶段,经营的产品总类日益增多,市场领域跨度变大,历史上不同的产品由集团公司下属的对应子公司生产经营,这些子公司的营销组织、营销模式五花八门,随着公司的快速成长,客户交叉、重复营销问题、品牌形象混乱等问题日益严重,营销体系臃肿,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等问题逐步浮上水面,在此情况下,集团公司再次转变营销模式,按产品对应领域设立不同行业的销售公司,这样在行业内实现了营销工作的“三统一”即:同一支队伍、同一种管理、同一种政策。从而提高了营销工作效率、在客户端树立了较好的公司形象,原有的交叉营销,多个面孔出现,售后服务混乱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清退代理商:由于公司自身营销组织和销售队伍的壮大完善,借助代理商发展的模式已明显不适用,公司逐步取消了代理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盈利水平。

该阶段营销模式的转变对盘活公司营销资源、发挥集团营销合力、进一步树立公司品牌形象均发挥了巨大作用,该阶段实现了年均20%以上的销售增长速度,并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

(三)公司稳定发展阶段(2012年-今)

“十二五”后期,整个社会环境正不断地发生着众所周知的变化,这种变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为适应这种变化,公司在营销架构和营销模式上均做了重大调整。

调整营销组织架构。取消行业营销公司,成立统一的营销平台。将整个集团公司营销体系整合为营销服务中心,并对整个集团营销、服务工作统一管理,在营销服务中心下按省份设立省级营销服务中心,这对整合平台营销资源,发挥资源合力具有历史性意义和价值。 在营销模式上公司也做了积极调整,营销工作更加的规范化、阳光化。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法制不完善,行业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等因素,导致投机倒把、买空卖空、行贿涉黑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历史上叫作原罪[3]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制的不断完善,公司经营环境持续改善,遵纪守法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普遍共识,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已成为有责任感的公司的发展理念,笔者所在企业作为行业领军公司,更是怀着振兴中华民族制造业的崇高使命,积极对营销模式做出相应调整,以便让新营销模式一如既往助力公司发展。

首先是推进品牌营销,在所处市场领域,持之以恒树立良好的商誉和过硬的品牌形象,以坚韧、可靠、负责、诚信、优质的表现赢得业主及合作伙伴的赞赏和尊重,通过公司持续的为中国乃至世界对应领域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树立公司品牌形象;其次是推进技术营销,倡导技术领先,加大技术与营销的融合力度,让技术营销尽可能向前延伸,让技术与营销互为牵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一流的技术为客户提高一流产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利润水平;再次是推进服务营销,深入研究所处市场领域服务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制定完善的服务方案,创新服务模式、超前服务,以标准化、精益化优质服务、塑造企业服务品牌,提升客户信任度,达到提升业绩的市场目标;最后是推进质量营销,深入调研、充分分析,掌握行业业主对质量的深层需求,以超凡的品质赢得客户信赖与尊重。

营销模式的适时改变是企业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牵引力,营销模式的转变既要有相应组织架构的改变,更要有营销理念、营销具体措施的改变,这些改变与环境变化的结合度越高、调整的越迅速,效果就会越好。

改革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整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顺应历史潮流,适时改变,才能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平稳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素芹,史俊超.“橄榄型”与“哑铃型”企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江苏商论,2006(3):167-173.

[2] 曹慧平,孟庆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7-35.

[3] 冯仑,聂峻.野蛮生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