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魅力四射
——政治教师软实力探究之二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何忠锋
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今天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学的主体能不能参与教学,参与的效果怎样,越来越取决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魅力。教师为学生所接受,则“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缺乏吸引力,则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学生不买帐。教师的魅力在政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认为政治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四大魅力:
一、人格的魅力
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政治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魅力,因为教师自己身上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人格是一个人各种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基本精神面貌的体现。生命的品位、灵魂的境界都取决于人格。政治教师的人格既含有该群体共有的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又包括每位政治教师个体所别具的风格和气韵。前者是教师人格的基本构成,具有稳定性,后者是政治教师人格的独特构成,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化倾向,两者合成了教师鲜明而又丰富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向学生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是人世间的真、善、美,应该是进步、文明、正义的道德品质。要给学生这些道德品质的影响,一名政治教师必须具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如果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但在课外却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自己的教师是一位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在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道德品质低下,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位教师失去信任,从而产生厌恶情绪,影响教学效果。相反,如果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能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的好老师,那么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老师产生一种信赖感、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中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由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一位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何,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二、性格的魅力
乌申斯基说,只能用性格来形成性格。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依照马卡连柯的观点,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性格。他把教育目的归结为“人的个性的培养计划”,又把性格看作是个性的核心。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性格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它学科无法比拟。政治教材中的一系列观点、思想和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是塑造学生性格的主体内容,而这些内容
1
的传授与教师的性格又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学生从教材中得到的养成因素处处烙上教师性格的印迹。
政治教师的性格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教学行为而言,教师的性格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播种的意义,如同“把一群羊交给一只狮子,带出来的就是一群狮子;反之,如果把一群狮子交给一只羊,带出来的就是一群羊!”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部队之所以荣立的战功让兄弟部队既佩服又嫉妒,其战斗力让对手既仇恨又尊重,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共同展示出来的“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而这正是 “战神”式将军李云龙的一生写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教育领域里的李云龙,只有李云龙式的教师,才能在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态、自主精神,才能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展示,充分发展,才能培养出李云龙式的学生。要造就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学生个体,教师自己必须性格飞扬。
三、思想的魅力
帕斯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政治教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使命。思想决定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的存在而生机勃勃。有思想,会使得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积极地捕捉各种有意味的信息,会使我们的人际交 流变得更有品位,使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从而使我们从琐屑、无聊、单调、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有思想,使得我们不人云亦云,不简单化,使得我们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如果没有思想,人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更谈不上个性和人格魅力。
师者脱俗,于是教育脱俗。教育,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用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提升教育的品质,用思想重塑教育行为,用思想陶冶学子心灵,用思想把学生引向成功。政治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唯有此,才能充满魅力,才能有一种精神感召力,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假如老师没有思想,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机械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我们又如何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
四、语言的魅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有的教师的课,学生之所以百听不厌,如坐春风,正是因为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因此,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应该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他能以美好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心灵之火,拨动年轻人青春的弦。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他的课堂语言应该规范而有艺术性,应该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应该妙语连珠、简要深刻。一般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语言要精炼,不拖泥带水,提纲挈领和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用词要准确。保证达意传情,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课堂语言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以词害意。因为,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很多,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教
2
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课堂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展示情感。生动形象就是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政治教学语言还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教师的魅力是撩拨学生燃烧的火把,魅力四射,方能熊熊燃烧。
参考资料:
1、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严庆《创新型教师的人格魅力》 2、教育论《教师的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