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摘要:学生交流推理能力的培养,对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潜力的挖掘,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尤其是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其思维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保证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一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立足于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分析,在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活动当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推理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交流推理;策略探究
在促进学生交流推理能力培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私人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当中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思考和探究。只有经历了不断的思考和探究,进行不断的问题追问和解答,最终学生才能够具备足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学习与创新能力。接下来本文将立足现了核心观点,首先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交流推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交流推进能力的养成。
一、小学六年级学生交流推理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尚未完全转化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思维当中,学生一直是课堂学习的客体,教师总是把握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节奏,甚至有的教师会直接干涉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行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非常多的学生都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一旦缺乏了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有可能出现下滑的不良情况。即使是教育改革发展至今,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尚未完全转化,他们仍然习惯于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完全向学生进行思维的展示,引导学
生去模仿个人的解题思维。这种思维的模仿,只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师思维的附庸品,而不利于促进学生个人思维的养成。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不强,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效果不显著
在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总是顾及到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所以在给予学生问题探究空间的时候,在时间方面的压缩比较严重。就比如说有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问题的探究。但是,教师不太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讨论情况,所以在时间安排方面总是会出现一些偏差。时间给的过多会导致时间浪费;有的过少又会导致学生不能出最终的正确答案。并且针对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当中采用是需要进行一定调整的,至少需要加强小组之间成员的彼此制约,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都是积极参与。可是从目前来看,至少数学教师在这方面的探究和创新是不够的。
1.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如何促进学生交流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传统师生地位的转化,确立学生的学习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当中,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促进学生交流推理能力要全面培养,就一定要进行传统师生关系的转化。比如说在引导学生进行圆柱与圆锥这一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圆柱和圆锥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的探究,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圆柱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大小和自身的半径还有和高度有关,让学生去进行圆锥体积的计算时候也需要让其考虑影响圆锥体积的因素,在没有学过正确公式之前,学生只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向和推理去进行思考,学生最后会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的体积影响因素是相同的都是由底部的半径和高度所决定的。经过了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和追问之后,会发现同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再去进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引入。以这样的形式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堂思考时间,对于学生交流推理的能力培养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推动性作用。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发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人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如果让小学生在问题探究的时候,能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答案的追寻,也是非常能够增强小学生交流学习能力的。就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认识圆的周长这一节知识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影响圆周长的因素和如何计算圆的周长,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制能力较差,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常常处于游离状态,久而久之反而不利于学生推理交流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师就要注重去进行规则的制定,尽可能的避免这种不良情况的出现。比如,在进行最终成果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去提问一些在小组讨论活动当中参与性不强的学生,以此来督促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与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小组内部的成员进行量量绑定,每一两个成员之间必须要互相监督,一个成员在成果展示的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另一个成员也需要负有连带责任。通过这一种小组讨论模式的适当调整,增强对学生的约束,但是又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对优化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具有很强的推动性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针对学生进行交流推理能力培养的时候,必须要注重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在课堂教学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另外对于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也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交流推理能力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志玲. 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交流推理能力教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 李旭佳.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J]. 科普童话, 2020(17).
[3] 王晔. 合情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10):30-31.
[4] 张传林. 论合情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初实践[J]. 孩子天地, 2019, 000(028):P.78-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