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学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硫的存在与性质。

2、会依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及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理解硫的氧化物的性质,会比较二氧化硫和氯水漂白性的区别。

3、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为重点。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比较以及鉴别、漂白性的比较为难点。

课前复习

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学习过程

一、硫 1. 物理性质 俗名

【思考1】若试管内壁附着有单质硫时,如何洗涤除去? 2. 化学性质

(1)氧化性(与金属、氢气的反应)

(2)还原性(与氧气的反应)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反应)

【思考2】能不能根据Fe、Cu与S、Cl2反应的产物判断S和Cl2的氧化性的强弱? 3. 用途。

颜色状态 硬度 溶解性 水 酒精 CS2 二、二氧化硫 1. 物理性质

颜色

【实验探究】 2、化学性质

(1) 实验探究【实验5-1】

把充满SO2,塞有橡胶塞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橡胶塞,观察试管内液面的上升。待液面高度不再明显变化时,在水下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度(保留该溶液供实验5-2使用)

状态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SO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可逆反应

①正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②逆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③可逆反应:在_________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_____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 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思考】SO2中S的化合价为多少?会发生怎么变化?

(2) 还原性(+4 → +6)

SO2可使氯水、KMnO4溶液褪色,可用于吸收或鉴别 (3) 氧化性(+4 → 0)

(4) 漂白性【实验5-2】用试管取2mL 在实验5-1中得到的溶液,向其中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然后加热试管,注意通风,在观察溶液的变化。

现象 【思考与交流】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及特点 类型 氧化型 化合型 吸附型 原理 特点 结论 举例 【思考与交流】SO2和CO2的性质比较

主要物性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鉴定存在 SO2 CO2 【思考与交流】

(1) 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究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为什么?

(2)如何检验某无色气体是SO2还是CO2?

3. 用途制硫酸、漂白剂(漂白纸浆、毛、丝等)、杀菌消毒、食品添加剂。

【学习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②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 ③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 ④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只是SO2。

⑤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CuS、CuCl2、Fe2S3、FeCl2。 ⑥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硫。

2.判断下列有关SO2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⑤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 ⑥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⑦1 mol二氧化硫与足量水反应生成1 mol亚硫酸。 ⑧实验室制备SO2时,多余的SO2可用碱液吸收。

3.将硫黄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A,把气体A溶于水得溶液B,向B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而B变为C;在C中加入Na2S产生气体D,若将D通入B溶液,可得沉淀E;A、B、C、D、E中均含有硫元素。在下列各组中按A、B、C、D、E排列的是( )

A.SO2、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SO2、SO3 C.SO2、H2SO4、H2SO3、SO2、S D.SO2、H2SO3、H2SO4、H2S、S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SO2具有______。

(3)装置C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溶液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 _溶液吸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